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4 韋公爺連夜拜見林小玉】(1 / 2)

加入書籤

「多謝毛帥美意。」韋寶當即道:「我也不可能拿到毛帥的控製權,朝廷不允許。毛帥底下人跟慣了毛帥,也不會服氣我。就算毛帥公開說我是你女婿也沒有用。別說女婿,他們服的是你,你就算說我是你兒子都沒用。」

毛文龍笑著點點頭,韋寶看事情總是這麼清楚,而且說話也很直接,很對毛文龍的脾氣。

「你想讓我幫你打建奴,我沒二話,隻是你要設法給我一些糧食,而且,你不能讓我一個人打,你得從朝鮮抽調一些人馬配合我們行動。還有,你得說清楚打到什麼地步位置,我們最多能打一打建奴的牛毛寨和老寨,再遠就無能為力了,打老寨,也頂多是在外圍騒擾一番而已。」

韋寶沒有提這個話題,毛文龍倒是精明的很,主動提了出來。

其實韋寶想過,到底是讓毛文龍去打,還是讓朝鮮的兵馬去打。

其實,如果出錢讓毛文龍打,不如從朝鮮方麵調撥幾千警備司令部部隊去騒擾建奴後方,否則不容易算賬。

本來韋寶是想占毛文龍便宜來著。

毛文龍笑道:「我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你想讓我出兵,你啥都不出,光得好處,我沒啥,我把銀子都全給你了之後,我手頭頂多還有五六十萬兩現銀。我可以什麼都不要,但我底下人是會算賬的,你若不出糧食,他們決計不願意,就是朝廷讓我們打仗,事先也得送來充足的糧草。」

規矩韋寶都懂,韋寶點了點頭:「請毛帥放心,我讓你做多少事,就會出多少糧食,絕對不會比朝廷拿的少。我完全可以直接單獨對付建奴,我主要不想擴大事態,徒然消耗戰力。如果你們與我聯合出兵,能讓努爾哈赤看到我們的團結,他才會害怕。」

毛文龍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小寶你不想和建奴死磕,這麼想是對的,建奴擅長騎射,要是沒完沒了的死磕,誰也討不了好,除非有能力滅了建奴。」

「就算有能力,我多半也不會滅了建奴。」韋寶笑道:「他們也是人,也隻是為了活命,打服了,和滅了,這是兩碼事,可能花五百萬兩就能把對方打服了,但想滅了對方,可能花五千萬兩也未必能辦到,那是何苦呢?」

「說的不錯,朝廷要是有你這個想法,北方早就太平了!現在好了,陛下這麼信任你,爹相信,不出三年,遼事一定能平穩!建奴服了以後,會恢復到李成梁時期,老老實實的,不敢侵犯大明疆域。」毛文龍道。

「他們現在的地盤,就是我大明疆域!」韋寶糾正道:「我隻需要你攻下牛毛寨,以後,你最好將鎮守之地放在牛毛寨,放在皮島太不好聽了。別人提起你,都是說皮島毛文龍,要是說牛毛寨毛文龍,則威風的多。我希望你發兵三萬,我會讓朝鮮方麵全力做好你們的後勤保障!他們就不要出兵了,否則兩支兵馬不好統屬。」

毛文龍苦笑一下,這才知道韋寶讓自己發兵的範圍和力度,點頭道:「你想的很周到,出兵三萬沒有問題,我一定派出最精銳的兵馬,但我不見得能攻下牛毛寨啊,而且攻下了,我也一定守不住的。」

「毛帥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實力,而且,我會聯絡察哈爾部和科爾沁右翼部落,從正麵對建奴壓迫,到時候,你的後方壓力很小,絕對打的下來。至於打下來以後的防守,你更不用擔心,我讓人多送一些地雷給你,你隻要不打算和後金來往,他們想把牛毛寨拿回去,非常困難。」韋寶道。

「你有本事讓察哈爾部和科爾沁右翼聽你的?察哈爾部的林丹汗非常傲慢,一向以成吉思汗的正統繼承人自居,認為自己是草原的主人,多次襲擊我大明北部。而科爾沁右翼已經歸順了金人,怎麼會聽你的?」毛文龍奇道。

「這你放心,我自然有辦法,我正麵和你後方同時開打,兩路一壓,一定迫使努爾哈赤就範!」韋寶信心十足的道。

「好吧,到時候我等你消息,你先把眼前的事情辦成吧。」毛文龍道。

韋寶微微一笑,知道毛文龍指的是趙金鳳認爹的事情,點了點頭。

「對了,還有,你要小心魏忠賢,我在朝廷是有耳目的,我聽說現在魏忠賢很看不慣你,你可得當心,這些閹豎,一個個心狠手辣,什麼都做的出來!」毛文龍想起一事,提醒道。

韋寶嘆口氣:「我知道,我會小心的。」

「不是你小心的問題,你要麼就和魏忠賢抱持好關係,要麼就反魏忠賢,到了你現在的聲勢,你沒有辦法抱持中立的,明白嗎?」毛文龍見韋寶似乎沒當回事,著急的提醒道。

「反是反不動魏忠賢了,皇帝很信任魏忠賢,而且魏忠賢的勢力在宦官中間盤根錯節,皇帝也不可能把身邊的太監都換了。」韋寶道:「這都是大明的運作模式決定的,誰來也沒有辦法。但我也不能投靠魏忠賢,否則等將來皇位換了人,東林黨重新得勢,我得跟著倒黴。」

因為將毛文龍當成了自己人,韋寶也沒有什麼不好談的,索性將這些秘密想法告訴了毛文龍。

朱元璋廢除宰相,確實使得皇權得到了加強。但也給皇帝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正所謂「內外諸司皆鹹決於上」,使得整個帝國的運轉全都依靠皇帝一人來控製。

朱元璋是個典型的「勞模」,他雖有些冷酷嚴苛,但對於治國理政,可謂矜矜業業。

他每日「眛爽臨朝,日晏忘餐」,在洪武十七年,曾八天內處理大事三千二百九十一件,每天平均要處理四百多件,確實配得上勞模這一稱號。

作為開國之君的朱元璋似乎忽略了一些事情。他所開創的朝廷運轉體製,皇帝每日的工作量是按照他勤於政務的工作態度。

按照他理政的才能和自身的意誌品格來設定的。

他的子孫雖然日後也姓朱,但這種能力和品格是不能遺傳的。

歷史表明,一個王朝越是到最後,成長於深宮之中的皇帝往往是有些退化的。

並且廢除宰相後,皇權至高無上。

如果君主昏聵無能,荒怠朝政,很難有一股力量給予糾正。

因此,明太祖雖然嚴禁宦官乾政。

但明朝宦官勢力的崛起,恰恰是在洪武朝便埋下了隱患。

明太祖駕崩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朱允炆是一位受到過良好儒家教育的君主。

其為人溫文爾雅,頗有仁君之容。

因此,他對於宦官的態度也是和正統儒家的觀點,和他的祖父一樣,認為宦官隻是下人,必須要嚴加管束。

但在靖難之役中,在建文帝身邊備受管束的宦官成為了朱棣的情報來源。

朱棣因此掌握了京城的虛實,方才一舉成功。

而朱棣原本王府中的宦官們也多隨他一同參戰,並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等到朱棣登上了皇位後,便認為宦官們忠於自己,將其視為心腹,對宦官也多加委任,如監軍、出使等職。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對大臣們進行監視,明成祖時設立東廠,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掌握。

東廠的設立,標誌著明朝宦官勢力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為明朝宦官問題的開端。

朱元璋以自身為標準所設立的這一套體製,在朱棣以後的明朝皇帝身上開始難以運行起來。

首先,廢除宰相,權力開始歸於內閣,內閣在處理朝廷大事時,是通過票擬製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隨身山海世界 影後的嘴開過光 一九八一年 舊日學霸 洪流之歌 大唐第一長子 影視獵魔人 新順1730 盛夏的藍 變身榮耀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