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愛因斯坦(1 / 2)

加入書籤

那個介紹員說了聲:「我去看看資料再給你們詳細介紹介紹啊,現在那邊坐坐吧。」

張藝涵三人走向了介紹員所指的地方,原來是一排沙發。

沙發後麵有這一排書架,書架上各種各樣的書都有,張藝涵選了一本《愛因斯坦傳》,準備細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英語: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現代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愛因斯坦獲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33年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1940年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瑞士國籍。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逝世,享年76歲。

1999年12月,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的"世紀偉人(ersonofthecentury)"。

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幫助對抗納粹,他曾在利奧·西拉德等人的協助下曾致信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頓計劃的啟動,而二戰後他積極倡導和平、反對使用核武器,並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是批判學派科學哲學思想之集大成者和發揚光大者。

1888年(9歲),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在學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儀式,弗裡德曼是指導老師。

1889年(10歲),在醫科大學生塔爾梅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

1891年(12歲),自學歐幾裡德幾何,同時開始自學。愛因斯坦開始懷疑歐幾裡德的假定。

1892年(13歲),開始讀康德的著作。

1894年(15歲),愛因斯坦一家人移居意大利。

1895年(16歲),自學完微積分。同年,愛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失敗。愛因斯坦開始思考當一個人以光速運動時會看到什麼現象。對經典理論的內在矛盾產生困惑。

1896年(17歲),獲阿勞中學畢業證書。10月29日,愛因斯坦遷居蘇黎世並在瑞士理工學院就讀。

1899年10月19日(20歲),愛因斯坦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

1900年8月(21歲),愛因斯坦畢業於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12月完成論文《由毛細管現象得到的推論》,次年發表在萊比錫《物理學雜誌》上並入瑞士籍。

1901年3月21日(22歲),取得瑞士國籍。在這一年5-7月完成電勢差的熱力學理論的論文。

1902年6月16日(23歲),被瑞士伯爾尼專利局雇傭。

1903年(24歲),他與大學同學米列娃·瑪麗克結婚。他們結婚前就已經有了第一個孩子。

1904年(25歲)9月,由專利局的試用人員轉為正式三級技術員。

1905年(26歲)3月,發表量子論,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4月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5月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這一年因此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跡年」。

1906年(27歲)4月,晉升為專利局二級技術員。11月完成固體比熱的論文,這是關於固體的量子論的第一篇論文。

1907年(28歲)升職為專利局一級技術員。

1908年(29歲)10月,兼任伯爾尼大學特級講師。

1909年(30歲)10月,離開伯爾尼專利局,任理論物理學副教授。

1910年(31歲)10月,完成關於臨界乳光的論文。

1911年(32歲),從瑞士遷居到布拉格。

1912年(33歲),提出「光化當量」定律。

1913年(34歲),重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折疊震驚世界

1914年(35歲)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8月,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雖身居戰爭的發源地。生活在戰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戰態度。9月,愛因斯坦參與發起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在這個組織被宣布為非法、成員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轉入地下的情況下,愛因斯坦仍堅決參加這個組織的秘密活動。10月,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辯護,鼓吹德國高於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在「宣言」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麵簽了字。當征求愛因斯坦簽名時,他斷然拒絕了,而同時他卻毅然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1915年(36歲)11月,提出《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並且成功地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運動。

1916年(37歲)3月,完成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5月,提出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8月,完成《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總結量子論的發展,提出受激輻射理論。

1917年(38歲),列寧領導的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愛因斯坦非常支持這個偉大的革命,贊揚這是一次對全世界將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的社會實踐,並表示:「我尊敬列寧,因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犧牲精神,全心全意為實現社會正義而獻身的人。我並不認為他的方法是切合實際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像他這種類型的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再造者。」

愛因斯坦和他的妻子和兒子

愛因斯坦和他的妻子和兒子

1919年(40歲),愛因斯坦與米列娃離婚,同年,與表姐艾爾莎結婚。

1921年(42歲),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1月,訪問布拉格和維也納。同年1月27日在普魯士科學院作《幾何學和經驗》的報告。2月,去阿姆斯特丹參加國際工聯會議。4月5日至5月30日,為了給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的創建籌集資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訪問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巴納德勛章。在白宮受哈丁總統接見。在訪問芝加哥、波士頓和普林斯頓期間,就相對論進行了4次講學。6月,訪問英國,拜謁了牛頓墓地。

1922年(43歲)1月,完成關於統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3—4月訪問法國,努力促使法德關係正常化。發表批判馬赫哲學的談話。4月,參加國際聯盟知識界合作委員會。7月,受到被謀殺的威脅,暫離柏林。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1922年11月9日,在去日本—上海的途中,愛因斯坦通過電報知道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3年(44歲)2月2日,從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訪問,逗留12天。

1923年2月8日,成為特拉維夫市的第一個名譽公民。

愛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愛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從巴勒斯坦返回德國途中,訪問了西班牙。3月,愛因斯坦對國聯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國聯提出辭職。6—7月,幫助創建「新俄朋友協會」,並成為其執行委員會委員。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諾貝爾獎金。並講演相對論,作為對得到諾貝爾獎金的感謝。發現了康普頓效應,解決了光子概念中長期存在的矛盾。12月,第一次推測量子效應可能來自過度約束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1924年(45歲)加入柏林的猶太組織,並成為繳納會費的會員。6月,重新考慮加入國聯。12月,取得最後一個重大發現,從統計漲落的分析中得出一個波和物質締合的獨立的論證。此時,還發現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1925年(46歲)受聘為德蘇合作團體「東方文化技術協會」理事。5月—6月,去南美洲訪問。與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絕服兵役的聲明上簽字。接受科普列獎章。為希伯萊大學的董事會工作。發表《非歐幾裡德幾何和物理學》。

1926年(47歲)同海森堡討論關於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接受「皇家天文學家」的金質獎章。接受為蘇聯科學院院士。

愛因斯坦和他第二任妻子艾爾莎

愛因斯坦和他第二任妻子艾爾莎

1927年(48歲)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簽名。參加國際反帝大同盟,被選為名譽大使。10月參加第五屆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討論會,開始同哥本哈根學派就量子力學的解釋問題進行激烈論戰。發表《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

1928年(49歲)1月,被選為「德國人權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春,由於身體過度勞累,健康欠佳,到瑞士達伏斯療養,並為療養青年講學。發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變化》。4月,海倫·杜卡斯開始到愛因斯坦家擔任終生的私人秘書。

1929年(50歲)2月,發表《統一場論》。3月,50歲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慶祝會。第一次訪問比利時皇室,與伊麗莎白女皇結下友誼,直到去世之前一直與比利時女皇通信。普朗克獎章。9月,同法國數學家阿達馬進行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爭論,堅持無條件地反對一切戰爭。

1930年(51歲)不滿國際聯盟在改善國際關係上的無所作為,提出辭職。5月,在「國際婦女和平與自由同盟」的世界裁軍聲明上簽字。7月,同泰戈爾爭論真理的客觀性問題。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愛因斯坦再次到美國訪問,主要在加州理工學院。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上位 回到八零發家致富 燕爾新婚 廢物美人被偏執boss纏上 炮灰真千金她不乾了 作為普通人,分身強億點很合理吧? 邪化黑巫 劇透多元宇宙:開局直播漫威 葉落不知歸 我的寶可夢實在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