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單於之殤(一)(1 / 2)

加入書籤

半月之後,正值秋高氣爽之時,軍臣調集十餘萬騎兵,行軍於武州塞。曠野之上,萬馬奔騰,蹄聲錚錚作響,直沖雲霄。所過處,揚起滾滾沙塵,怎一個壯觀二字可描述!匈奴將士各個精神振奮、鬥誌昂揚,隻盼橫戈躍馬、馳騁疆場。

匈奴人居無定所,向來逐水草而居,因此不在乎攻城掠地,隻為馬邑的物資而來。大軍故意繞避沿途多個漢人的城池,直奔馬邑城。

中軍內,軍臣單於騎乘「踏雪黑彪」,月要別「長生天之刃」,身穿兕皮甲,談笑間指揮若定,意氣風發。卻不知一場巨大的陰謀已然布下,就等著他自投羅網。

那馬邑城地勢險峻,溝壑縱橫,極易設伏。漢皇命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仆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禦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共率兵三十萬,在馬邑穀側埋伏起來。匈奴一旦落入其中,必被圍剿殲滅。

卻說匈奴大軍行至馬邑城之外,隱藏在茂密的叢林當中。待到傍晚,探子回來稟告,說那城池上掛了一顆血淋淋的人頭,白日也確有許多押送物資的車馬駛入城內。軍臣大喜,領著眾將靠近馬邑城,說道:「寡人就說那聶壹是誠心投靠我匈奴,你們瞧瞧,那可不就是馬邑長吏的人頭!」眾將極目瞭望,果然遠遠可見城池上有一黑乎乎的東西,的確像是個人頭,紛紛點頭。

伊稚斜早知馬邑城有漢軍埋伏,事先已吩咐自己的部下,不可入城內。待軍臣率軍攻入,陷入重圍,他再領軍救駕,趁亂害了軍臣,帶其餘眾突破。如此一來,不僅可致軍臣身死,還立下挽眾將於覆滅的功勞。

眼見眾將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伊稚斜鼓動道:「大單於,兵貴神速,請發號施令吧!」不料,單於庭左大將道:「大單於,臣以為不可貿然行動!這其中有不對勁的地方。」

軍臣發兵心切,忽聞左大將勸阻,怫然道:「什麼不對勁?」伊稚斜也道:「倘若延誤了時機,讓漢人有所察覺,你可吃罪不起!」

右賢王久經沙場,經驗頗豐,也察覺到一絲詭異,便道:「大單於,臣也覺得有點不對,我們一路急馳而來,見到沿途牛羊遍地,卻沒有一個牧人,這可說不通啊!」

伊稚斜心中暗叫:「壞了,這個右賢王當真是多嘴。」

軍臣恍然大悟,道:「聽你這麼一說,的確是不對勁!我們進漢境似乎有些太容易了,這些漢人要麼是愚蠢至極,要麼就是在醞釀什麼陰謀。」軍臣說到這裡,自己也有些後怕,慶幸沒有立刻發令進攻。

伊稚斜不敢再慫恿軍臣出兵,當下隻得一言不發。

軍臣一時間拿不定主意,進軍又不敢,欲要退軍卻心有不甘,躊躇之下,向中行曰問道:「你有什麼計策?」中行曰稍作沉吟,道:「漢人倘若有埋伏,必定是在馬邑城。大軍按兵不動,先不攻馬邑。可命右賢王領部下兩萬騎兵,轉過頭去攻武州塞外的亭堡,抓幾個人審問審問,漢軍是虛是實,一探便知。」 軍臣當即同意,道:「好!就這麼辦!」

其實中行曰所言,乃是上中下三策中的下策,此舉一旦為施,必會打草驚蛇,讓漢軍知道計策已然敗露。倘若漢軍不肯罷休,主動追擊,兩軍交兵,伊稚斜又可趁亂行事。

當夜,右賢王突襲亭堡。漢軍所有兵力都聚集在馬邑城附近,亭堡防禦薄弱,被兩萬鐵騎一攻既破。右賢王將尉史俘虜,嚴刑拷打之下,得知漢軍在馬邑城埋伏了數十萬大軍。

天還沒亮,右賢王急匆匆趕回來,將這消息告知軍臣。軍臣聞後驚出了一身冷汗,不時用手擦著額頭。眾將聞訊趕來,也均感汗顏無地,有人叱罵漢軍狡猾,有人誇贊大單於英明。

右賢王問道:「大單於,我們接下來怎麼辦?」軍臣長籲一口氣,嘆道:「好險!好險!我匈奴十萬兒郎差一點就全軍覆滅了。」左大將氣呼呼地道:「那個聶壹竟敢欺騙我等,一定要宰了他!」

軍臣撚著胡須,思慮片刻後,終於說道:「撤軍吧!這仗我們不打了。」

伊稚斜心生一計,道:「大單於,漢軍主力俱在馬邑,不如我等轉頭攻打雁門,即使搶不到什麼東西,也能給漢人一點教訓。」右賢王生性好戰,聽罷言道:「不錯,此計甚妙,漢人敢埋伏我們,我們就敢打他雁門。否則豈不顯得太過軟弱?」

軍臣為人謹慎的很,一聽漢軍竟有三十萬之眾,原本的雄心壯誌都化為烏有,隻想早早離開漢境。他擺了擺手,道:「這十四萬將士是我大匈奴的精銳,不能有一丁點閃失,此事休要再提。傳寡人號令,立刻撤軍,若有敢言再戰者,殺!」

此令傳下,眾將再無人進言。軍臣又吩咐道:「你們回到自己軍中,節製將士,讓大家悄悄撤離,不可驚動了漢軍。」眾將聽令,紛紛回到各自行軍隊伍中。

伊稚斜本來也想離開中軍,忽見中行曰沖著自己使眼色,便道:「大單於,漢軍虎視眈眈,臣弟實在放心不下,願在您身邊護駕隨行。」軍臣點頭道:「也好!」

匈奴大軍在林中拔寨起營,井然有序地沿原路北撤。隻不過這些將士的臉上再也見來時那般神氣,有的表情木訥,有的神情落寞,也有極少數怯戰之人暗自欣喜。

十四萬鐵騎來時如疾風呼嘯,驚天動地,去時卻像海水退潮,無聲無息。軍臣一臉嚴肅,時刻注意著四方情況,其身後兩側,跟隨著單於庭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等親信。

伊稚斜與中行曰並排而行,兩人的馬越走越慢,不一會兒時間已經與軍臣拉開很遠的距離。

伊稚斜掃視周圍,見沒有軍臣的部下,放心問道:「先生,眼下局勢如何應對?等到軍臣逃回匈奴,我們就沒法動手了,此次若不殺他,我不甘心!」

中行曰雙目眯成一道縫,眉中間擠出一道深深的溝壑,思慮片刻,言道:「漢人設計伏擊軍臣,以他的性子必定咽不下這口氣,兩國之間不可能如從前那般寧靜,此後戰火再起,我們仍是有機會的。」

伊稚斜愁眉苦臉,嘆出一口氣,顯然十分不甘。中行曰接言道:「看來大王與臣下都等不及了。」伊稚斜道:「正是,軍臣吃了漢人的虧,說不定要把這口氣撒在南宮的身上,我不能讓他安安全全走回單於庭。」

中行曰點頭道:「為今之計,隻能兵行險著,強行造個亂局。」伊稚斜問道:「如何做局?」中行曰道:「大王的軍隊在大軍左側翼,可命心腹探子假傳軍情,說發現西麵二十裡外發現大規模漢軍追擊。料來軍臣不敢與漢軍交戰,必定下令全速撤退。我瞧大王您的部隊所騎都是大宛良駒,而軍臣直屬的中軍所配馬匹良莠不齊,可命您麾下的軍隊沖入中軍當中,不用動手,隻要把中軍沖散,營造出亂像,便可趁機行事。軍臣的馬、軍臣的刀都是您的,他的命還不懸在您手上。」

伊稚斜眼中閃爍著寒芒,點點頭道:「也就隻能這麼辦了!」

中行曰又囑咐道:「單於親信一個也不能留,但是軍臣的命還不能取,得留一段時間。」伊稚斜問道:「為什麼?」中行曰道:「你的腳還沒站穩,現在殺了軍臣,以後極難上位。不如留下他的命,做你的傀儡,慢慢取而代之。」

兩人說完話,中行曰催馬趕上前去。伊稚斜悄悄調轉馬頭,回到自己的軍隊中。他立刻召集手下群臣,將計劃告知他們。烏夷泠、呼衍摩等人聽後臉色微變,可待聽伊稚斜許諾事成之後,人人可得封賞,又均心動。這些人對伊稚斜又敬又畏,不敢不答應,隻得紛紛表態誓死效忠。

伊稚斜自覺一切就緒,又悄然回到軍臣單於身側。

一會兒時間,幾個偵察兵急匆匆趕至軍臣麵前,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大單於,不好了!西南麵發現大片的漢人,正向我軍追擊而來。」

軍臣神色一凜,向西麵眺望,隻見得不遠處山林茂密,鬱鬱蔥蔥,不見任何異狀。他問道:「漢軍距我們多遠!」一人答道:「二十裡外!」

伊稚斜趁機說道:「大單於,漢軍人數雖眾,卻沒有我軍兒郎驍勇善戰。此地平曠,適合我匈奴騎兵作戰,請您下令,命全軍在此排兵布陣,與他們大打一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的惡女女友芙列雅 從三國開始打穿世界 持劍 我在末日的一萬種死法 重開萬次,獲得SSS級天賦 全球高武:開局簽到百倍獎勵 大話西遊之重生至尊寶 歡迎來到靈異世界 武魂:開局5S級生命樹,星技超神! 報告蘇總:夫人是玄學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