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袁紹的戰略(1 / 2)

加入書籤

常山郡,真定耿鄉。

這裡是漳水的一條支流,但即便是支流,水流量依舊不小。

此時雖然不是汛期,但河水依舊湍急,耿鄉的人們將自己的房屋建立在大壩以北,這水壩是專門用來疏通河道以及灌溉的, 並且還會在汛期間進行防洪措施,使得百姓安全。

水壩雖然比較粗糙,隻是用石頭堆成的,但是卻比較結實,因為耿鄉的土地麵積比較大,而且河道不算寬敞, 這水壩也就成了村民們最重視的重要財產。

在水壩的另外一側,則是一處有了一定規模的水庫,水庫的水位已經過了一丈左右, 而且水位依舊有著不斷的向上增長的趨勢。

水庫的旁邊是一片樹林,有水的樹木總是會長得很不錯,因此樹林頗為茂盛,林中傳出了一陣陣呼喝聲。

「再來!」

「站起來,端直了刺!」

「子龍讓我們歇歇吧。」

由於這裡正是耿鄉最大的水庫,而這裡正是耿鄉所有人都必須守衛的重點水域之一,而這些人都是耿鄉的青壯年,因此這些人每天都會堅持打水、澆地、巡邏、掏淤泥、捉魚等等。

水庫的旁邊有著一棟簡單的二層小樓,樓下麵有著幾十口大缸。

「子龍,你就饒了我吧,我們都快累死啦!「

「就是就是,子龍,歇會吧,我們真的是受不了啦!「

一群青壯漢子坐在一塊草皮上大口大口喘氣,秋收以後, 他們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 最近還加了額外的訓練內容,練習槍術。

而此時,在這群青壯男子的前方,則是站著一個穿著白色衣服,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的青年,正是趙雲趙子龍。

趙雲曾是公孫瓚的部下,當時趙雲受常山郡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地,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那是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此後便隱居家鄉,不再過問世事。服喪期滿後,趙雲聽說了公孫瓚在易京享樂無心進取, 又想到公孫瓚殺害劉虞的事情, 便也不再去公孫瓚麾下,已經有五年之久。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劉弋向劉備詢問趙雲何在,卻得到了趙雲回到冀州的原因。

當然,他也不會去投奔袁紹,因為當初袁紹強而公孫瓚弱的時候他就投奔了公孫瓚,他選擇的標準是義,而非強弱。

五年來,趙雲安心讀書練武,思考自己自初平二年以來從軍征戰的種種經歷,開始深切反思天下大勢為何會板盪至此。

起初,朝廷與袁紹兩次相爭於河東,趙雲並不看好。因為趙雲自己就在袁紹的領地內,深切地知道,雖然冀州經過了黃巾之亂的動盪,但無論是人口還是土地,依舊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州,比人口稀少地形崎嶇的並州要家底雄厚得多。

然而隨著天子出奇謀奇襲鄴城,以及後來北征鮮卑,覆滅鮮卑單於庭,趙雲沉寂已久的心卻有些悸動了,甚至打算跨過就在常山郡的井陘口,去並州投軍。

可最終,他還是按捺住了。

因為趙雲知道,雖然他眼中的「義」即將到來,可現在還不是時候,他覺得,在未來朝廷與袁紹決戰之時,他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於是,趙雲沒有停止與從前結識的遊俠兒聯係,還帶著部曲與附近村落的青壯年每日耕作,如今秋收完了,便給村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也督促著他們的訓練。

趙雲不僅是教頭,每天也要跟著打水,不僅打水,他還要去巡邏,然後在回到屋子裡繼續乾活。

因為每次秋季暴雨降臨都會有著泥石流的發生,而每一次的泥石流都有可能會造成損失,所以這些最靠近山體的人必須要進行預警,保證村落裡糧食和牲畜的存活。

所以在耿鄉,趙雲帶領的這些人的生活狀態比較「充實」。

「不行,繼續起來練,上了戰場,敵人可不會管你們累不累。」趙雲對眾人喊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萬界塔主 妃常枕邊風 大秦:開局十萬大雪龍騎 反派:開局差點被師傅奪舍 長生從散修開始 率土控號手 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 玄幻:你可曾見過冒藍火的加特林 穿成惡毒女配她隻想暴富 大唐:開局曝光私生子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