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李想(2 / 2)

加入書籤

偶然間結識住在馬路對麵高檔住宅的小美,憑借出色的鋼琴演奏,小美推薦他到自己家的西餐廳演奏。

李想在這裡結識了音樂教授……。

趙明誠在寫怎麼不狗血,他剛開始寫李想裝瞎,小美開車把他撞到。

這有些狗血,屬於電視劇橋段。

故事開頭和結尾互相呼應,趙明誠還是寫一個夢的故事。

夏天、藍天、微風、白色窗簾。

男人躺在床上,聽到可樂罐掉地上,男人睜開眼。

他躺在鋼琴圖案的枕頭。

這個畫麵感,很強。

線索就是可樂罐。

趙明誠想到後世印度版《調音師》最後打飛可樂罐的情節。

《調音師》結尾李想打飛可樂罐,其實就是風吹倒可樂罐的開頭,可樂罐掉在地上,李想才醒來。

《調音師》結尾就是開頭。

其實就是李想追求理想的一個夢,他沒有去巴黎,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奇遇。

趙明誠早就開始鋪墊。

《燃燒》中在教會彈鋼琴的就是李想,他因為裝瞎子,才被教會叫過去。

其實李想不是瞎子,他是裝的。

遇見小美刻畫貧富差距。

遇見音樂教授,教授的妻子和奸夫,把教授殺害。

又遇見神秘教會,上百裸體女子,他裝瞎談鋼琴。

最後躲過教會追殺、教授妻子和奸夫的追殺。

李想最後前往巴黎,多年以後小美到巴黎出差,在酒吧遇見李想。

有印度版本《調音師》的橋段,但是表達的不一樣。

趙明誠想表達現代人在城市生活,得城市病、貧富差距、階級鴻溝、拜金主義、還有宗教一些問題。

《調音師》中,每個人都有城市病,我們生活在城市裡,就要得城市病,就算遠離城市,隻要有網絡、有電視、有手機,城市病就要得。

貧富差距顯而易見,用畫麵就可以表達。

階級鴻溝就是李想和小美。

拜金主義就是音樂教授和妻子,年輕漂亮的大明星,嫁給50多歲老頭,還能是因為什麼?

普通人或許有愛情,大明星嫁給富豪,可以肯定,100%沒有愛情。

互相利用的關係。

沈大姐也不愛趙明誠,她隻看重趙明誠年輕才俊導演的身份。

人類生活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利己心理,不論是父母,還是夫妻,都會有利己心理。

養兒防老,就是父母的利己心理。

很多父母攀比孩子,難道不是利己嗎?

孩子考上好學校,都會四處炫耀,就算有不炫耀的,在內心裡也為自己驕傲,利己心理就是存在。

每個人的視角不同,看待問題也不同。

CJ娛樂公司還有2電影公司的視角,認為500萬美元的投資,趙明誠不管商業回報,拍自己想拍的,就是自私,還有肆意妄為的表現。

趙明誠的視角認為他們都是資本家,就想讓自己為他們賺錢,電影不能單用商業考量。

我已經拍一部商業回報不錯的電影,也為CJ娛樂公司賺1000多萬美元,《燃燒》賠錢就賠錢,他們已經賺的夠多。

這就是不同的視角,都有自己的道理。

最後誰頭鐵誰贏。

趙明誠的頭很鐵!

撞了南牆都不回頭,堅持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拍。

12月30號,後天就是元旦節,聖誕節趙明誠沒有回家,他自己在九龍村生活。

《調音師》劇本寫了一部分,他想找羅泓軫聊一聊。

把他拍的《城裡城外》拿給羅泓軫看看,這部紀錄片也不準備賣出去,就是《調音師》的素材。

羅泓軫開車來到開浦洞,他沒有來過九龍村,找不到路。

趙明誠去接他。

「這是什麼地方?」

「九龍村,名字不錯吧?」

羅泓軫的印象,這裡髒、亂、差,房子都是木頭搭建的,還特別低矮。

羅泓軫也好奇,他在首爾生活這麼多年,來江南區,從來沒有發現過這裡。

「導演,這裡有多少人?」

「別叫導演了,以後沒機會和CJ娛樂公司合作了,今天叫你過來,就是喝點酒,我自己在這無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史路沖天 重生從相親失敗開始 全球廢土:從廢棄基地開始升級 京都神隱戀愛物語 全蜂族都在說愛我[萬人迷] 我的私房錢,居然被女兒曝光了! 鳳圖春史 原神之璃月道人 炮灰覺醒後乾翻全場 羅曼蒂克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