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源源不斷的長生仙令(1 / 2)

加入書籤

「如此倒是正好,隻是怕耽誤了韓秀才讀書科考的大事。」

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韓秀才懂書愛書,許多事情也有獨特的想法,某些方麵和何不語有些像。

「唉,不怕先生笑話,韓某已經暫時絕了應試的念頭。」

韓玉神情苦澀,明明是一杯好茶,卻喝出了酒的滋味。

「韓某前三次赴楊州參加鄉試,路費都是劉府饋贈的,結果每一次都名落孫山。

如今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兒,方才去那樂器鋪子,原本是想問問店家是否需要采買一些樂器,可是沒能厚起臉皮開口……」

雲蘇看了下韓秀才一身穿著,袍子倒是袍子,就是補丁多了一些,洗的發白了,難怪見他在店中流連忘返,最終卻什麼都沒買,原來是想去攬生意的。

劉府資助韓玉赴考,倒是富人們常做的事情。隻是連著三次折戟鄉試,怕是不好意思再收銀錢,連吃飯的錢都成問題了,還談什麼鄉試。

「如果韓秀才誌在鄉試,隻是缺些盤纏路費的話,蘇某倒是也可以借你一些。」

以大成王朝的現狀來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極難的事情,屢試不第的人比比皆是。

才華,運氣,錢缺一不可。

雲蘇覺得此人是個人才,想用他,但也不想乘人之危。

「多謝先生美意,實在是韓某寫不來那些吹捧文章,與其阿諛奉承矯揉做作,不如不考了,等待日後家境好轉再說也不遲。」

一番交談下來,雲蘇才知道這韓秀才有多倒黴。

大成王朝的各州鄉試,兩年一次。

第一次鄉試,變法還沒開始,但朝野已經有了很多爭議,考試題目是和變法有關的,他遵從了本心,支持了變法,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結果主考官是反對變法的。

第一次鄉試,落榜!

第二次鄉試,變法的呼聲越來越高,眼看就要開始了。這一次的考試題目還是和變法有關,而且時任楊州鄉試的主考官也是變法的擁躉,還是非常激進的那一種人。

韓秀才便將上一次的文章,重寫了一遍。

結果倒好,他文章中強調注重民生,建議循序漸進,自下而上,不要過度刺激某些雲蘇眼裡的既得利益者階層。

結果,這個觀點和那位激進派主考官完全相反。

第二次鄉試,又落榜了!

第三次鄉試,是在去年。

韓秀才痛定思痛,拿出了窮經皓首的精神,兩年備考的時間裡除了讀書,都在觀察和反思王相變法的種種利弊,不出意料,這次的鄉試題目雖然遮遮掩掩的,但還是在變法的框架內,於是在前兩次文章的基礎上,他加入了一些針砭王相變法功過的內容。

這一次是兩頭不討好,第三次鄉試不中。

雲蘇覺得非常驚奇的是,這韓秀才的許多觀點居然非常有道理,由於他出身貧寒,非權貴大富之家,更多是從底層老百姓的視角考慮問題,對文教撥款,書籍刊印,農商水利,青苗耕畜,道路交通,城防建設,兵役徭役,苛捐雜稅的思考很深入,提出了很多非常務實的辦法。

從戰略上來看,對一府一縣這樣的基層弊病關注的最多。

和那些動輒就談什麼改革勛製,取消恩蔭,減免天下稅負,口號喊得震天響的要靠譜得多。

但落榜就是落榜了,自認為還欠下了劉家一個大人情,連心態都考崩了。

「既然如此,那蘇某今日就禮聘韓先生為府上的管事,專門負責未來與藏書相關的一切事宜。」

「韓某萬萬不敢當,以後先生但凡有差遣,直接吩咐便是了。韓某不過是屢試不第的窮酸秀才,能為先生書傳天下的宏願盡一份力便知足了。」

韓秀才起身行禮,鞠躬到地,這蘇先生確實非同凡人,不但禮賢下士,說出來的話仿佛也有一種極為奇妙之處,令自己堅信不疑。

「凡事有專心,正如術業有專攻,韓先生不必急於答應,回去想想,過兩日再說也不遲。」

雲蘇見午飯已經張羅完畢,便邀韓玉入席,五葷三素二湯,吃的這文雅秀才直誇王玄機的手藝好。

不過,別的人家用膳,往往長幼有序,男女分桌,蘇先生家中倒是有些不同,一條白色的小奶狗居然自己蹲在了旁邊的小桌小凳上,不聲不響,吃飯速度還奇快無比。

飯畢,韓玉原本覺得叨擾甚多,想告辭離去,卻被雲蘇留下,又喝起下午茶,卻是聊起了笛子。

「午前喝了陽紅,蘇某這裡還有一些明前毛尖,剛好適合午後茶飲。」

雲蘇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笛中高手,正好請教學習一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告別失眠 滄海明月朱砂淚 我叫歐楚良 絳宮 名門鳳歸 今生不嫁有錢人 大俠凶猛 反派修仙不憂桑 王妃又又又去除妖了 我每天隨機一個新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