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1 / 2)

加入書籤

天家無私事,朱允熥在軍器局的發言很快就在朝野上下散播開來,文武兩邊喜憂參半。

大明的儲君重視軍器發展自然是武人樂於看到的,而文官則盡是如喪考妣。

洪武皇帝連年北征已經是國耗費了巨大的國力,現在儲君不僅重視軍備,更是大肆打造戰船,是個人都能想到『赫赫武功』以及『好大喜功』這兩個詞語。

雖然都是功,但結果卻是截然不同,但凡讀過書的都不會允許皇帝如此浪費民力以致海內虛耗。

「趙大人!趙尚書!您是戶部尚書,是殿下改製的領頭人,如今的情況萬分危急,還請趙大人能夠諫言東宮收斂好戰之心吶!!」

「是啊!趙大人!國朝北征二十年,該是與民休息的時候了。」

朱允熥的一意孤行得到了老朱的支持,群臣沒辦法隻能找相關人員出頭了。

在他們眼中鄭崇和齊泰就是朱允熥的跟屁蟲,說什麼就是什麼,完全是讀書人之恥,這種情況下他們迅速找了大儒劉三吾的女婿兼戶部尚書之職的趙勉。

「諸位!看待事情也無需如此悲觀嘛!在我看來殿下這是雙管齊下之舉!」趙勉喝了一口茶水後,一臉的風清雲澹。

「我大明開海是好事,絕了倭人之患後,增加財稅便是我朝的當務之急,前宋之鑒想必諸位並不陌生吧?僅靠半壁江山就能擋住遼人、金人、蒙古人的進攻,所倚仗的是什麼?不就是海上源源不斷的財稅嗎?殿下有意文武並重,我等理應大力支持才是。」

趙勉其實並不贊成朱允熥如今的所做所為,他覺得有些操之過急了。

大明的財政才剛剛有所改觀,寶鈔的回收也還沒有遍及全國,在這種情況下大興武備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指不定一個天災降臨,就把現下剛取得的大好成績毀於一旦。

在他看來不管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都不能急,越急越容易出事,等到國家財政大幅改觀之後再做這些完全不遲。

更何況大元之名自捕魚兒海一戰後便已成歷史,分裂出來的韃靼與瓦剌根本不值一提,休養個幾年更能從容應對,一國之君就該有收放自如於關鍵時刻扭轉乾坤的能力。

朱允熥做大事而不惜身的勇氣趙勉是真心佩服,他知道這是一個皇帝很難具備的品質,不是大有為之君所不能具備,但就是做事過於急燥了,有急於求成的意思在其中,他覺得儲君還需要經過年齡的增長沉澱沉澱,隻要穩住現在的局勢,重現貞觀盛世便不是虛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發自內心的話趙勉自是不可能和盤托出,因為他很認同朱允熥現在做的事,隻是過於急燥了一些。

「我的趙大人哪!沒人說開海的不是啊!更沒人與你戶部搶這份差事,我等在意的是太孫殿下有大肆興兵之意啊!您說說,大明現如今不僅要靡費巨資造船,今日之後更是要大力研製新的火器,若長此以往。。。大明實難重負啊!趙大人!!」

見趙勉毫不在意,領頭的梁煥急了,他急的當然不是財政,而是文武之爭。

在老朱有意立太孫而不是立太子的時候,他們連新君的年號都已經想好了,現在形勢急轉直下,從沒有經歷過武事的嫡皇孫居然有重武輕文的意思,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朝堂之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讀書人爭的是天下的語語權,而不什麼造船興兵破財這些小事。

強勢的皇帝是任何一個文官都不想見到的,又不是群雄逐鹿之時,皇帝要那麼大的權力乾什麼?

「梁大人,你是吏部侍郎,本職工作乃是為我大明簡拔治國之才,何時如此關心軍機處的事務了?殿下已將軍政進行分割,如此言語怕是不妥吧?」

看著趙勉風輕雲澹的樣子,梁煥真的想代天下的讀書人一巴掌扇過去,他就不相信為官十載的趙勉會聽不出他的潛台詞。

不過才半年的時間,大明朝局的風向就已經轉變到了這個地步?完全的一邊倒了?

刑部的楊靖不願意出這個頭,警務部的茹瑺不願意出這個頭,禮部的齊泰更不會出這個頭,如今戶部也不當回事,難道大明就隻剩下吏部和工部願意出頭了?文人風骨何時如此弱不禁風了?

與趙勉享受同樣待遇的還有督察院的方孝儒,不過方孝孺沒有趙勉想得那麼多,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並且還願意帶頭引領百官去文華殿請願。

說得好聽點是請願,實際上誰都清楚這是在逼君批本,但他們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武人不能坐大是底限。

方孝孺是一個純粹的文人,如今能有機會代表天下文人請儲君納諫他當然不會放過,至於重武輕文這件事他更是一萬個不同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將軍是農女 遊戲王世界的融合向玩家 崇禎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沒死! 全民修仙:我靠煉丹稱霸天下 神話入侵:我在地球斬神明 我帶著遊戲世界穿越了 廢土皇帝,從小木屋簽到開始 我心重生 我在異界斬妖除魔那些年 仙途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