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去把伽利略和開普勒請到我大明來(2 / 2)

加入書籤

「臣等不采信歌白泥之說,實是因為歌白泥之說太過粗陋,以此製定歷算,誤差極大。

「不過跟隨臣等一起來大明的波希米亞教士祁維材,卻是篤信歌白泥之論,可惜此人在兩年前病逝。不然陛下可親自與他談論。」

「陛下既然執意想請伽勒累來大明,臣等可派人返回歐羅巴,嘗試一番,隻是成與不成,卻難以預料。」

朱由檢神色緩和了一些。

他知道鄧玉函說的基本是實話。

許多耶穌會士的觀念,其實也並沒有那麼死板僵化。

尤其是來華的這些精通歷算和博物學知識的教士。

他們中的一些人確實對科學方麵的興趣更大。

在當時歐洲,一般子弟要想接受更良好教育,往往隻能通過教會的渠道。

所以在對待日心說的態度上,教士們倒也並不完全像教廷那樣深惡痛絕。

尤其是來華的教士,和教廷距離遙遠,觀念上和行動上的自主性也更大一些。

「很好,鄧先生還是通情達理之人。朕也是為那伽勒累好。他在泰西既然鬱鬱不得誌,來我大明,正如鳥出樊籠。」朱由檢麵露微笑,溫和地說道。

頓了一下,又繼續補充:

「此番回歐羅巴,還請鄧先生親自主持。可帶上一百名大明聰慧少年,在歐羅巴遊歷學習一番。隨行再帶上一兩名我大明士子。務必把朕的心意轉達給伽勒累和刻白爾兩先生。」

鄧玉函臉露苦笑,看來皇帝的意思是不會改變了。

說句實話,他還真不太想離開大明。

畢竟在大明的生活條件,比歐羅巴強許多。

光是各種生活用品都精美優良太多,衛生條件也更好,洗澡更方便。

他的年齡也五十多歲了,還要承受一番長途折騰,確實有些難當。

他一邊領命,一邊帶著些傷感的情緒說道:

「也不知臣這一去,還有沒有機會再得覿陛下天顏。」

一邊說著,胡須抖動,微有些渾濁的藍色眼睛裡流下幾滴淚水。

朱由檢見他這副情狀,心中倒也有些不忍。

鄧玉函的身體確實不算太健朗,崇禎三年就病逝了。

不過他是現在的教士隊伍裡資歷最老,在歐洲的人脈最廣,要去把伽利略和開普勒請來,還是非他出馬不可。

隻是也確實需要再安排一個年輕力壯的來輔助他。

朱由檢略作沉吟,就說道:

「鄧先生無須傷感,朕還等著你帶著伽勒累和刻白爾兩位一起來見朕呢。隻是先生年紀大,確實也不可太過操勞。

「羅雅穀還需留在大明輔助修歷。不如把現在陝西的湯若望調回來,陪著鄧先生一起返回歐羅巴。如何?」

鄧玉函擦了一下眼淚,點點頭道:

「湯若望是臣的德意誌同鄉,精力強健,是一個好助手,就如陛下所說這麼安排吧。」

「好!」朱由檢滿意的一拍椅子扶手,「此事宜早不宜遲,先生明日就可以安排了,朕命會同館準備好物資。這回先生是受朕之命回歐羅巴,也不可太過寒磣了。」

「另外爾等也可以先準備好對教廷的說辭。比如對教化王說,把伽勒累帶到大明,可以讓他更好的認識日心說之謬,我大明周易以乾配天,以坤配地,坤之德為靜。伽勒累若能習學易理,自然會更尊崇教廷意旨。」

羅雅穀附和道:

「陛下的主意高明。而且教廷正怕伽勒累再在羅馬掀起什麼波瀾,若是把他請到萬裡之外的大明,相隔遙遠,等於流放,教廷的顧慮擔心可以大大減輕。臣覺得教廷倒是不會施加什麼阻撓。」

「既如此,就這麼辦吧」朱由檢微笑道。

「隻是陛下剛才說挑選一百個聰慧少年,隨臣一起回泰西,卻不知道如何挑選?」鄧玉函提醒道。

「此事好辦。」未等朱由檢開口,方以智先說話了:

「我大明歷來以南直隸和浙江之地人物最為聰明。鄧先生此去,必定先經過南直隸。不如就在南直隸和浙江兩省的童生和秀才中挑選。

「年齡十三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在府試、院試中表現優異童生挑選三百名,再從中揀選身體健壯的一百人,便可作為隨鄧先生同行之人。這一百人遊學歐羅巴,返回我大明之後,可直接賜同進士出身。願行者必多。」

朱由檢向方以智投去欣賞的目光:

「密之此法甚好。如此也無須鄧先生在京城等待了。朕今日就派錦衣衛快速通報南直、浙江兩省。待鄧先生過去,一百人便已經準備好了。」

鄧玉函隨即就帶著羅雅穀一起告辭,說是現在就要回去籌備相關事務。

兩人走後,朱由檢說道:

「朕知道徐先生大力倡導格物窮理之學,又為此極力推重度數之學,以為度數學乃是一切格物窮理乃至有用之學的基礎。」

「今日諸位都是深通於此,可討論一下,如何才能推廣這格物窮理之學,尤其是興起度數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詭秘之命運之輪 彼岸藍楹兩界隔 寄生修仙,我能通曉一切 諸天:從茅山出師開始 雲傾北冥夜煊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鬥羅:黃金心髒 無限,從開端開始 我福運小農女,開局解鎖冰箱很合理吧 柯南之變裝在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