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回 宋徽宗無奈梁山,童樞密欲剿林沖(2 / 2)

加入書籤

樞密使童貫受了天子統軍大元帥之職,徑到樞密院中,便發調兵符驗,調西軍精銳馬軍五萬;要撥東京管下八路軍州各起軍一萬,就差本處兵馬都監統率;又於京師禦林軍內選點二萬,守護中軍,徽宗另遣禦林軍精銳一萬,專護三皇子趙楷。樞密院下一應事務,盡委副樞密使掌管。禦營中選兩員良將,為左羽右翼。號令已定,不旬日間,諸事完備。宋徽宗又遣宿元景宿太尉為參議,隨軍出征。

那西軍五萬,由姚平仲、折彥質、劉光世領軍。

那八路軍馬乃是:睢州兵馬都監叚鵬舉、鄭州兵馬都監陳翥、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許州兵馬都監李明、鄧州兵馬都監王義、洳州兵馬都監馬萬裡、嵩州兵馬都監周信,共計八萬。

禦營中選良將三員為中軍,禦前飛龍大將酆美和禦前飛虎大將畢勝,還有飛彪大將張彪領軍專護趙楷,中軍共三萬。

另外,跟著高俅剿梁山敗北的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還有被梁山俘虜又放回的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領著五萬餘殘兵敗將,困守濟州城。

官軍共是二十一萬餘人,號稱三十萬大軍,童貫為帥,趙楷為監軍,於重和二年(1119)春,來犯梁山。

童貫掌握中軍為主帥,號令大小三軍齊備,武庫撥降軍器,選定吉日出師,朝廷著仰中書省一麵賞軍。且說童貫已領眾將,次日先驅軍馬出城,然後拜辭天子,飛身上馬,出這新曹門,來五裡短亭,楊戩楊太尉等朝廷眾官,先在那裡等候送行。楊戩也是個太監,他和童貫兩人,乃是宋徽宗最寵信的兩個太監,也是北宋末年,權勢最大的兩個太監。

楊太尉執盞

與童貫道:「樞相素讀兵書,深知韜略,剿擒此寇,易如反掌。爭奈此賊潛伏水泊,地利未便。樞相到彼,必有良策。」

童貫道:「下官到彼,見機而作,自有法度。」

眾人拜別,大小三軍,一齊進發,各隨隊伍,甚是嚴整。前軍西軍五萬,先鋒總領行軍;後軍二隊,合後將軍監督;左右六路軍馬,羽翼旗牌催督;童貫鎮握中軍,總統馬,步禦林軍三萬,都是禦營選揀的人。童貫執鞭,指點軍兵進發。怎見得軍容整肅,但見:

兵分十隊,旗列五方。綠沉鎗、點鋼鎗、鴉角鎗,布遍野光芒;青龍刀、偃月刀、雁翎刀,生滿天殺氣。雀畫弓、鐵胎弓、寶雕弓,對插飛魚袋內;射虎箭、狼牙箭、柳葉箭,齊攢獅子壺中。樺車弩、漆抹弩、腳登弩,排滿前軍;開山斧、偃月斧、宣花斧,緊隨中隊。竹節鞭、虎眼鞭、水磨鞭,齊懸在肘上;流星錘、雞心錘、飛抓錘,各帶在身邊。方天戟,豹尾翩翻;丈八矛,珠纏錯落。龍文劍掣一汪秋水,虎頭牌畫幾縷春雲。先鋒猛勇,領拔山開路之精兵;元帥英雄,統喝水斷橋之壯士。左統軍、右統軍,恢弘膽略;遠哨馬,近哨馬,馳騁威風。震天鼙鼓搖山嶽,映日旌旗避鬼神。

當日童貫離了東京、迤邐前進,不數日,已到濟州界分。太守張叔夜出城迎接,大軍屯住城外。隻見童貫引輕騎入城,至州衙前下馬。張叔夜邀請至堂上,拜罷起居已了,侍立在麵前。

童樞密道:「水窪草賊,殺害良民,邀劫商旅,造惡非止一端。往往剿捕,蓋為不得其人,致容滋蔓。吾今統率大軍十萬,戰將百員,刻日要掃清山寨,擒拿眾賊,以安兆民。」

張叔夜答道:「樞相在上,此寇潛伏水泊,雖然是山林狂寇,中間多有智謀勇烈之士。樞相勿以怒氣自激,引軍長驅,必用良謀,可成功績。」

童貫聽了大怒,罵道:「都似你這等懦弱匹夫,畏刀避劍,貪生怕死,誤了國家大事,以致養成賊勢。吾今到此,有何懼哉!」

張叔夜那裡再敢言語,且備酒食供送。

童貫要立威,便叫左右拿下被梁山釋放的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三人,喝罵道:「而等三人,昏庸無能,喪師辱國,貪生怕死,苟且活命!本該將而立斬祭旗,念有國家法度,且叫爾多活幾日,送去東京,叫樞密院和大理寺定罪!」言罷令人將三人褪去官服盔甲,押上囚車,送去東京。除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還自領本部,其他四萬多前者跟著高俅的各節度使手下殘兵,皆交給劉光世暫領。

又下令征用周邊各州軍兵民夫工匠,包括濟州、鄆州、濮州、兗州、齊州、單州、廣濟等地,供應和運送糧草軍需。

童貫請三皇子趙楷留守濟州,張彪的一萬禦林軍也隨趙楷留下。童貫隨即令洳州兵馬都監馬萬裡和嵩州兵馬都監周信領軍留守濟州,自領其餘六路軍州六萬及禦林軍二萬並王煥軍一萬為中軍,令西軍五萬為前鋒,劉光世領軍四萬多為後軍。次日驅領大軍,開赴梁山泊東北之山前大路左近下寨。

欲知梁山如何應對童貫,且聽下回分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帶著百億醫療空間報效祖國 龍王令 重生1998之大時代 替嫁後,洛爺的小作精她野翻了 從黑魂開始的遊戲巡禮 在港綜裡浪 全民融靈:開局融合炎帝之靈 天域神座 故縱 致十五年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