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春晚餘波(2 / 2)

加入書籤

1993年1月24日,《華國人民報》在第二版要聞刊發了評論員文章《今年春晚不一般》。文章贊揚了雞年春晚的各種創新舉措,尤其點名表演了《一起向未來》合唱節目,稱其不但唱出了奧運精神、好客精神、團結精神,所倡導「全球人民共謀發展」的口號也很值得帝都奧申委學習借鑒。

作為歌曲的創作者,林軒自然也被文章的作者好好的誇了一頓。如果隻有這些內容,那這篇文章也隻不過是官方對他的一次肯定罷了。真正引起風波的,是全文的最後一句話— 「據悉,林軒近兩年在米國好萊塢發展的很順利,先後主演了兩部聖誕電影,已經成為了全米家喻戶曉的童星。」

這是官方第一次對林軒在米國取得的成績做出報道。《華國人民報》發文章了,也就意味著針對林軒海外從藝的報道封鎖解禁了。

至於為什麼現在才解禁,還和林家老爺子有關。1992年10月,總設計師決定將華顧委這個臨時性機構按計劃解散掉。在此之前,很多老同誌對此很不理解。有的人建議讓華顧委再保留一屆,有的人更是認為華顧委應該成為一個常設機構。

就在這時,身為兩屆華顧委委員的林家老爺子,堅決支持總設計師的決定,並主動請辭。他當時的原話是「都七老八十的人了,不回家去看孫子,還霸著位子不走,讓後麵的人罵娘嗎?」

林家老爺子雖然職務不高,但他這一表態,很多人也隻能就驢下坡了。總設計師對此甚為滿意,他甚至在私底下調笑說道「老林有個好孫子,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就撂挑子了。你們誰要有個能在米國賺大錢的孫子,我看你們也不會婆婆媽媽的。」

有了這句話,下麵人自然知道總設計師對林老孫子的印象頗佳。但是,林軒的母親是米國華裔,誰也不敢保證,把他當正麵典型報道後,未來他會不會加入米國籍啪啪打眾人的臉。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聽過《蝴蝶泉邊》的領導建議邀請林軒參加春晚。他如果為了參加春晚,毫不猶豫的從米國回來了,那證明心還是向著華國的;如果他連春晚都懶得參加,那估計以後轉米國籍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邀請林軒參加春晚,實際上是華國官方對他的一次愛國考驗。真正操辦這事的人,就是時任華國電視台台長的楊委光,也就是張子陽所謂的「大領導」。

文章出來後,整個社會都驚詫了。一個華國的小屁孩,怎麼就成為米國家喻戶曉的童星了?每個看完文章的人,腦子裡都掛滿了問號。

媒體們更是瘋狂了。寫了一年多的稿子,終於可以發出去了。從初五開始,林軒的海外從藝經歷開始見諸於報。起初幾天,各方麵的反饋還很積極,紛紛贊嘆林軒在海外為華國爭臉了,有的人甚至把他稱為「新時代的容國團」。

然而,初九這天,《新民晚報》一則題為《四千萬的林軒,是你我一輩子都望塵莫及的》的報道,徹底讓全國人民炸了鍋。

文章除了標題有點UC體外,內容其實挺客觀的,就是說林軒主演的《小鬼當家》獲得成功後,二十世紀福克斯為了讓他出演續集,給他開出了450萬米元(約合4000萬元人民幣)的片酬。

1993年初,米元和人民幣的官方兌換比率是1:5516。這麼算下來,450萬米元隻相當於2500萬人民幣。然而,說450萬米元約合4000萬人民幣,在當時還真沒什麼毛病。

這時候,華國的外匯儲備很少,想以官方匯率兌換到米元,沒點門路是不可能的。更多的人,隻能去黑市兌換米元。在那裡,1米元換10元人民幣是很正常的事,高的時候甚至能換到13元人民幣。所以,450萬米元換4000萬人民幣,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還是說少了。

4000萬元人民幣,在1993年初的華國,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呢?1992年,華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252元,4000萬元大約相當於35550個華國人一年收入的總和。

再拿林軒家所在的江城市武昌區做個比較。根據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武昌區1990年底的人口數量是770471人,同年實現財政收入24億元。4000萬,相當於武昌區該年六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這需要約128萬人創造出來。

總之,4000萬元人民幣在1993年初,是普通華國人想都不敢想的一個天文數字。

報道出來後,林軒喜提「林四千」的新綽號。而他的名字,也比爽子早了28年,成為了華國社會的數字計量單位。「一『林』等於4000萬元,你的身家是多少分之一『林』?少於四千分之一『林』,就不要和我說話。」成為了大家用來調笑萬元戶的段子。

很快,「林軒究竟有多少錢」成為了華國老百姓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LOL:賽場隨機英雄,我全絕活 投影升級之旅 從小歡喜開始的日常 如果時光倒流 建築奇跡,從一間酒館開始! 帶著美女去異界 反派組織摸魚法則[快穿] 我帶全村脫貧致富 我在東京當劍仙 獸世毛絨絨女王萌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