第13章 渡江(1 / 2)

加入書籤

陸康是個文人,與那些擁兵自重的諸侯不同,聽聞弘農王來訪,早就帶著十來個隨從遠遠的迎出了縣城,納頭便拜:「臣陸康拜見弘農王。」

想到以後想在江東立足,少不了要和陸家打交道,劉辯連忙翻身下馬扶起陸康:「太守大人不要多禮,快快請起。」

陸康在廬江短短一年時間,卻早已經深受百姓愛戴,在歷史中陸康也憑借著自己愛民如子的性格才能和廬江城的百姓並肩作戰擊敗了袁術。

當陸康與劉辯短短交流了幾句後,陸康就對麵前這個有勇有謀的少年產生了好感,但即便如此,陸康也對劉辯以下犯上的行為耿耿於懷:「弘農王不在封地,卻跑到江東招兵買馬,以下犯上,實屬大逆不道,臣希望大王回到封地向天子請罪。」

劉辯聞聽此言,火冒三丈道:「按陸太守所說,難道寡人隻能屈服於董卓之下,乖乖待在弘農任人宰割嗎?陸太守此言當真是大逆不道,不知是否與董卓老賊早就有所勾結。」

聽到劉辯的語氣變了,在旁邊護衛的周倉和張清各自警惕起來,紛紛瞪向陸康。

沒想到劉辯言辭如此犀利,陸康冷汗直流,連忙拱手解釋道:「陸康身為漢臣,當然是一心為大漢,絕對沒有跟董卓老賊勾結。」

「既然如此,孤想在江東立都,消滅董賊。」劉辯強硬的說道。

沒想到年輕的弘農王竟然如此強硬,這有些出乎陸康的預料。雖然他的性格很固執,但不代表他缺心眼,畢竟他也明白就憑著弘農王帶來的二百騎兵就能剿滅陸家。

陸康見到現在劍拔弩張的形式,清了清嗓子,語氣柔和下來:「殿下要想在江東立足稱王,乃至重登九五之位,也並非完全不可。但至少應該遵循大漢律法。」

聽到陸康的語氣軟了下來,劉辯也知道這是陸康退讓的最大底線了。陸康其實說的也不錯,自己現在需要的是朝廷重臣和士大夫家族的支持。

「看來計劃要有所改變,稱帝之事還需循序漸進。」劉辯心中想道,又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高熲,他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陸季寧之言,寡人銘記在心!」劉辯向陸康拱了拱手,「早晚有一日,寡人必將鏟除董賊,重振朝綱。孤必然按照陸太守所言,上祭廟堂,下詔黎民。」

陸康聞聽此言,也不再堅持:「大王既如此,實乃天下幸也。」

劍拔弩張的氣氛終於消失了,在場的人的懸著的心終於下來了。陸康吩咐陸府下人大擺筵席盛情款待弘農王等人。劉辯自然也帶著張清和高熲入席。

一來劉辯想爭取到江東大族的支持,另一點嘛就是需要收割這些陸家人的文臣點、武將點,好盡快把係統升級到二級。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在劉辯嫻熟的拍馬屁技術下,陸府上下的文臣點武將點都被劉辯收入囊中,可惜的是陸府中能稱得上人才的人也不算太多全部加起來也不過20點,加上之前的點數,距離下次召喚還是遙遙無期。

掃了一眼陸康,這老兒正和高熲相談甚歡,這兩位大哥至今都沒有把文臣點雙手奉上,讓劉辯很是無語。

「算了,慢慢來吧反正陸家我勢在必得,順便把陸康的能力值給我看看吧。」劉辯在心裡對係統說。

「係統正在分析中,文臣——陸康,武力29,統率37,智力83,政治85。」

劉辯此行也沒有白來,起碼知道了陸家的態度和底線,「寡人告辭了,多謝陸太守款待。」劉辯向陸康行了一禮,帶著高熲、張清、周倉踏上了回軍的路途。

第二天,隨著劉辯一聲令下,這支近五千人的軍隊向著會稽郡進發。軍卒們士氣高昂,廖化帶著本部人馬充當先鋒,緊隨其後的是魏延的騎兵,鄧芝的糧草隊則在隊伍的中間,周倉帶隊在中軍拱衛 ,其後就是穆桂英和劉辯,高熲的馬車,張清負責殿後。

陸康在劉辯臨行前,捐贈了糧食一萬石,同時將一封信給了劉辯,如果劉辯到了會稽郡和太守王朗發生沖突,就將此信給王朗看。

陸康主動獻上投名狀,劉辯心中大喜,之前的不快也一掃而光,還禮道:「陸太守盡管寬心,你的肺腑之言,孤必然銘記在心。日後在江東少不了勞煩你們陸家的的時候,到時一定會去陸府叨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有一道可斬天 第一少帝 鬥羅:唐三是我哥哥 四合院:從晉升工程師開始 我,群眾演員,扮演劍仙成真了! 海賊:這個海軍過於穩健了 重生之鄰家雙子初長成 轉生從修改命格開始 諸天武俠:從全真開始 混沌丹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