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優勢在我!(1 / 2)

加入書籤

關中,櫟陽。

三月種粳稻,四月種秫稻。

此時已經是四月下旬,關中之地的水稻田裡,翻耕播種已經結束,隻等著水稻破土而出,然後再放水灌既就行。

這時候的種植水稻,普遍采用的並不是後世的插秧播種,而是和種植粟米麥子一樣的直接播種,火耕水耨(nòu)。

火耕,就是指的焚燒秸稈。

水耨,耨,就是拔草的意思。

指的是等到水稻長有七八寸高的時候,大水漫灌,利用水稻可以生長在沼澤之中的特性,淹死其他的雜草。

此刻劉盈趴在車窗上,看著路邊忙碌的農人,將他們播種的方式記在心中。

火耕水耨之法雖然簡單,但產量卻遠遠比不上後世的精耕細作。

尤其是掌握了水稻育秧技術之後,更是可以在關中附近,開展稻麥輪作製度。

就是在春寒瞭哨的時節,提前在溫暖的地方培育水稻秧苗,之後等到天氣稍稍暖和了,凍不死水稻秧苗的時候,再在水田裡直接插秧。

這樣雖然麻煩,但卻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年中的溫暖時節,實現稻麥一年兩熟,或是冬油菜,春小麥,以及晚稻這樣的一年三熟!

想想吧,同樣的一塊地,別人一年收獲一次,而你一年收獲兩次,或許畝產會有些許下降,但總產量卻至少是別人的一點五倍!

劉盈點點頭,收回視線,看向身邊老神在在的蕭何時,心中不禁滿是哀愁。

也不知道,來不來的及……

在當日知道劉邦進軍彭城的時候,劉盈在第一時間就找了蕭何,一反常態的慫恿著對方盡早前往關中。

蕭何自然無可無不可,其實不用劉盈來說,他也準備在三兩日之內,就啟程前往關中。

畢竟,劉盈能夠知道劉邦發出檄文,前往彭城,他自然也能知道。

一個很明顯的點就是,關中之地的戰略價值,要比漢中之地高出好幾個量級。

如今劉邦離開關中,蕭何作為丞相,就必然會前往那裡坐鎮。

大軍遠征彭城,需要天量的糧草物資。

而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從關中沿著昔日的秦馳道轉運的。

隻是讓蕭何意外的一點是,劉盈話裡話外,似乎都在唱衰劉邦,而誇大項羽的軍事能力。

這種滅自家親爹威風,長他人誌氣的事情,著實讓蕭何很是費解。

不過他的學生,就是心思縝密。

未謀勝先慮敗,處處為自己留下轉圜的餘地,這就暗合了道家之理。

所以在當日,他假裝答應了劉盈的胡攪蠻纏,讓人將呂釋之請了過來,共同商議如何襄助劉邦戰勝項羽。

至於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呂釋之即刻出發,坐船順江而下,到南陽郡去通知呂澤,帶兵攻克陳郡,一路向東,在睢水西側搭建浮橋,策應彭城的漢軍。

嗯,之所以坐船,是因為從漢中郡並沒有建立起通往南陽郡的飛鴿通道。

漢中地廣人稀,在遠離幾條有人類活動的道路上,鷹隼漫天,飛鴿傳訊,無疑是給這幫家夥加餐。

劉盈提出的明麵上的計劃,是擔心項羽反攻彭城的時候,劉邦率領的軍隊數量不夠,達不到兵法所說的十則圍之。

至於暗地裡,劉盈就是為了準備在劉邦戰敗之後,讓睢水之上出現一座座浮橋,將戰敗的士兵接應過來。

在他的殘存記憶中,項羽發動彭城之戰的軍隊,隻是幾萬精銳的騎兵。

而這時期沒有馬鞍馬蹄鐵的騎兵,長途奔襲的能力並不強,如果不是漢軍因為恐慌而產生了大規模的踐踏,戰死的數量其實不多。

嗯,其實在古代,真正戰死在戰場的士兵也並不多,通常陣亡兩成左右,即便是精銳的軍隊,也會止不住的開始崩潰。

之後,就是敵人的輕騎兵開始銜尾追擊的時刻了。

真正死人最多的,就是這個時候。

而劉盈之所以敢於讓呂澤在睢水建立防線的原因,就在於水流,對於敵人和自己人來說,同樣都是阻礙。

若是在平原之上,即便是軍容整齊的軍陣,也不敢正麵接納潰散的友軍。

畢竟亂軍驚慌失措之下,很有可能會沖垮自己這邊的陣型,引發更大規模的潰敗。

但在河流邊上,雙方之間隔著一條河流,就不用擔心會被自己人沖垮。

而河上的浮橋,卻可以重新喚醒潰兵的信心。

在生的希望之下,他們情緒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穩定。

雖然也有可能在敵軍的追擊下,發生爭渡一類的踩踏事件,但這時候,如果在浮橋兩側,有著嚴陣以待的友軍,追擊的敵人,想來是不敢太過靠近的。

為此,劉盈特意讓蕭何,將這段時間漢中存儲下來的箭失,一並順著漢水轉運到了南陽郡去。

嗯,這時候漢水一路向西,匯合流經南陽郡的丹水後南下,注入雲夢大澤,之後再匯入長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老婆參加節目,我國士身份被曝光 我成了白切黑小師弟的惡毒師兄 我竟然成了人類始祖 作精在贅婿文爆紅了 瓊花島上釀果酒 噓,我其實知道他是誰[沙雕] 萬人嫌作精和大佬聯姻後 來個奧運冠軍吧[田徑] 我被偏執影帝占有了 誘吻惡狼[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