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莫須有(1 / 2)

加入書籤

長亭外,古道邊。

魏轍與嶽飛張憲一同朝京城而去,小道士則是與張宓繼續北上。幾人互相拜別,心中有千言萬語小道士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

就連回頭望著魏轍幾人遠去得身影,久久駐與原地。

「哥哥放心,在怎樣朝廷也不敢動師兄。」

小道士點點頭,馬不停蹄向北而去。

四月。

張俊、韓世忠、嶽飛三大將被調離軍隊,到臨安樞密院供職。

張俊在和嶽飛巡視楚州韓世忠的軍隊時,暗中挑唆嶽飛,欲一同分解此軍,卻遭飛嚴肅回絕。

秦檜又欲陷害韓世忠,嶽飛再次保全了韓世忠。

嶽飛回朝後,即遭秦檜黨羽萬俟卨、羅汝楫的彈劾,誣蔑飛援淮西「逗留不進」、主張「棄守山陽」,要求免除嶽飛樞密副使之職。

八月九日,嶽飛被罷樞密副使,充「萬壽觀使」的閒職,嶽飛自請回到江州廬山舊居賦閒。

嶽飛此時已無兵無權,但對他的迫害卻仍在步步緊逼。在秦檜授意下,張俊利用嶽家軍內部矛盾,威逼利誘都統製王貴、副統製王俊先出麵首告張憲「謀反」,繼而牽連嶽飛。

張俊私設公堂,向張憲嚴刑逼供,毫無結果之下,竟捏造張憲口供「為收嶽飛處文字謀反」。

嶽飛在江州居留,為時甚短,就接到宋廷命令,召他回「行在」臨安府。

十月十三日,嶽飛被投入大理寺獄中,此前其長子嶽雲也已下獄。

嶽飛義正詞嚴地麵對審訊,並袒露出背上舊刺「盡忠報國」四大字,主審官何鑄見此,亦為之動容。何鑄查得嶽案冤情,如實稟告秦檜。秦檜卻說:「此上(趙構)意也!」改命萬俟卨主審此案。萬俟卨用盡手段,也無法使嶽飛三人屈招一字。嶽飛寧死不自誣,乃至以絕食抗爭,經其子嶽雷照顧,才勉強支撐下來。

十一月初七日,宋金「紹興和議」達成:由宋向金稱臣,將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劃歸金國,並每年向金貢奉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和議雖已達成,但嶽飛始終未能被釋放。

萬俟卨等逼供不成,為了坐實冤獄,又為嶽飛羅織搜剔了所謂「指斥乘輿」、「坐觀勝負」等數條罪名,欲將飛一舉定為死罪。

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以飛為無罪,與萬俟卨竭力爭議,均遭罷官處分。布衣劉允升上書為飛申冤,被下大理寺處死。

已賦閒的韓世忠因嶽飛入獄之事質問秦檜,秦檜回答:「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趙構下達命令:「嶽飛特賜死。

張憲與嶽飛其子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並猶豫嶽飛與天師府緊密關係,宋高宗更是特求今七十二道之首道德先天護法執行任務。

大理寺獄中。

昏暗陰森寂靜的地牢哢哢哢打開,一連串金甲士兵護送著兩位劊子手和一位趾高氣昂的公公走了進來。

關押嶽飛張憲地牢打開,盤坐在髒兮兮角落裡的嶽飛猛然睜眼。

「狀紙承上,嶽飛特賜死。」

「嶽將軍,可有遺言或是認罪要上表?」

公公一邊說,身後士兵將狀紙和筆呈遞到嶽飛身前,嶽飛聽聞身子踉蹌往後退去。

那公公見嶽飛張憲神情落寞不免心生憐憫,隻是在他身後一團漣漪出現,隨後魏轍身影出現在昏暗潮濕的地牢裡。

他一出現,暗中無數持劍道士以劍尖直指而來。

「老師小心!!!」

嶽飛即使身處囫圇下意識也關心到魏轍安慰,倒是魏轍頭也不回,體內一股洪荒之力爆炸席卷之處凡人也好道士也好全部被冰雕包裹住。

「魏轍天師,有權過問凡人朝廷的可隻有七十二道之首,若您僭越逆天而行,等著您的可是天雷。」

被冰封在原地的道士傳音道。

「豎子小兒,有勞你操心。」魏轍怎會不知這個道理。

隻是一見嶽飛張憲,二人衣著囚衣,衣上皆是觸目驚心天天血痕哽咽道:「事到如今,你還不讓為師救你出去?」

嶽飛自被剝奪兵權到入獄長達半年之久。

一直以來魏轍都在想方設法營救,隻可惜阻撓他最多的並不是宋高宗背後的道德先天,而是身在獄中的嶽飛。

他一次次執拗的堅信自己不會被朝廷冤枉,所以一次次的懇請魏轍袖手旁觀,想要以此來證清白。

為此多少次刀斧上身嚴刑逼供他都扛過來了。

直到今天,嶽飛看著取他項上人頭的劊子手慘笑問道:「老師,可還記得青山城之時,您問過我們幾個娃娃一個問題。」

「做萬人敬仰的大將軍需要什麼?」

「韓世忠說需要無敵的武功。」

「我說為人者心懷感恩,皇帝既然肯讓我做將軍,那麼於情於理都應該將對他的忠心放在第一位。

說到此嶽飛暗淡無光的眼眸裡重新煥發神采:「此乃老師傳授天書之契機,也是希望嶽飛能忠君愛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武俠世界裡求生 三國:擁貂蟬,掌猛將,執天下! 分手後,我成了唯一玩家 小青梅她不好拐 詭秘復蘇:我殺鬼就變強 洪荒之萬法仙路 德雲:從鬥笑社開始 大唐嫡皇孫 倒賣陰牌那些年 東國島津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