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大唐武魂(1 / 2)

加入書籤

翌日清晨,天子聖駕出長生殿,儀仗隊浩浩盪盪向北而行,經貞觀殿、徽猷殿,出玄武門繼續向北進入圓璧城,最後來到龍光門外。

洛陽城共有四個北城門,龍光門是最靠近東邊的一個,坐落在洛陽城南北中軸線上,城門正對北邙山的翠雲峰。

城門樓下,早有一乾臣子等候多時,見到皇帝紛紛躬身行禮。

首席宰相張九齡,東都留守李適之,戶部尚書韓休,尚書左丞嚴挺之,工部侍郎賀知章,……,十幾人皆是大唐核心的軍政大員。

李隆基很欣慰,難得張九齡不迂腐了一次,大臣們都穿上了輕裝棉甲,別有一番英武的姿態,大唐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氣勢,即便不能上陣殺敵,氣勢也不能弱了。

李隆基看到賀知章的時候甚至還有點感動,這個老噴子快八十歲了,一身棉甲月要杆挺得筆直,真是難為他了。

飛龍禁軍接管城防,皇帝帶著眾人浩浩盪盪上了寬闊的城牆,登上製高點的城門樓。

一夜大雪,洛陽城外銀裝素裹,高大的城牆下,開闊的平地緩慢下沉,然後緩慢向上抬升,一直延伸到邙山腳下。

再看邙山,雪嶺蜿蜒然蒼翠不減,猶如一幅濃淡相宜的潑墨大寫意。

天子李隆基憑欄而立舉目遠眺,心月匈變得無限開闊,冷冽的空氣浸入肺腑人也靈醒了幾分。

望著蒼茫的北邙山,李隆基忽然向著身邊的張九齡道:「子壽,可有邙山佳作,前人所作也可。」

張九齡表情古怪,你這皇帝心還真大,這都什麼時候還有心思吟詩作賦。

略微思索了一下,張九齡悠然道:

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

城中日夕歌鍾起,山上惟聞鬆柏聲。

皇帝微微點頭:「沈佺期的詩,很不錯,當年他若是不諂事於太平公主,也不至於落得個淒涼的下場。」

好吧,你這是有感而發嗎,群臣默然。

李隆基也懶得理會這幫奸臣,看向賀知章道:「季真,你也來一首吧。」

賀知章嗯嗯嗯嗯,迷糊片刻開口道:

古時功與名,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皇帝不禁笑了笑:「五柳先生倒是通透,百年之後,我們怕不都是北邙山上的一叢枯骨。」

其他文臣們紛紛吟誦和邙山相關的詩詞歌賦,大概眾人也沒有作詩的興致,所以吟誦的都是前人所作。

皇帝興致高昂不住點頭,目光在外圍的人身上逡巡片刻,忽然手指向一個士兵:「你,也來一首。」

眾人驚愕不已,紛紛向著循著皇帝指點的那人看去。

那就是一個普通的禁軍士兵,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身穿戰甲頭戴頭盔,除了臉盤子顯得小了點,似乎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

賀知章瞅著這士兵有些眼熟,不過禁軍中有很多都是來鍍金的權貴子弟,想來以前在誰家的府上見過吧。

顯然那士兵也沒想到皇帝會點自己的名,一臉愕然,直愣愣看著皇帝。

你啥意思啊,我要是一開口不就暴露身份了嗎,高莽看著李隆基戲謔的眼神,心裡恨得牙癢癢。

位了掩飾身份,他一大早的又是化妝又是踩高蹺,好容易才把這身盔甲給套上,又通過喬常侍混入禁軍的隊伍,這才來到這城牆上。

早知如此,那他還折騰個什麼勁呢!

李隆基看著高莽古怪的表情,嘴角勾出一絲笑意,旋即板起臉道:「沒聽到朕的話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戰國大權臣 從拒絕純美女神開始種田 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 鬥羅之我的武魂是四聖獸 想拯救大明但係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天下第一才99級,你都9999級了! 全世界都以為我是黑幕 病態偏執,反派大佬的白月光 我和反派的高危日常 山海鏡[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