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當然!下次一定!(求訂閱(1 / 2)

加入書籤

休息過程看起來很長。

但對於不少已經堅持了一整天的觀眾來說,還是太短了。

免不了有打退堂鼓的觀眾。

當然也有猶豫的,或者堅持想要達成全場成就的觀眾。

「我實在有點頂不住了,開始困了。」

有觀眾坐在座位上等著下一場開場。

上完廁所也沒事兒乾,看看時間,就乾脆回場地裡等著就好了。

看著舞台上的工作人員們正在調整布置舞台也是挺有意思的。

「我也好困,但是就差這最後一場了!」

有的觀眾麵露為難。

這就是傳說中的「講道理,來都來了,不聽完可惜了」。

講道理,這就屬於是沉沒成本了。

很多人都很累,很困。

但也都知道,這種機會很難得。

李少傑「不太喜歡巡回表演」的設定屬於是從國內傳到國外了。

國外的觀眾也很為難。

物以稀為貴,何況傑哥不僅辦音樂會的場次很稀少,就連傑哥本身在音樂界裡的定位也屬於「很稀有的音樂家」。

作為古典音樂的愛好者,自然沒理由放棄這麼好的機會。

「我今天就是死在這,也必須看完!

有的觀眾咬咬牙,立下了fg。

而後台此時的情況,和觀眾席中的也很相像。

樂手們真的還好。

畢竟,三場演出是三個不同的樂團。

有輪班。

但傑哥不一樣。

指揮兩場,個人演奏一場。

已經要累吐了。

哪怕傑哥在體力方麵真的很變態,但依然是爆累。

體力消耗大,累也是累。

但主要的累,卻並不是在體力方麵。

而是精神方麵。

作為指揮,作為頂級音樂家,耳朵吸收聲音信息的能力是遠超於常人的。

交響樂團的每一個聲部,甚至是同聲部同樂器合奏起來的質感中的小小差異,甚至要精確到每一個音上。

要知道,很可能僅僅是一個長音合奏,就是許多不同的聲部。

而這些聲部有時候為了追求極限的感官,也是有著極為細微的要求。

李少傑這種級別的指揮家,是完全可以發揮出樂團所有潛在能力的。

或許在外人聽起來的一小段簡單的交響旋律,聽在李少傑的耳中,就是相當多層次中,非常細微的細節切片。

一開始精神飽滿的時候,反應與辨析度會極高。

可連著演一整天,狀態是免不了有所下降的。

尤其是剛剛還用全部的精氣神演出一場個人的演奏會,消耗會更大。

之所以不將個人演奏會放在最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但這不是最後一場就要湖弄的原因。

反而,這最後一場,必須更要提起精神,更要演繹的完美。

《沂蒙山》

民族歌劇,還是紅色題材。

在國外演出,本身就免不了的會較難接受。

尤其是紅色題材,這玩意能在國外,尤其是能在燈塔表演,那都屬於鑽了漏洞。

是以李少傑個人名義和號召力,走民間路子,才成功舉辦的。

屬於傑哥個人「夾帶私貨」了。

就這題材?

笑死,記者甚至壓根不敢報道。

就算有愣頭青打算報道,也會被上司一臉冷汗的壓住。

報道的側重點幾乎全部放在前三個,尤其是個人演奏會上。

不然呢?

報道《沂蒙山》宣揚紅色精神?

真就【燈塔走上了未曾設想的道路】是吧?

夫目前犯了屬於是。

再加上這是中文歌劇。

外國人從欣賞上就會有較大的門檻,即使LED屏上會有歌詞大意,但依然會有距離感。

李少傑覺得,這一場的離座率肯定會很高。

不過,還是要好好的表演。

盡可能去宣揚屬於民族的故事,屬於民族的價值觀。

你燈塔的普世價值觀在國內都有一大堆捧臭腳的,沒道理我不能從你燈塔這裡「忽悠」出幾個紅心向GC的優秀進步青年。

是吧。

多少帶點文化戰略沖擊。

不過,李少傑多少還是感覺有點可惜。

可惜了。

就這題材?

不去霓虹巡演一圈,那都是自己工作沒做到位。

當然,其他整活兒的想法也暫時隻是想想。

現在還是要把現在的節目表演完。

很快,表演的準備做完。

表演便也正式開始。

李少傑在樂池中,指揮樂隊。

是沒有太多鏡頭的。

而且,燈光也不會特別的明亮。

注意力終歸還是要放在舞台節目本身上的。

台下的燈塔本地人很多。

絕大多數的人,實際上並有沒對背景故事有太多了解,也並不會有太多的想法。

實際上,國際報道的一些東西,或者說「外國人對XX的看法」什麼的,這些東西,實際上都隻是少數,容易被人放大。

真正的燈塔人吧你都別聊太多別的,哪怕給人家燈塔本國地圖讓人家認,或許都會覺得這是澳大利亞。

或許國人很難想象。

燈塔人討論的話題是「美洲好像是中國人發現的」「對,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後代」

甚至有歐洲人為了吐槽燈塔人爛到突破想象力的地理,在推特憑空建了一個國家「裡森堡」。

然後燈塔網友短暫的懷疑人生後

相信了!

怎麼可能沒有裡森堡!一定有的!

基本可以說是毫不知情。

而麵對這種情況,歌劇給出的故事背景,其實很能被觀眾們所理解。

哦,這是二戰時期的故事。

哦,這是二戰時期發生的故事。

故事的劇情其實也很簡單,並不難。

隻不過,對於「軍隊」的不同感受與理解,讓不少觀眾們一開始非常的不適應。

【哈?這個撫養女主角海棠長大的舅舅,居然會為了掩護受傷的大兵犧牲?】

這種情節,在燈塔人看來,實在是太魔幻了。

根本難以置信。

你讓燈塔人怎麼去理解「軍民一家親」?

人民的軍隊,本身就是獨一份,燈塔的大兵在這方麵怎麼可能有可比性?

要不是充滿民族風味的歌劇本身讓這些觀眾感到好聽或許真的會很有爭議。

但是接下來,圓潤打磨而出的許多劇情,卻讓觀眾們逐漸的理解了起來。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在劇情過度中,在介紹中,觀眾們也理解了。

哦,這個軍隊,其實本來就是一群老鄉們,打算保護另一群老鄉們而建立的。

這理解起來就簡單許多了。

在燈塔,當兵隻是工作,不過,稍微想一想,如果為了去保護自己家人而去選擇戰鬥,燈塔人其實也是很好理解的。

不少燈塔觀眾開始理解了起來。

每一個地方的普通人其實都是一樣的,你讓他們理解什麼價值觀,目標,或許難。

但你要說「你要像個男人一樣去保護你的家庭」。

那全世界能站出來的爺們可就太多了。

士兵原本就是老鄉,並且履行著幫助老鄉,拯救老鄉,保護老鄉的責任。

老鄉投桃報李。

這理解起來就很簡單了。

之後呢?

海棠的丈夫為了保護其他大大小小同樣的家庭,參軍,為了保護其他的普通老鄉犧牲。

海棠為了保護軍人遺孤,不得不忍痛看親生兒子的慘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大秦熊孩子,八歲監國 熱血痞三國 我家後門能到明末 村醫小神農 重生年代:大佬他說我撩完就跑 我的巨星老婆 四合院:滿院禽獸都死遠點,滾 原神中的假麵騎士甲鬥王 她很好哄 鬥羅:從被千仞雪俘獲開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