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李朝君臣商議如何應對大明皇帝(1 / 2)

加入書籤

劉興祚一聽,皇帝竟然要把鮮國鹹鏡道交給他管。

喜出望外。

他投皮島,確實事先和建虜頭目黑還勃列(黃台吉)談好條件。

否則這眼皮底下的假自焚,黑還(黃台吉)要能被騙過,也未免太蠢了一些。

當時黃台吉和劉興祚定的條件就是除掉毛文龍,最好還能挑起東江和朝廷矛盾。

黃台吉當然並不全信劉興祚,就算把他兒子劉五十帶在身邊當成人質,也未必能保證劉興祚可靠。

但是毛文龍作為心腹大患,能有一絲除掉的機會,也應該試試。。

萬一成功了,對後金就是一個天大的好處。

在黃台吉看來,即便劉興祚兄弟真心要投向皮島。

那他們和東江其他將領之間,也有很大的可能產生隔閡與沖突。

帶去的近千韃兵多半也不能和東江上漢人官兵融洽相處。

這樣一來,離間、策反就大有用武之地。

隻要雙方之間產生矛盾。

無論劉家兄弟是不是真心投奔明朝,到後麵,也照樣可能讓東江發生內亂。

這對後金來說就是一個大好機會。

這也是黃台吉和祝世胤等漢奸反復商量後,想出的對付東江的計策。

當然也是多年來想拔除毛文龍未果,死馬當作活馬醫。

劉興祚這方麵,卻正好借此找到一個能逃出後金的機會,同時也給自己留了後路。

如果有機會,能取毛文龍而代之,那他為私利也樂意推動這種情況發生。

所以對於崇禎皇帝盤問他,他不願意把實話完全說出來的。

有些事情,自己不說,那別人就算知道一些消息,終究不能完全確認,還是隻能停留在猜測。

一旦說了,就沒有任何回旋餘地了。

這也是他在後金生存下來的經驗。

劉興祚如同一個賭徒,已經把賭注壓了下去,就不會輕易動搖。

這是為什麼他能在剛才朱由檢的盤問中堅持。

他賭的就是朱由檢能判斷出殺他弊大於利。

希望得到的結果就是能按照他原來的計劃執行,繼續留在皮島,待機而動。

但沒有想到朱由檢給了他另一個選擇,一個更好的選擇。

讓他接管鮮國鹹鏡道,等於讓他能獨立一方,並且光明正大的培養勢力,訓練軍隊。

而且也避免了和東江其他將官之間的沖突。

他此時對眼前這個皇帝倒是真的有些佩服了。

皇帝雖然沒有逼問出他的全部真話,但已經判斷出了他劉興祚的真實心理。

而且迅速給出了一個對大明,對東江,對他劉興祚而言多方雙贏,互利互惠的方案。

劉興祚雖有私心,但也確實內心厭惡痛恨建虜。

他這麼多年在虜地,表麵上各種迎合討好,但少年時代被擄掠離家的仇恨,隨時可能被殺的恐懼,從沒有在心中淡去。

現在皇帝給了他一個獨立發展實力,擊垮建虜的機會,那已經是他所能設想的投奔明朝後,最理想的結果了。

他從小生長在遼東開原,深知遼東以北,尚有大片開闊肥沃之地。

大明之初的奴兒乾都司向北延伸極廣。

聽說北方還有一個大島,名喚苦葉島,極富饒,魚類肥美,水草豐富。

即便除掉建虜之後,他羽翼豐滿,也大可以向北開拓,為大明坐鎮一方,成為和黔寧王沐英類似的人物,世代鎮守原本奴兒乾都司所在之地,和大明朝廷也不會有太大矛盾。

劉興祚臉上露出了真心的喜悅,他當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鄭重的跪在朱由檢麵前,

叩首道:「謝陛下信任,臣若接管鹹鏡道,必定配合毛帥,犁庭掃穴,盪平建虜,為百萬遼民雪恨。」

皇帝已經親口說要要封他做鹹鏡鎮總兵,他可以自稱為臣了。

此時他說的話,也是全然發自真誠。

和剛才言語談吐中還有些遮掩躲閃,全然不同。

毛文龍也點頭道:

「陛下這個安排甚好,其實臣原本對劉家兄弟都在皮島也有顧慮,將領也有異見。隻是若不能接納愛塔諸位,那又何以繼續策反建虜那邊其他漢官漢將?」

「如今陛下把劉家兄弟安排在鹹鏡道,卻是解決了一大難題,兩全其美。而且建虜與鹹鏡道接壤之地邊境線漫長,地形復雜,兵力空虛,由此突入,建虜防不勝防。原先臣也曾經讓東江軍經由鹹鏡道襲擊虜地,隻是路程頗遠,加上東江糧餉短缺,需向鮮國借糧,鮮國每每借口阻撓,多有不便。」

「如今若是劉氏兄弟直接管轄鹹鏡道,就便利多了,從鹹鏡道可奇襲建虜後方,建虜疲於奔命,難以防住。」

朱由檢見劉興祚和毛文龍對自己的提議都表現出了相當積極態度。

心中一塊石頭落地。

心想自己到東江來要辦的幾件大事,基本都有著落

現在就等四天後會見鮮國國王,會見之後,或許就可以返回京城了。

劉興祚告辭之後,朱由檢又和毛文龍討論了一下軍隊編製,武將職銜等級問題。

中晚明軍隊的編製和職銜名稱等級相當混亂。

明前期實行衛所製,將領和衛所軍隊分離。

需要打仗時,朝廷臨時選用將領,給將印,調取衛所兵。

打完仗之後,將領回朝交還將印,軍隊回衛所。

而到中後期衛所兵不頂用,不得不募兵。

因為防守和戰事需要,各軍鎮也必須常設總兵。

不同將領募兵采用的編製沒有統一規定。

比如嘉靖三十六年的禦倭軍製是五進製:

「五人為伍,五伍為甲,五甲為隊。」

戚家軍一個時期卻是四進製:「四隊一哨,四哨一官,四官一總。」

而在薊鎮時,卻又實行三進製:三隊為一旗(旗總),三旗為一局(百總),三局為一司(把總),二司為一部(千總),三部為一營。

按薊鎮戚家軍這個編製,管轄一局的百總手下112人,管轄一司的把總手下449人,管轄一部的千總手下889人,管轄一營的將官手下2699人。

這當然隻是戚家軍一個時期的編製,其他明軍的編製又不一定與此相同。

所以同樣是一個明軍把總。

你並不能確定這個把總手下有多少兵。

如果景泰年間,京城團營裡的一個把總,就可能帶一千人。

即便是戚繼光那裡,一個把總有可能轄三個百總,也有可能轄四個百總。

而千總以上的將官就更混亂了。

隻有和原先中央五軍都督府,地方都指揮使司、衛所相配套的武官體係是有品級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詭秘之命運之輪 彼岸藍楹兩界隔 寄生修仙,我能通曉一切 諸天:從茅山出師開始 雲傾北冥夜煊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鬥羅:黃金心髒 無限,從開端開始 我福運小農女,開局解鎖冰箱很合理吧 柯南之變裝在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