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尋找閻應元(2 / 2)

加入書籤

那自己就絕不能讓皇上失望。

「陛下,臣已打聽明白。這閻應元確實就在通州。他是通州衛武學的一個學生,今年二十三歲。」

聽到了閻應元確實就在通州。

朱由簡吐出一口長氣。

隨即眉頭一皺。

武學?

朱由簡心內疑惑了一下。

相關的介紹就湧現在頭腦裡。

明代的武學是京城和地方上專門為世襲武臣和軍籍衛所子弟開辦的學校。

名為武學,但實際上教授的課程也以儒家經典為主。

規定讀的書有《小學》、《論語》、《孟子》、《大學》。

當然也有軍事類書籍,但都是比較陳舊的:武經七書、《百將傳》之類。

學員年齡一般是十五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

地方上的武學通常由衛所開設,麵向的是衛所子弟、

所以也叫做衛儒學。

從武學裡出來的學生,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一樣當文官。

所謂「有誌科目者、亦許應試。」

還有就是去考武舉。

如果武舉也考不中,去當吏員,也是一條出路。

表現最不堪的,按規定是「黜退送操」,也就是送去當營兵。

不過由於現在各地衛所大多廢弛,衛所轄下的軍籍人口,往往和普通農民沒什麼區別。

衛儒學和一般的地方儒學的區別都不大了。

當然通州靠近京城,又是負責各地漕糧到京城的中轉運送的要地。

當地衛所保留的軍事痕跡可能還更濃一些

「這閻應元也是衛所軍籍子弟麼?」朱由簡緩緩問道。

「陛下說的不錯,說起來和我們錦衣衛還有些關係。」高文彩答道。

「怎麼說?」朱由簡眼睛一亮。自己本就打算讓閻應元重整錦衣衛,要是有關係就更好了。

「他祖上原本是南方的紹興人,到他高祖,當了錦衣衛校尉,才舉家搬遷到了通州。不過高祖之後的子孫,卻和錦衣衛脫離關係,算在通州衛了。」

他頓了一下,又補充道:

「這閻應元考過一次武舉,落第了。按他的年齡,很快就要退出武學,臣打聽他多半會去當吏員。」

其實高文彩也不太明白,閻應元不過是一個連武舉都考不上的武生。

皇帝為何會讓自己去調查這小子。

皇帝又是從什麼渠道知道這個人?還特地要錦衣衛去找?

不過既然聖上沒有告訴他,他自然也不會多嘴去問。

他去通州,獲得的這些訊息,都是從通州衛武學的訓導那裡打聽來的。

閻應元本人,卻沒有見到。

他倒是按打聽來的地址,去了閻應元家,但人不在。

想到皇上隻是叫他打聽下落,盡快回報,也沒說一定要見到本人。

就快馬趕回。

朱由簡點點頭。

閻應元沒有考中武舉,他不意外。

史書上隻說他是武生,然後做了椽吏,成了京倉大使。

京倉應該就是給京城儲備糧食的倉庫。

所謂京倉大使,無非就是國家糧倉的管理員罷了。

官職上屬於從九品,不入流的芝麻小官。

崇禎十四年才調往江陰做典史。

如果中了武舉,那應該直接就是出任軍職了,不會走文職吏員的路子。

隻是以閻應元後來在江陰表現出的箭法、武藝,他沒有中武舉,也確實挺讓人疑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詭秘之命運之輪 彼岸藍楹兩界隔 寄生修仙,我能通曉一切 諸天:從茅山出師開始 雲傾北冥夜煊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鬥羅:黃金心髒 無限,從開端開始 我福運小農女,開局解鎖冰箱很合理吧 柯南之變裝在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