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朝堂辯論(1 / 2)

加入書籤

眾人愕然,似乎不解小道士竟然這般容易被勸動。

小道士點頭贊許道:「諸位說完了就容我不知天高地厚談幾點。」

「我還」

「滾。」

一位尚未發言的大臣似乎方才並沒有抓住機會把怨氣撒出來,想著小道士客氣之下聊表幾句卻也不曾想小道士已經不想給這個機會抬舉了直接嗆的他灰溜溜夾著尾巴縮回隊伍。

李倩被這逗的噗嗤一笑,她也算看出來方才小道士隱忍不發已經給了這群狗東西機會,為的就是接下來就該讓他好好罵罵這群玩意兒。

他站在文武百官之中一點不怯:

「一點,金人與宋朝百年鏖戰誰勝多敗少?」

「我自可說我大宋勝多敗少,大宋不缺將帥之才,嶽飛,韓世忠,蘇師旦,辛棄疾,皆一個個是以多勝少的大才,金兵抱頭鼠竄多少年。」

「可奇怪的是,越吃敗仗的金兵卻拿捏了大宋咽喉數百年,稱叔侄,歲幣,割地求和。」

「到如今南北劃江稱伯侄,越發荒唐搞笑,縱橫古今簡直也找不出第二個天方奇譚的朝政所為。」

「究其原因我想在場所有人便是答案,你們一個個道貌岸然,行孔孟之道做表麵大義。」

「可骨子裡看你們一個個手裡滴的都是同僚的血,食得蒼生骨髓,賣的自己膝蓋。」

小道士說完冷笑掃視群臣:

「第二點。韓是不是純臣,我比諸位更清楚,人無完人。」

「他賣官賣爵,朋黨相爭這些私心若諸位都沒有做過,甚至於沒有起過這個念頭。那他真是個無師自通的天才,我很早以前會替諸位收拾他,比今日揍這史一坨更狠。

說這話時,小道士直戳戳用手指筆著地上的史彌遠罵:

「因為他玷汙這廟堂,辜負我與我王禪師兄對他的一片心意。」

再者說。

諸位,也請你們別以聖人標準要求他人,暗地裡以小人要求自己,這樣我瞧不起在座的所有人。

更者,

韓侘胄貶斥趙汝愚一派黨羽,發動「慶元黨禁」,大肆罷黜道學官員。

其本質值得注意的是,道學在此的含義並非後世的迂腐頑固老先生之意,而是「言行有些過激的批判現狀的人士」。

若他真心實意排表的便是道學,我這正統天師道第一個便要與他為敵。

北伐之舉我並不想抬高他成什麼英雄,韓侂胄沒我師兄徒弟嶽飛那般誌勇忠君。

說到底他北伐有私心,用人不當致敗,這是他的愚蠢,也是諸位不能團結一心的過錯。

更可怕的是你們並不想攔他犯錯也就算了,你們想要排擠他也便罷了,可你們拿的是北伐這等大事,拿的是無數將士的生命,無數百姓的民脂民膏在離間他。

但骨子裡他秉承乃祖韓琦的忠國誌向,崇嶽貶秦,順應民心,力主抗戰恢復故土,並積極進取。

結果歸於失敗,但其民族氣節得以彰顯,我後人當奉之。

這是我要說的第三點。

爾等為後人在做什麼前車之鑒。

開禧之舉,韓侂胄無謀浪戰,固有罪矣。然乃至函其首以乞和,何也????

譬如人家子孫,其祖父為人所殺,其田宅為人所吞,有一狂仆佐之復仇,謀疏計淺,迄不能遂,乃歸罪此仆,送之仇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

更甚者

自古和戎有大權,未聞函首可安邊。

生靈肝腦空塗地,祖父冤仇共戴天。

晁錯已誅終叛漢,於期未遣尚存燕。

廟堂自謂萬全策,卻恐防胡未必然。

這種丟人現眼的行為諸位是把趙宋王朝的底褲扒了個精光。

從此人心盡喪,宋人看到韓侂胄、蘇師旦的下場,誰還肯為這樣的朝廷賣命?

宋王朝從此可以算是名存實亡了,再也不可能凝聚人心,隻剩下了一地雞毛。

可你們呢?

你們還在為一些權,一些利,齜牙咧嘴拚死拚活害著自己人。

就鬧吧,你們就作吧。

等有一天這大宋覆滅,我看你們還怎麼爭,怎麼作。

一氣嗬成的罵完,整個朝堂所有人都臉色慘白,如吃了屎般難看。

李倩也第一次開始贊賞小道士。

在她印象中,混元河洛圖中他一直都是一個嘮叨無能的累贅。

郭璞出事後,他也僅僅是個愛哭鬼罷了,會在喝了三生水嚎啕大哭的病秧子。

過分善良,過分嘮叨,過分脆弱,可以說他一直在觸犯李倩對男人的禁忌。

如果有什麼好感。

那一定是這一刻,這一刻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覺悟。

雖千夫所指任不放初心的覺悟。

混元河洛圖執意踏過血海勸一個瀕死的魔頭回頭。

地府之中執意並肩在與萬千師兄弟背道而馳的師兄麵前。

他的善良,他的覺悟,他的固執,他的敢以凡人之身橫流在仙神之上,縱來世間陰毒之間。

這一刻她莫名覺得忍不住啪啪鼓掌,她合手鼓掌啪啪做響。

這聲音落在鑾殿之上如同一記記響亮的耳光回盪在文武百官麵前。

可對於小道士而言,他不僅沒有覺得開心,反而覺得一片淒涼,因為他說的是事實。

憑小道士一己之力,憑區區一個天師府,一個南洋書院始終有限。

他又有些感傷魏轍師兄,終於明白那一日他為何會仰天長嘆道心碎一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武俠世界裡求生 三國:擁貂蟬,掌猛將,執天下! 分手後,我成了唯一玩家 小青梅她不好拐 詭秘復蘇:我殺鬼就變強 洪荒之萬法仙路 德雲:從鬥笑社開始 大唐嫡皇孫 倒賣陰牌那些年 東國島津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