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吉力吉思尋祖根,林沖厚待拖吉思(1 / 2)

加入書籤

吉力吉思這個部落群,一直遊牧於謙河(葉塞尼河)中上遊,前唐時叫黠戛斯(Xia Jia Si,夏佳斯),再往前可追溯至匈奴時期的堅昆部落,而堅昆部落的起始首領,是個漢人,叫李陵。

李陵,字少卿,隴西成紀(甘肅秦安)人,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長孫。擅長騎射,愛護士卒。初以祖勛,授予侍中、建章宮監,遷騎都尉。天漢二年(前99年),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8天8夜的激戰,共斬殺匈奴騎二萬多。最終,李陵因寡不敵眾,矢盡糧絕,無奈之下投降了匈奴!。暴虐的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夷滅李陵三族,致使其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

滅門之痛,使李陵決意留在匈奴。匈奴單於對李陵十分重視,不僅把女兒嫁給了他,還封他做了右校王,堅昆部落首領,也稱堅昆國主。李陵要的封地,是草原西北遠方的謙河(葉尼塞河)中上遊,封國在此,就不用直麵昔日的同胞了。也因為此地比較貧瘠,少有其他部落垂涎爭奪,李陵及其部屬還有部落的後代,就一代一代地生活在這裡。堅昆部落,唐時發展成黠戛斯部落族群,宋後又稱吉力吉思。

黠戛斯/吉力吉思這個遊牧民族很特殊,它是草原上唯一一個從心眼裡要跟中原王朝保持友好關係甚至想回歸華夏的遊牧民族,原因是它的中上層多是李陵及其部屬的後代。李陵臨死之前,哀歌雲:「走過萬裡行程啊穿過了沙漠,為君王帶兵啊奮戰匈奴。歸路斷絕啊刀箭毀壞,兵士們全部死亡啊我的名聲已敗壞。老母已死,雖想報恩何處歸!」他囑咐後人:不要忘記漢家根本,終有一日回歸華夏。

黠戛斯/吉力吉思部落一直沒有忘記李陵的囑咐,上層中一直有人傳承漢言,部落裡也一直有從南麵部落買來的漢人奴隸教漢言。拖吉思是當下首領德安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就學漢言。

前唐太宗時期(648),黠戛斯的朝貢團,來到唐朝朝貢。和其他朝貢團不一樣的是,這一支朝貢團,還有一個「認親」的重任。原因很簡單,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代,和李唐是同宗。而且李世民認可了。

對於黠戛斯的請求歸屬唐朝和「認祖歸宗」的要求,唐太宗非常高興,既是親戚,又很「識相」,所以李世民也給麵子,就在黠戛斯轄地設立了堅昆都督府,給予了大量賞賜和優待。在此後的百餘年之中,黠戛斯一直同唐朝為最信任的藩國,甚至多次參與唐朝對突厥的軍事行動。唐玄宗曾在《征突厥製》詔書中稱贊黠戛斯軍隊「弧矢之利,所向無前」。

唐朝安史之亂,回紇人突襲黠戛斯人,黠戛斯人慘敗,「自是不能通中國」。然而,黠戛斯人並未由此沒落,而是勵精圖治,一直致力於復興!唐文宗開城五年(840),黠戛斯人擊敗了回紇,一統漠北西部。李陵橫掃漠北的夢想,竟然在900年由後人之後實現了!

不過黠戛斯一統漠北,唐朝卻衰弱了,兩邊形不成合力。很快在契丹和其他草原部落的打擊下,黠戛斯退回了謙河(葉尼塞河)中上遊。直到聽說金國滅遼,大華滅金,大華軍殺到了漠北,便匆匆趕來覲見。

拖吉思漢言發音怪異,磕磕碰碰,但大致意思還是在的。林沖等聽完了不由動容,這是流落在外千年卻一直心在故國的遊子啊!

林沖扶起拖吉思,卻聽見「呲」地一聲輕響,拖吉思的袖子掉下來一截。拖吉思忙道:「皇上請恕小臣失禮,這朝服的製式是四百多年前唐朝皇上賞賜的。我族內每隔二十年便照樣做一件新的,小臣身上這件,乃是十多年前做的,已經有點風化了。」

林沖點點頭,對內侍道:「將朕的衣服拿一件來給拖吉思愛卿換上。」

內侍帶著拖吉思去沐浴更衣,林沖便冊封塔塔兒部、克烈部、乃蠻部、斡亦剌部、蔑爾乞部首領為「汗」,按照功勞多少和部落大小,分別賞賜茶酒綢緞。又下旨開了三個交易市口,供草原部落前來交易。

林沖令晁蓋與盧俊義陪同他們去飲宴。

此時禮部崔靖匆匆而來,輕聲向林沖秉道:「黠戛斯/吉力吉思這個部落,前唐史料確有記載,拖吉思講得大致不差。不過前宋史料中,就沒有吉力吉思的蹤跡。」

丞相胡銓道:「有宋一朝,最北還不到燕雲,如何能聯通吉力吉思這個位於極西北方的部落?」

崔靖又道:「吉力吉思要認宗華夏,並非隻有李陵這個因素。吉力吉思舊屬匈奴,而匈奴之源有一說是夏桀偏妃生的兒子叫淳維,夏亡後,夏桀數子分逃,有二子西來,有一子北去,曰三夏奔亡。其中北去的一子,便是這個淳維。」

許貫忠道:「草原上,女人孩子都是財產,誰搶到歸誰,男人也不計較女人肚子裡是誰的種。遊牧民族,血統觀念極弱,一代一代的人口繁衍,一靠吞並二靠搶。所以不用在乎匈奴是否淳維後人,吉力吉思部落到底有多少李陵及其部屬血脈,最重要的是,吉力吉思一直自認漢脈,親近華夏。」

吳用搖動羽扇道:「皇上的最終目標是整個草原,直到極北,吉力吉思有大用;這個拖吉思看起來對華夏甚是仰慕,得好好用他。」

魯智深道:「若吉力吉思確實心向華夏,對我大華軍在草原上的行動力,那是巨大幫助。先讓他們派人到大同的黃埔軍校馬校當教官,還可從這個部落招些騎兵。眼下我軍的騎兵裡,契丹人和草原部落人太多。」

大華軍有十萬左右騎兵,四成漢人四成契丹人二成草原部落的。沒有契丹人和草原部落騎兵,大華軍是無法深入漠北的。

林沖點點頭:「吉力吉思部落來的,可以頂替契丹人和其他部落,但還是要加強漢人騎兵的培訓。盡快讓騎兵中漢人不低於五成,吉力吉思可以一二成,剩下的才用契丹人和其他草原部落。」

許貫忠道:「吉力吉思來投,對大華朝是件大好事,不但可緩解騎兵問題,更重要的是,整個部落可以作為大華朝在草原的手臂。但臣以為此事不可光聽拖吉思之言,微臣請去吉力吉思部落出使,一看吉力吉思是否如拖吉思所言那麼欽慕華夏,二看拖吉思的父汗和兄弟們是什麼心思。」

林沖忙點頭:「軍師所言極是,我們也別高興得太早了。隻是吉力吉思方位偏遠,出使必然辛苦危險,不如另派人為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帶著百億醫療空間報效祖國 龍王令 重生1998之大時代 替嫁後,洛爺的小作精她野翻了 從黑魂開始的遊戲巡禮 在港綜裡浪 全民融靈:開局融合炎帝之靈 天域神座 故縱 致十五年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