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進城(2 / 2)

加入書籤

即使想出遠門兒,開的路引上寫上的也隻不過是一個陸顧氏。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這就是她必須接受的現實。

一個女人家要是自己跑出去,雖然她35歲了。

已經在這個年代被稱作老婦,可是說不準,還真有人販子把她賣到了某些勾欄之處。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現有的條件,讓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得到保障。

這是顧春華痛定思痛之後,各種想法萌生都被掐滅之後,選定了一條路。

這個家裡她最大,她說了算,她是老祖宗。

而這個年代一句不孝壓死人。

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婦兒都得老老實實聽她的話。

陸家的所有子子孫孫都得聽她這個老祖宗的話,在這個家裡可謂是一言九鼎。

雖然說三個兒子是有點兒廢物點心,可是她既然用了原主的身體,替原主好好教導三個兒子。

在這個家裡發揚光大,把三個兒子都培養成了人才,自己也在後麵吃香的喝辣的,躺贏做鹹魚,走上人生巔峰,其實也不錯。

不用她拋頭露麵,依然可以做成想做的所有事情,兒子兒媳婦都得聽她的。

這生活還不夠好嗎?

這也是顧春華安心的在這個家裡操心生計問題的原因。

扔下老三。

他們娘兒四個一路走到了縣城。

牛車,馬車?

不好意思,坐不起。

能省一文是一文。

顧春華知道自己兜裡隻有四兩五百文錢的銀子,買糧食恐怕都不夠他們這一大家子吃幾個月下來。

必須開源節流。

顧春華為啥不利用無人超市?

是因為無人超市的代價也很大。

幾百斤的乾草割下來,也就換幾個饅頭,總不能一家人天天就靠著割草換幾個饅頭為生。

這也不是人生目標啊?

最快捷的發家致富路肯定是得做點生意,弄幾畝良田。

這也是顧春華非要到縣城來瞧一瞧的目的,一方麵是要買糧食,另外一方麵自然是要弄清楚方向。

縣城算是周邊最繁華的一個地方,看看縣城裡的人們到底做的都是什麼生意。

她會的東西不少,可是把會的知識轉化成銀子也需要動腦筋。

婆媳四個來到了縣城。

一路上劉氏話就沒停,看起來老大的這個媳婦兒劉氏就是個話嘮。

話嘮不說,話裡行間能夠聽出來還是一個小心眼兒斤斤計較的女人。

大概是因為這一次家裡傾家盪產的事情,是自己男人作出來的。

她才沒有任何抱怨的理由,隻能在婆婆麵前逢低作小。

要是這事兒是老三和老二作出來的,估扌莫著這個劉氏能跳起腳來,跟婆婆據理力爭。

看起來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沒看見在婆婆跟前討好賣乖。

可是明裡暗裡的貶低老二媳婦兒李氏。

李氏這個兒媳婦兒是他們家撿的一個孤兒當做了童養媳,這麼多年算得上是在陸家長大的。

自小和老二一塊兒長大,青梅竹馬,到了成年之後,顧春華覺得能省了娶兒媳婦兒的聘禮自然就給她和老二成了親。

劉氏那是明媒正娶花了聘禮娶進門的,劉氏自然覺得她跟李氏的身份地位不一樣,更得婆婆看重。

處處欺負老二媳婦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撿個魔女闖江湖 苟在禦獸宗養馬 提燈驅邪人 三國:呂布小舅子,開局坑了曹操 赤俠 朱門寒貴 林沖水滸 重生七零,帶著百億醫療空間報效祖國 龍王令 重生1998之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