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關於鬆江府的消息(1 / 2)

加入書籤

此時天色已晚。

錢謙益決定連夜動身。

他讓王世德留在南京城內,監察各方動靜。

特別囑咐王世德派兵保護一下阮宅。

若是阮宅實在保不住,也要保證阮麗珍的安全。

錢謙益畢竟和東林關係密切,他在時若派兵保阮大鋮家人,容易被昔日同道側目而視,以為他對閹黨過於偏袒同情。。

現在他走了,王世德作為錦衣衛高官,調兵維持秩序,維護法紀,保護縉紳家眷安全,那也是理所應當。

若是證據確鑿某人犯罪,自有國法處之,也不應該讓暴民肆意劫掠。

那些激進秀才就算有所不滿,也說不出什麼理由反對。

這麼安排,讓汪汝淳覺得錢謙益離開南京這一著,果然不錯,不被現在城內激鬥纏住,等在外圍調查到足夠信息,有更大把握,再全力一擊,那時就可以一錘定音。

王世德派手下一個錦衣衛百戶周艮帶著百人護衛錢謙益和汪汝淳而去。

六天之後,錢謙益、汪汝淳一行人便已達到昆山縣。

此時已是初春。

到昆山境內,春雨霏霏。

這雨細如牛毛,似有若無。

便是不打傘,雨落在身上,衣服也不甚濕。

錢謙益在馬上搖頭晃腦地吟道:

「雨送閒愁,煙縈孤悶,燕雀空噪重簷。怕見素梅銀綻,弱柳金尖。宿醒消盡,翻多恨,夢魂醒處戀餘忺。」」

汪汝淳雖然也中過秀才,不過在詩詞方麵卻並不太通,在旁問道:

「這是牧齋公作的新詞麼?」

錢謙益搖頭,笑道:

「這詞的作者卻是這昆山縣的知縣。」

錢謙益以豪傑自命,不僅交遊廣泛,對家鄉省份各郡縣的縣令,自然會去了解。

汪汝淳哦了一聲。

隨即道:

「喜歡吟詩作詞的人,做官隻怕未必會好。」

錢謙益問道:

「哦,孟樸這麼說是為何?唐宋時可有不少詩詞名家做官。」

汪汝淳道:「唐一百多年便有安史大亂,都城屢次淪陷,宋一百多年便丟了一半國土,算來安定治世比我大明要短得多,雖然原因頗多,不過這詩人詞客做官隻怕也確實未必能做得多好。」

錢謙益搖頭,顯然覺得汪汝淳說法太過偏頗。

汪汝淳補充道:

「作詩詞者不是多愁善感,也要豪放疏闊、縱情任性,這做官卻要冷靜細密,耐得繁瑣,受得住委屈,」

錢謙益道:

「孟樸之見有些道理,不過凡事也不可一概而論。這昆山縣的知縣秦士奇似乎就不錯。」

汪汝淳眼睛眨了一下:

「傳聞不錯,實際卻也未必真好。」

錢謙益笑了一下,卻不再說話。

一行人策馬而前,不多時就已進了縣城,直往縣衙而去。

到了縣衙,隨從親兵上前通報。

衙役們聽說巡撫來到,全都誠惶誠恐,不多時縣丞出來迎接。

錢謙益皺眉問道:

「你們知縣呢?」

縣丞嘆氣道:

「今日縣內發生民變,知縣趕去安撫了!」

錢謙益和汪汝淳對望一眼。

錢謙益也是無奈苦笑,莫非自己真成了掃把星,跑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出事?

「怎麼民變?如何變法?」汪汝淳問道。

他們進昆山縣這一路,所見情形,百姓安居,並不像是發生什麼大的動亂的樣子。

縣丞道:

「撫台想必也知道這閹黨時的閣老顧秉謙就是鄙縣之人。」

錢謙益點點頭,目光閃爍道:

「莫非是顧家遭劫了?」

縣丞道:

撫台說的不錯,正是如此。這幾日縣中士子不知是得了什麼消息,群情激奮,鼓動鄉民包圍了顧家宅院。縣令趕去勸說安撫。隻是百姓對閹黨的民憤太大,沖進顧宅,把財物搶劫一空,又把宅子放火焚燒」

錢謙益眸中閃光,沉吟不語。

顯然他對此已經有所預料。

甚至他說要來昆山,很大的原因就是顧秉謙在這裡。

顧秉謙在天啟時被稱為當朝嚴嵩,魏家閣老。

以年屆八旬之三朝老臣的身份,奴顏婢膝,給魏忠賢當走狗,可謂老而不死的無恥之尤。

不過他在天啟六年大概也覺得魏忠賢難以長久,便辭職回鄉。

在崇禎改元,閹黨被清算之後,在家鄉更是大氣不敢出一口

錢謙益猜測那些激進士子既然在金陵城中製造事變,那昆山或許也會有動作,這才趕了過來。

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

若按法度而論,顧秉謙有罪,那朝廷自然會處置。

朝廷並沒有判處顧秉謙抄家之罪,而當地人就去抄掠顧秉謙家,然後放火焚燒宅院,這顯然是犯罪行徑,應該依法治罪。

不過如今江南輿論都操控在東林係的文人士子手中。

這類事情,隻怕也是將要成立的復社提前立威之舉。

甚至不排除是為了對抗朝廷戰時新政,提前煽動。

他們既然有本事發動百姓劫燒顧秉謙家,自然也可以對其他官員下手。

這種情形下,還有哪個官員敢依法辦理。

向朝廷上疏稟告時,大概也隻能是說閹黨可惡,百姓行為雖有過激,也是出於忠義之憤,其情可原,於是不了了之。

按錢謙益的判斷,這南京城內的事情和昆山的事情多半有一定聯動關係。

本來阮大鋮在南京的宅子被洗劫焚燒,應該還在前。隻不過出了阮麗珍這個變數。

接著就是昆山顧秉謙,這也是殺雞儆猴,造成一種恐怖氣氛。

這也是對他錢謙益一個的威懾,意思是如果他不能和江南士子合作,設法阻撓抵抗朝廷聚斂搜刮之惡政,那恐怕下場不會比阮大鋮、顧秉謙好多少。

在錢謙益沉吟時,一旁的汪汝淳皺眉道:

「如此做法,未免有些過分。若說是民憤?為何閹黨氣焰最凶時,沒人燒顧宅?若是為怕亞當淫威,為何去年閹黨剛倒台時,也沒有百姓上門洗劫焚燒顧家?這顧秉謙對魏忠賢是諂媚了一些,但畢竟是耄耋老翁。這麼大年紀,便是朝廷治罪,也要留情些。」

縣丞頗有同感道:

「這先生說的是。可憐顧秉謙八十老翁,如今隻能喪家之犬一般,棄家而逃。這顧秉謙雖說是閹黨,但那也是在京城朝廷上的事情。

「鄙縣是他家鄉,不說他有多照顧,但卻也談不上多大過惡。所以我們也納悶,這幾日是怎麼了?」

錢謙益皺眉問道:

「這民變之前,就沒有些兆頭風聲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詭秘之命運之輪 彼岸藍楹兩界隔 寄生修仙,我能通曉一切 諸天:從茅山出師開始 雲傾北冥夜煊 從亮劍開始當老師 鬥羅:黃金心髒 無限,從開端開始 我福運小農女,開局解鎖冰箱很合理吧 柯南之變裝在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