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終章(1 / 2)

加入書籤

鎮國公成了鎮北王,這件事在整個景朝都引起了轟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被人熱議著。

有身居京城位高權重的明眼人,自然能夠看得出來,景文帝之所以下了這樣一道旨意,也隻是因為騎虎難下,但在普通百姓看來,這卻無疑是景文帝對薑珩這些年來立下的功勞的肯定。

鎮國公立功無數,就算被封了王,那也是能當得起的!

正因如此,在普通百姓眼裡,景文帝和薑珩,這對君臣一個是忠臣良將,一個是慧眼識才的明君,互相之間相處得再是融洽不過了。

鎮國公,不,如今是鎮北王了,本就鎮守在邊關二十餘年,如今邊城成了鎮北王的封地,這自然又再給鎮北王增加了一個絕不會讓外敵踏進景朝國土一步的理由。

景朝的百姓,因著如此,竟是又平添了許多的信心,哪怕北蠻還未被擊退,卻都覺得這也隻不過是時間的事。

一時之間,民間對於景朝將會迎來勝利一事,竟是有著空前的肯定。

從這一方麵來說,這也是好事。

隻不過……

那些當事人,他們心中到底是怎樣想的,那就隻有他們自己才知曉了。

而就如百姓們所希望看到的那般,鎮北王薑珩也確實勢如破竹的奇襲了北蠻大軍的大後方,將北蠻人的糧草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直接斷了北蠻人的補給,也斷了他們的後路。

再之後,薑珩帶著將士們不僅抵擋住了北蠻人破釜沉舟之下的進攻,還將北蠻人打得七零八落,潰敗而逃。

至此,北蠻再不能成為景朝的禍患。

而這,也隻不過是衛芙抵達邊關之後幾個月之內的事。

雖然鎮北王薑珩平定了北蠻之患,但許多明眼人卻都知道,鎮北王府接下來的日子,隻怕是不怎麼好過了。

邊城被景文帝劃給了薑珩作為封地,但除了拿到這麼一塊封地之外,薑珩卻是需要自己提供邊關大軍的軍餉。

不得不說,景文帝縱是不得已之下做了封薑珩為王的決定,但其中的算計,卻也是再明白不過的。

邊關並不富庶,薑珩這個鎮北王能收到的稅賦自然也極其有限,僅憑著稅賦,甚至連邊關大軍的軍餉都有所不足,想要讓邊關駐守的大軍不餓肚子,隻這件事怕就讓薑珩得愁白了頭了。

就算薑珩想盡了辦法湊足了軍餉,可想而知,他手裡也絕對剩不下什麼銀子。

如此一來,景文帝當然也就不用擔心薑珩會有不臣之心了。

想要謀反,那也是需要有大筆銀子支撐的。

舍出去一個邊城,卻讓景朝多了一道抵禦外敵的屏障,隻要這道屏障在,景朝就幾乎不用再擔心會有外敵入侵,這樣一算,倒也不虧。

景文帝覺得,薑珩縱然在戰場上戰無不勝,但想要籌到足夠發餉銀的銀子,隻這一件事就一定讓他愁得沒辦法去想別的事。

不僅景文帝這樣以為,那些將景文帝的心思看得清楚明白的朝中重臣們,也都是一樣的想法。

但是……

事實很快就讓他們意外了。

誰也沒想到,薑珩壓根兒就沒有管這一攤子事,而是直接將與銀子有關的事,都推到了鎮北王妃那裡去。

在薑珩帶著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將士們重新開墾荒田的時候,衛芙的動作同樣不少。

邊關駐紮著十萬大軍,這麼多的將士都用來開墾荒田,效率那自然是不用說的,而開墾出來的這麼多荒田,除了邊關將士會種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卻是分給了籍貫是邊城的百姓。

對於邊城百姓來說,這無異於是天上掉餡兒餅的事了。

從前的邊關常年處於戰亂之中,許多百姓生活在這裡都提心吊膽的,有些膽小又有後路的,早早的就離開了邊城,所以城中常年定居的百姓是極少的。

而這些百姓,之所以不離開,不是因為故土難離,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地方可以去,而每天都是生活在這樣的提心吊膽之中,這些百姓就算有田地,也不可能侍弄得有多認真。

畢竟,擔心自己沒命都來不及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

邊城成了鎮北王的封地,鎮北王一家都在這裡紮根了,這給了邊城的百姓們空前的信心,再加上北蠻被薑珩帶著大軍飛速的鎮壓下來,而其他的蠻夷小國,見著西夷和北蠻相繼敗退而回,就算有心入侵,那也得掂量一下是不是景朝,是不是薑珩的對手。

如此一來,這些蠻夷小國再入侵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小了。

邊城,竟是呈現出了安寧之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有邊關駐軍開墾好的良田種,百姓們又如何可能不願意呢?

不過,邊城的百姓畢竟少,而邊城外的荒田又太多,就算城中百姓每家每戶都分到了田地,但仍有大量開墾好的良田無人栽種。

邊關大軍最要緊的仍是防備外敵,不可能分出大量的人手在種地上,畢竟有著魏長征的前車之鑒在,薑珩怎麼也不可能犯下這樣的錯。

但很快,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邊城的人少,那就讓別處的百姓過來落戶便是。

薑珩直接對外發言,若有百姓願意落戶邊城,每一戶都可以分到幾畝良田。

這樣的消息傳出去之後,自然有的是人拖家帶口的往邊城趕。

這年頭多的是家中沒有田地,隻能給人做佃戶,辛苦一年都未必能吃口飽飯的人,如今有這樣的好事,隻要在邊城落戶就能直接分到良田,這些百姓又哪裡有不樂意的?

若說從前,對於要來邊城定居,也許還有人有許多的疑慮,但如今,邊城都成了鎮北王的封地,鎮北王更是景朝的戰神,有鎮北王在,又何需再擔心邊城會被外敵攻破?

於是,在薑珩的一紙宣言之下,無數的百姓從景朝各處趕來。

很快,原本無人耕種的田地,就都分到了落戶的百姓手裡去。

眼見邊城的百姓們竟然有這樣的待遇,景朝別處的百姓自然也都心思浮動,這凡事都怕比較,邊城的百姓什麼也不做就能分得良田,這讓人如何能不羨慕?

羨慕之餘,許多人甚至在想,既然邊城的百姓能如此,那他們……

察覺到百姓們居然有了這樣的心思,景朝各地的權貴都憤怒不已。

要知道,如今的田地大多都集中在權貴手裡,哪個大家族手裡不是捏著大量的田地,而如今,那些權貴眼裡的泥腿子們,居然肖想著他們的產業,這讓這些權貴都有種利益被觸犯的危機感。

一時之間,各地的折子紛紛遞往京城,都是控訴鎮北王薑珩肆意妄為的。

在這些人想來,若不是鎮北王開了這個頭,也不會讓百姓們有這樣的妄想,如若不能將這些妄想壓下去,指不定會出大事!

為此,景文帝還派了人前往邊關。

不過……

京城來人的確邊關之後,並沒有見到薑珩,隻見到了衛芙。

無視天使的不滿,衛芙直接帶著人到王府的府庫去看了看,指著那空得都可以跑耗子的府庫就是一通哭窮。

大意就是,朝廷也就封了這麼個鎮北王的名頭,既不給俸祿,又不發軍餉,隻指著那麼點稅賦就要負擔邊關十萬大軍的嚼用,以及整個封地的各項開支,鎮北王府都快揭不開鍋了!

用田地來吸引百姓落戶,那也是無奈之舉,誰叫邊城隻有那麼點人,就靠著這麼點人,又能收到多少稅賦?

甚至,衛芙還一邊哭訴著一邊表示,她這次要隨著天使一起入京,向聖主和皇後娘娘好好哭一哭鎮北王府的處境艱難呢!

直將京中來人哭得落荒而逃。

畢竟……

衛芙說的可一點都沒錯,朝廷什麼都不給,這本就是在為難人。

既是如此,鎮北王府就算行事有些偏差,那不也是給逼的?

而這其中的詳情,是絕對不能被普通百姓知曉的,若是讓百姓們知道了,他們以為的君臣和睦,其實隻不過是一個假象,那許多百姓隻怕會憤怒得跳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巫師降臨諸天 三國之神將降臨 修仙之女配悠然 奧術武裝 銀鴉之主 明鹿鼎記 隨身山海世界 影後的嘴開過光 一九八一年 舊日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