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最重要的一次機會!(求訂閱(1 / 2)

加入書籤

聽了李少傑說的話,呂秋兒直呼尼瑪貼心。

太感動了!

他居然貼心的為粉絲們準備好了救護車?!

他溫我哭。

「一定要辦一整天?」

「」

李少傑沉默了一下,想了很多的事。

然後堅定的說道。

「一定要辦,這次機會很難得!」

「而且不止是為了我自己。」

其實,辦一整天的音樂會,並不完全是噱頭。

有肯定是有那麼一點的。

而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古典音樂本身套曲就會很長。

一整套曲子會是一個大主題,或者闡述一整件事件。

或是形成一個整體。

欣賞這樣的音樂,完整度其實是很關鍵的。

就算看個網絡小說,那絕大多數人也得看個前因後果吧。

音樂也同理。

雖然說現代社會,音樂趨近於碎片化,會有很多樂團在演奏的時候不演奏整套曲目,而是挑其中「第二樂章」「第三樂章」之類的部分來演奏。

但這都是建立在你的音樂耳熟能詳,觀眾們很輕易的可以知道前後質感的連接的基礎之上。

這些音樂,基本上屬於是流傳了百年,影響力極大,愛好者們早就聽爛了的一些樂曲。

「經典片段」。

音樂會演奏者,也必然是要為觀眾們的體驗所服務。

雖然整體聽起來很瘋狂,十二個小時。

但其實,這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連著開四場。

很瘋狂,但T少也帶點情理。

畢竟,按照李少傑的個人性格來說要麼別搞,要麼一下子全搞完。

很合理。

當然,最重要的,仍然是為了國內相關行業的發展。

這個或許才是這次機會最重要的。

網上的波瀾依然在膨脹。

而李少傑則是開始策劃起了音樂會。

早上九點開始第一場,十一點結束。

兩個小時內,表演的作品為《敦煌·慈悲頌》。

下午一點半第二場,四點半結束。

三個小時的鋼琴獨奏專場。

五點開始第三場,七點結束。

歌劇《胡桃夾子》整場。

七點半開始第四場,十一點結束。

民族歌劇作品《沂蒙山》。

在歌劇結束後,會有小半場娛樂性質的李少傑個人獨奏,作為最後的收尾。

剛好能過完充實的一天。

具體的時間安排上大致便是如此。

這對於觀眾們就非常的友好了。

可以挑自己想看的來。

而新的鋼琴作品會在三小時的鋼琴獨奏專場中去展現。

對於李少傑的體力要求上其實也並不

嗯,雖然也很離譜,但指定不是特別玄幻的離譜。

接下來,李少傑就變得非常忙碌了。

卡內基音樂廳為了李少傑的這次演奏,也跟著閉關了一個月。

整整一個月沒有對外開放。

這麼大一個音樂廳,愣是沒開放。

要知道,自從1890年建廳以來,幾乎古典樂歷史中所有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家都曾在這裡演奏過。

想為一個人而閉廳,這種天方夜譚在很多人看來,隻出現在神話裡。

但今天它到底還是並入了現實。

因為,這次的演奏分量與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卡耐基音樂廳裡的那群老古板,反而變成了最支持這次嘗試的人。

因為裡麵排練的樂團就有三個!

如果有業內人士過來掃一眼,都直呼離譜。

國內三家最猛的樂團都給拉了過來。

而其中,兩個歌劇的演員單位,更是離譜。

全部都是以往的原班人馬,是最熟悉這些作品的演奏者。

是的,音樂會確實是分了四場。

但誰能頂得住這種重量級的誘惑?

卡耐基音樂廳有三個演奏廳。

主廳艾薩克斯特恩禮堂,容納觀眾人數大致在兩千八百人。

兩個小廳,贊克廳有559個座位,威爾獨奏廳有268個座位。

這段時間裡,主廳與贊克廳在輪換著進行歌劇的彩排訓練。

一隊主廳整體彩排,那麼另一隊就會在贊克廳進行片段分解訓練。

相互替換。

威爾獨奏廳則是留給李少傑個人鋼琴演奏的訓練排練。

而這次的機會,幾乎讓整個國內的文藝力量全部動用起來,甚至一度涉及到ZZ。

國內對於這次演奏會的重視程度超出想象。

而到來的國內各大樂團的樂手們,驚喜之餘,也繃緊了全部的心神,如臨大敵一般用盡120分的力氣去訓練,去準備。

這是為什麼?

因為,卡內基音樂廳對於世界音樂界來說,如皇冠上的那顆最大的寶石。

更是因為

這是這幾個國內最頂的樂團,首次登陸卡內基音樂廳進行演奏。

對於國內的交響樂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意義巨大的裡程碑。

是的。

這次演奏會,看似兒戲,看似離譜。

但實際上是很多醞釀已久的想法相結合才誕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機會。

有時候雖然不想過度貶低自己。

但如果真的走出去,站在頂點,看各自發展。

會發現,排名沒有一點卵用。

歐美的交響樂,交響樂團,和國內相比,國內處於全方位落後的水準。

不是一星半點,是全方位。

甚至於到目前為止。

國內這幾家大型樂團才第一次有機會來到卡耐基演出。

為什麼一定要去國外演奏才能證明自己是最好的呢?

自信是好事,自大不是。

承認別人優秀,虛心學習,這也不是舔。

況且,在古典音樂界來看,還就是這樣。

卡耐基音樂廳就是猛,你那麼NB你怎麼不在卡耐基演奏呢?是因為看不上嗎?

麵試的時候,你就算秀再多知識,沒文憑也說明不了什麼。

有能力乾嘛不去考,是因為看不上嗎?就是玩?

什麼玩意都有評判的標杆,恰巧,卡耐基算是其中之一。

目的?

目的就是在於要讓燈塔以及世界觀眾看到中國作曲家的思考和行動!

展示中國音樂發展的麵貌!

再說了,也並不是因為去國外才能證明什麼。

而是走出去,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積累更多更大的經驗,感受更加先進的人才培養體係與運營,交流藝術上更多的心得。

是的,國內人才培養體係不僅脫離實際,還缺乏統一標準。

國內越好的音樂學院,越傾向於培養獨奏人才,樂團?沒經驗!

而糟糕一點的音樂專業,相比這種頂級樂團來說,連基本能力都略有差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大秦熊孩子,八歲監國 熱血痞三國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 村醫小神農 重生年代:大佬他說我撩完就跑 我的巨星老婆 四合院:滿院禽獸都死遠點,滾 原神中的假麵騎士甲鬥王 她很好哄 鬥羅:從被千仞雪俘獲開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