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砲船(1 / 2)

加入書籤

臧洪,字子源,廣陵郡射陽縣人,其父是使匈奴中郎將臧旻。

臧洪為人雄氣壯節,舉孝廉出身,初授議郎,被廣陵太守張超聘為功曹。前半輩子的最高光時刻, 是提議張超和張邈兄弟發起討董聯軍,並且在諸侯聯軍討董的時候,為關東聯軍設壇盟誓。

董卓之亂,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勸廣陵太守張超與陳留太守張邈為天下人做個榜樣,討伐董卓。張超聽從了他, 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有了酸棗會盟,關東聯軍如果探究其發起者,當數臧洪最早。

而當時關東聯軍會師酸棗,聯軍開了一次大會,向大家宣講一下此舉的行動方針,但是等到設壇盟誓的時候,各路諸侯都互相推讓,不肯上壇領誓,於是共推臧洪上壇。

臧洪毫不推辭,升壇歃血盟誓,臧洪語氣慷慨激揚,聲情並茂,當時聽到這篇盟誓的人,上至刺史將侯、下至卒伍仆隸,沒有不感動振奮的。

他也因此被袁紹看重,先為青州刺史,後轉東郡太守。

刺史變成了太守,雖然在大漢官製中其實是平轉, 但考慮到此時的政治環境, 正常來講,這就是貶謫了。

可當時,卻沒人覺得臧洪是被袁紹給貶謫了。

因為接任青州刺史的是袁譚,而臧洪的新地盤,是東郡。

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東郡太守,本來應該是曹操,但由於曹操崛起的速度過於迅速,引起了袁紹的警惕,因此在袁紹的強勢要求下雙方達成交換條件,袁紹拿較小的濟北國,從曹操手裡換到了橫跨黃河兩岸的東郡。

由此,袁紹在曹操的腹心之地插了一把刀。

而這把刀的執刀人,就是臧洪。

這也能看出來袁紹對於臧洪是多麼的欣賞,按理說,信任到這種程度的人,是絕對不會背叛袁紹的。

可臧洪偏偏就背叛了,而且背叛到天下人都稱其為「義士」。

是因為,臧洪背叛現任薦主袁紹的理由是,他要救前任薦主張超,而袁紹不同意。

這件事,還得回溯到一年前,從呂布偷襲曹操的兗州時說起。

張超、張邈兄弟迎接呂布為新的兗州牧,曹操被打的隻剩下三個縣的地盤,差點就要投奔袁紹去了。

可最後曹操還是絕地翻盤了,翻盤之後的曹操在雍丘把張超團團包圍。

張超對部下說這種情況也許就臧洪會來救他,部下都認為袁紹與曹操是盟友,雙方的關係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紹所重用,一定不會自毀前程,為了救張超這個老上司而遠來攻打袁紹的盟友曹操的。

雍丘城破,張超也沒等到臧洪的援軍。城破之時,張超還堅持說臧洪這個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義士,絕不會背棄自己的原則,隻可能會被袁紹約束,來不及救我。

事實上,張超也確實沒看錯人。

臧洪聽說張超被圍,危在旦夕,光著腳大哭,立馬要率領所部兵馬前去救援,又向袁紹請求增加軍隊,袁紹當然不會答應,最後拖了三個月,雍丘被曹操攻破,張超一家被滅族。臧洪於是對袁紹充滿了怨恨,他宣布與袁紹斷絕關係,這就等於宣布東郡獨立。

東郡橫跨黃河兩岸,這麼重要的大郡,袁紹當然不會放棄。

於是在結束了與劉弋的第二次河東之戰後,劉弋去北征鮮卑了,袁紹也沒閒著,親自領兵渡過黃河,把白馬城裡的臧洪死死圍困住。

但奇怪的,在建安二年,圍城的袁紹知道臧洪派了東郡郡丞陳容去關中求援,不僅沒有阻止,反而故意放其通行。

而接到消息的劉弋,也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中,沒有任何舉動。

這當然不是因為劉弋在忙著遙控指揮中原諸侯們圍攻袁術,而是因為,劉弋看破了袁紹的計策。

白馬城,是一個袁紹精心布置給劉弋的陷阱。

劉弋如果想為了對抗袁紹而救臧洪,就必須從長安出桃林塞,經過荒無人煙的洛陽再往東走數百裡才能抵達白馬城。

中間要經過一係列耳熟能詳的地名,官渡、烏巢、封丘

而袁紹的補給線,隻隔了一條黃河而已。

為了救一個臧洪而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提前上演官渡之戰,怎麼看,都是不值得的。

對抗袁紹,無論是在上黨郡把袁紹拉入他不擅長的山地戰,還是在幽州易水一線聯合公孫瓚,以西涼、並州、幽州的精銳騎兵與其平原決戰,都比在白馬這個地方要好得多。

漫長的補給線、空虛的後方、麵臨袁紹和曹操的兩麵夾擊,怎麼看這種事情都是十死無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萬界塔主 妃常枕邊風 大秦:開局十萬大雪龍騎 反派:開局差點被師傅奪舍 長生從散修開始 率土控號手 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 玄幻:你可曾見過冒藍火的加特林 穿成惡毒女配她隻想暴富 大唐:開局曝光私生子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