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皇上聖明(1 / 2)

加入書籤

王之臣皺眉打量眼前這人,隻見他身形高大,長髯及月匈,四方臉龐,倒也算儀表堂堂。

他認了出來。

這人是遊擊周文鬱,南直隸常州宜興人,和當朝禮部右侍郎周延儒是同鄉。

有人說這周文鬱是周延儒的家奴,但究竟是不是,王之臣就不知道了。

據他所知,周文鬱是在天啟二年拜見孫承宗,當了孫的幕僚,憑此關係混入軍旅中。

後來又在天啟七年,奉命支援東江,參與過毛文龍指揮的鴨綠江-義州大戰。

航海回來時,遇上颶風,船隻觸礁碎裂,他和士卒在海上漂流至荒島,苦熬十日才被獐子島上的東江軍救出。

此人聽說袁崇煥復官,要出任督師之後。

不知走了什麼門路,又讓朝廷把他調到了山海關。

一心在這裡等袁崇煥來。

這周文鬱有些才乾,文化水平在武將裡可算出類拔萃。

自以為文武雙全,頗為自負。

隻是為人狹隘,因為和孫承宗、袁崇煥拉上了關係,便喜歡黨同伐異。

新帝即位,袁崇煥得勢。

周文鬱更喜上眉梢,以為憑借和袁崇煥的老關係,必定大受重用。

這裡原先駐守的官兵,知道他和袁崇煥的關係,也都紛紛巴結。

他現在這番姿態,也不是真的對自己有什麼同情。

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

王之臣淡淡道:「不敢有勞髯公了。」

周文鬱因為一副漂亮的長髯,所以奉承他的人,便往往尊稱他為髯公。

王之臣現在這麼說法,自然也有幾分譏刺之意。

周文鬱微微一笑,目光中充滿對王之臣的憐憫。

這表情更是令王之臣難受。

王之臣也不說什麼,扭頭帶著幾個親兵,和安國棟去馬廄。

牽了幾匹馬出來,上了馬,正要出南城門。

卻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西城門方向傳來。

王之臣勒馬而聽,眉頭微皺。

莫非是袁崇煥要來了?

不對。

聽這馬蹄聲,是兩人兩騎。

袁崇煥若是來,帶的隨從應該會更多一些。

那麼應該是其他出城的遊騎歸來。

自己不必多管。

正要揚鞭策馬,剛要出南城門。

忽聽得西城門方向傳來兩人的大聲喊叫:

「皇上手諭,薊遼督師王之臣何在?」

王之臣愣住!

真的是來找他的!

在袁崇煥來交接之前,皇帝還要派人找他,這是何意?

難道真是要把他當成閹黨成員抓入詔獄?

背脊上頓時生出一股寒意。

不過特使既然來了,躲是躲不過的。

王之臣隻得勒轉馬頭,悶聲說道:「回去!」

安國棟知道王之臣心情不好,朝廷特使找他,也多半不是什麼好事。

便也不多說話,默默轉過馬來,跟在王之臣身後。

一行人到西邊迎恩門前,果然見兩個身穿飛魚服的緹騎特使已經等候在那裡。

眾人當即下馬。

此時關城內大小將官和士兵也都聞聲而出,列隊迎接。

王之臣行過禮後。

站在前麵的錦衣衛特使朗聲道:

「皇上口諭:袁崇煥奸謀叵測,罪惡昭彰,已入獄查辦,叫王之臣安心留任薊遼督師。過些時日,自會有聖旨。另寧遠駐軍數月欠餉,有嘩變之危。著王之臣帶周文鬱速去安撫,另有手諭,交與王之臣看。」

朗聲說畢,便把一張寫有文字的絹帛遞給王之臣。

特使這一番話說下來。

在場一片嘩然。

王之臣又是疑惑,又是驚喜,一時之間竟有些難以置信。

他身後的將官和士兵也都驚愕不已,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起來。

他們在兩個月之前,就知道王之臣要卸任,袁崇煥要來接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詭秘之命運之輪 彼岸藍楹兩界隔 寄生修仙,我能通曉一切 諸天:從茅山出師開始 雲傾北冥夜煊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鬥羅:黃金心髒 無限,從開端開始 我福運小農女,開局解鎖冰箱很合理吧 柯南之變裝在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