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爭論(1 / 2)

加入書籤

時間來到了建安三年,在劉弋的主持下,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揚州牧劉繇、徐州牧劉備,四位劉姓諸侯,正式獲得了朝廷授予的持節權力。

全稱是「假節鉞,都督某州諸軍事」,這裡的某州, 便是他們各自的屬州。

而「假節鉞」則在字麵意義上是以臣子身份代表皇帝的出行,實際上,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征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的權力。

作為交換,四位州牧則同樣正式地與關中朝廷明確了他們的義務, 在經濟上, 每年抽調屬地百分之十的賦稅上繳朝廷(劉備因道路不通延遲此義務);在政治上,與朝廷保持高度口徑一致,朝廷認定的敵人就是他們的敵人;在軍事上,四位州牧必須在朝堂出兵征戰時接受朝廷的征召,義務出兵一千到五千不等,自備軍械糧草到達指定集合地點,協助朝廷征戰以分擔朝廷的軍事壓力。

同時,由於漢中和隴西的歸降,朝廷徹底掃除了周圍的隱患,在輿論口徑上重新唱起了討伐國賊袁紹的調子。

袁紹為了備戰,開始大肆征調兵馬、訓練士卒,冀州、青州兩州的百姓苦不堪言,剛從黃巾之亂中恢復元氣沒兩年,就再次陷入了困頓中。

另一方麵,關中和並州經過兩年多的修整,在劉弋堅持屯田、興修水利, 不大規模動用民力的政策下, 不僅逃亡的人口逐步回流, 而且本地的人口也變得安居樂業了起來,市井田野間都恢復了生氣。

有了人口,有了糧食,劉弋卻並不著急。

現在天下大勢已經經過四年的此消彼長,已經走到了關鍵的拐點,而這個拐點,不論是對於劉弋還是袁紹,都是要慎之又慎地對待的。

一開始,在興平二年時,袁紹趕走韓馥手握冀州,協同呂布逼退黑山軍,在決戰中大敗公孫瓚,又吞並了青州,一時間就是要橫跨冀、青、並、幽四州的北地霸主模樣,再加上袁紹本人經過討董之戰後的聲望,是真的如日中天。

而彼時的劉弋,不過是南塢一囚徒。

誰也沒有想到,劉弋借著討伐國賊袁紹的名義,在前往關東的一路上合縱連橫,成功擊敗郭汜、李傕,掌控了朝廷。

但即便是如此,袁紹隻要拿下並州,他橫壓北地的勢頭依舊無人可當。可惜,由於沮授的過度謹慎和朝廷的支援,以及並州本土勢力的攜手合作,第一次河東之戰袁紹並沒有得償所願。

關鍵的轉折點就出現在第二次河東之戰,處於絕對劣勢的朝廷,在劉弋千裡奇襲鄴城之後成功翻盤,繼而收編白波軍、黑山軍,打敗鮮卑,與公孫瓚的地盤連在了一起。

至此以後,袁紹的戰略態勢就變得極為惡劣了起來,他無險可守全是平原的冀州腹地,要麵對西麵朝廷的並州和北麵公孫瓚的幽州,而不論是太行山以西可以居高臨下通過井陘的朝廷官軍,還是重整旗鼓隨時準備率領騎軍跨過易水的公孫瓚,都不是袁紹可以輕鬆應付的了,袁紹陷入了打一頭就被被另一頭咬的困境。

為了打破這個困境,袁紹一手策劃了圍而不攻的白馬之圍,試圖以輿論壓迫官軍離開熟悉的地形,千裡迢迢來到河南平原上決戰。

然而,袁紹這一次又被劉弋狠狠地打臉了,劉弋根本沒有像他所想象那樣,以步騎走洛陽至官渡,而是以純粹的水軍加上種種新的戰爭科技打破了袁紹的圍城,成功接走了一城百姓,讓袁紹在天下人麵前顏麵盡失。

從此以後,誰都知道反對國賊袁紹的義士,無論離得多麼遙遠,都能得到朝廷的幫助。因此,袁紹的冀州和青州,民間的反對勢力也開始變得蠢蠢欲動了起來。

袁紹並非廢物,他清楚地認知到了自己的戰略困境,因此,袁紹開始了下一輪的籌劃,這次他絕對不能被朝廷牽著鼻子走。

袁紹的動作是如此明顯,以至於接到了大量情報的劉弋,不得不慎之又慎地與群臣研判袁紹的下一步進攻方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萬界塔主 妃常枕邊風 大秦:開局十萬大雪龍騎 反派:開局差點被師傅奪舍 長生從散修開始 率土控號手 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 玄幻:你可曾見過冒藍火的加特林 穿成惡毒女配她隻想暴富 大唐:開局曝光私生子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