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大藍圖(1 / 2)

加入書籤

寧晉川的話讓蔣桂林有些拿不準。

這是一個觀念和眼界的問題。

比如現在的人做生意,他們覺得自己做生意,這生意就一定是自己的,他們搞不清資本運作和股權運作。

現在國內的人很難憑空想出一套完整的公司運營機製。

寧晉川要把生意做遍全國,這是蔣桂林怎麼也想不明白的。

雖然這個想法很大膽,讓人很佩服,那總得切合實際對不對?

就算三十年後,一個身價千萬的人跟你說,我要把生意做遍全世界,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家開設分公司,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信。

三十年後有各種信息技術做支撐,還有無數跨國公司,這人也身價千萬,算個富豪,但要做到世界級,腦子稍微正常一點的都會覺得他吹牛。

事實也是如此,一個千萬級別的富豪,想要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幾乎不可能。

蔣桂林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法,「哈哈」笑著說道:「寧老板這計劃規模很大啊!照你這個想法,做起來要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要麼要很長時間,並且長時間賺不到錢啊!」

做生意是一個循環,如果控製在一定的規模不擴張,賺到的就是利潤。

如果你要一直擴張,賺到的錢就必須要拿去開辟市場,老板是沒錢進口袋的,大概率也就是收一點點利潤回來,剩下的利潤又投進去了,最後錢沒賺到,規模越來越大,公司越來越值錢。

那種又要快速擴大市場,又要大量利潤進口袋的,基本癡心妄想。

後來京東就是這樣,他們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虧損,簡單來說就是賺的錢不如花的錢多,資本卻一直願意給他們投錢,因為他們的錢沒有分紅,而是全部拿去投資,擴展業務去了,盤子越來越大,如果他們不擴張,隨時可以扭虧為盈,如此一來,他們的規模就上不來。

蔣桂林這話也算是說到點子上了,寧晉川的想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要麼自己掏錢,要麼在這個地方賺錢了,拿著利潤去開辟另外一個城市的市場。

至於那種名氣上來了,別人上門求著跟你做生意的,其實這種未必是你想要的。

到了那個時候,有實力的未必需要找你,找你的基本都是沒太大實力,你未必看得上。

寧晉川自然知道這些,笑著說道:「我有規模了,還怕賺不到錢?」

蔣桂林不愧是做生意的人,立刻提出一個致命的問題:「擴張可是隨時有可能虧錢的,就算一個省是一個市場,全國有二十多個省,還有直轄市。」

「每個地方都有地區保護,就算打開一個省的大門,每個市也有自己的保護法規,打通全國的市場,難度之大,我們個體戶根本不可能做到。」

不同年代、不同階段,都有著不同的規則。

在整個八十年代,就算漸漸放開了個體戶和私人企業,但在他們身上的枷鎖卻依然有很多。

地區保護就是其中最難逾越的關卡之一。

以市為單位,幾乎每個地方都會特別照顧自己本地的國營企業。

因為當地官方能從國營企業身上撈到好處,這個好處是遠遠大於私人企業稅收的。

國營企業賺錢了,很大一部分利潤都會留給當地,在後來有一句話這樣說「藏富於國企」。

因為國企賺太多錢地方要上繳國家,地方為了給自己留下更多錢,就會做假賬,盡量少上繳國家,盡量多留在本地。

這就要國企配合,這些財富也就藏在國營企業之內了。

也因為這一點,地方官方有把柄被國營廠抓到,後來很多國營廠轉私營的時候就利用這一點,逼迫地方官方,地方為了掩蓋,於是快到斬亂麻,快速做出改變,把大量國營廠轉為私營,說白了就是便宜賣了。

地方沒有辦法讓國企把生意做到外地去,這得看國營廠自己的經營能力,但地方官方可以盡量想辦法,把本地市場留給本地國企,讓本地國企賺更多錢,本地官方的財政也就能有更多錢。

你一個私企才給我多少稅?一個國企賺錢了,我能拿更多,市裡為了自己財政,憑什麼支持私企不支持對自己利益更大的國企?市裡要發展是要錢的,建道路要錢,建設學校要錢,發工資要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團寵師妹的馬甲震驚全修真界 仙魔星墜 粘人精戀愛指南[穿書] 頂流人生從撲街開始 我在修仙世界裡武道成神 開局遇到不詳獸 重生人世間,從為鄭娟尋親開始 大唐天運 戰國大權臣 從拒絕純美女神開始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