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林沖叫停攻印度,東西羅馬齊訪華(1 / 2)

加入書籤

林沖否決了攻擊朱羅國的動議,雖然印度也是林沖擴張的目標,並且是就要實施的目標。

從大華朝前身登州節度使府起,大華朝從未停止過對外擴張,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從未去融合過超過千萬的異族。那些新拓地區,經過戰亂和大華軍征剿,活下來被大華朝接受為大華國國民的土著,契丹人一百多萬還有不少漢化的;高麗土著人口一百多萬;日本土著人口一百多萬;琉球、台灣、瓊州等島嶼土著人口皆為數萬;西夏土著十數萬;吐蕃人不到百萬;安南土著數十萬;占城土著數十萬;真臘土著近百萬;蒲甘土著一百多萬;呂宋路土著數萬;南洋路含錫蘭土著近百萬;漠南漠北西域留在大華朝的遊牧總人口不到百萬,稀裡嘩啦這些地方全部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萬,與漢人人口相比,百分比是個位數的。大華朝漢人一億多,加上大華朝的家庭法鼓勵漢族多娶多生,逐步融合同化異族是有人口保障的。畢竟這個年代的漢人,不會蠢到自己閹割自己,去搞計劃生譽。

但印度就不一樣,印度此時人口就已經有七八千萬,差不多是大華朝的一半,這個就難辦了。一滴墨水滴入河中沒問題,但一湖墨水會給整條河染色。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林沖,也不願意殺減這麼多人。因此如何蠶食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逼印度土著們逃去其它地方,反正印度人的生存能力是剛剛的。

林沖想為華夏後人占領中東產油區,這印度杵在當中,是個麻煩,還是要吞並的。但林沖的計劃不是由南向北,那樣會把印度人趕向北麵,那裡周邊現在全是大華國的疆域;林沖要由北向南吞並印度,也希望更多的印度人向南,出海逃去非洲和澳洲等地。

朱羅國位於印度次大陸南部,幾乎占據了印度的半壁江山,人口有二三千萬,軍事力量不弱。林沖也不想大華軍沒有周密準備就陷進去。

林沖令嶽飛迅速返師明永路(緬甸),攻擊印度東北;又將曹正第九軍派去增強南部軍區軍力叫。另外叫青眼虎李雲接任了朱武的南洋路路長,令朱武為攻擊印度的總軍師。林沖將張憲第一軍劃入韓世忠的西部戰區,令韓世忠攻擊印度西北。這是蠶食印度的第一步,目標是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將西部戰區與南部戰區連在一起,並要開始修建從安西路經印度北部、明永路(緬甸)、雲南路,直至廣東路的大乾線。

處理完了南部戰區的軍報,正好第二撥遠方的使者來了,這是來自東羅馬帝國,後世人也稱拜占庭帝國的使節。

東羅馬帝國本為羅馬帝國的東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與西羅馬帝國分裂後,更逐漸發展為以希臘文化、希臘語和及後的東正教為立國基礎,希臘為拜占庭帝國的核心組成部分,塑造了現代希臘的文化認同,並將希臘傳統傳播至正教世界。事實上在這個年代,有人稱帝國為羅馬-希臘帝國,無人稱其為拜占庭帝國。

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也就是林沖穿前史上,後來曾為土耳其首都的伊斯坦布爾,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座世界名城,到這個時候,還和土耳其、突厥、箐教沒有任何關係,此處唏噓一下。

東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候,應該是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那時其疆域包括巴爾乾半島、小亞細亞(土耳其)、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約旦、伊拉克、伊朗西部中部、及外高加索(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車臣、以及臨近的俄羅斯區域。)的一部分。在非洲,占領了北非大部;在西歐,占領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從地中海這一圈沿岸來說,除了法國到西班牙東北一段海岸線,其他的地中海海岸線,幾乎全在東羅馬帝國手中。

隨後東羅馬帝國的控製範圍漸趨縮小,失去了意大利大部、西班牙、北非大部,羅馬教廷乘機脫離東羅馬帝國而自立教皇國。

在亞洲,東羅馬帝國與大食帝國、塞爾柱帝國等箐教勢力長期對峙對抗對戰,疆域線時東時西。就大趨勢而言,東西皆敵的東羅馬帝國,是在走下坡路,不單丟了黎凡特等地,緊靠君士坦丁堡的小亞細亞,也被塞爾柱人奪走,立起了羅姆蘇丹國。便是十字軍東征的勝果,也多被羅馬教皇和西方勢力占據。

教皇國和西歐各國算一撥;東羅馬帝國算一撥;大食塞爾柱等箐教勢力算一撥,有些像三國,東羅馬為蜀;教皇國為吳;箐教為魏,三家之間互毆互聯,甚是紛亂。

大華軍在撒馬爾罕大敗塞爾柱,西進至西海,三家都意識到:第四家加入亂局了。

塞爾柱已經求過和了,眼下忙於整頓內務,一時顧不上再與大華朝勾連。教皇國和東羅馬就坐不住了,先後派使節來拜見林沖,要和大華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嗯,那時叫聯盟。

東羅馬在位皇帝是約翰二世,他派出了自己的堂弟科穆寧前來大華朝。科穆寧出發的時間和教廷使節克萊芒差不多,但因為距離遠,比克萊芒晚了幾天出直布羅陀海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帶著百億醫療空間報效祖國 龍王令 重生1998之大時代 替嫁後,洛爺的小作精她野翻了 從黑魂開始的遊戲巡禮 在港綜裡浪 全民融靈:開局融合炎帝之靈 天域神座 故縱 致十五年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