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玉皇大帝(1 / 2)

加入書籤

仙界,乃是對神仙在天上生活、居住、舉行活動等場所區域的統稱。仙界原本也稱之為天界。天界原本的統領者是天帝,長有四張臉,每張臉都各觀察監視著凡間的一個方向和區域。原本天界與凡間是由一棵叫做「楗樹」或「扶桑神木」的巨大神樹連接著。但是自從水神共工怒觸不周山而引發天火、洪水與猛獸暴潮以後,天界之人怕凡人沿著楗樹爬上天界,把猛獸們也引至天上,所以就把楗樹砍了。而另一方麵,以炎帝為首的神農氏部落和以黃帝為首的軒轅氏部落本是敵對的雙方,但是因為突然出現第三方的強大勢力——以蚩尤氏為首的九黎部落。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雙方與蚩尤部落單打獨鬥打不過,所以他們就兩個部落先放下仇恨,團結起來,共同出兵討代殘暴冷酷的九黎部落。經過多年的征討,終於把九黎部落打敗。同時神農、軒轅兩個部落在聯合作戰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感情,並打算放下歷史延續下來的仇恨,一起生活。但是還有極少數人反對雙方和解,保持雙方敵對的態度,可是畢竟是炎帝、黃帝兩人以人們能安慰生活為第一要義,並排除萬難,雙方進行談判商議。經過多次談判商議過後,雙方決定放在仇恨,合二為一,成為一個新的部落。眾人並且推選黃帝為新部落的首領。

雖然炎黃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是結束了,可是另一邊的洪災卻還是沒解決。

這時候,遠古用泥土造人的母神「女媧」因為不願自己的孩子們被天火燒死、被洪水淹死、被猛獸吃掉,主動走遍天下,尋找五種神奇的彩石煉成凝膠狀的液體,將天上的大窟窿補好。但媧皇氏采集的補天神石有三百六十一枚,切是隻用了三百六十枚。其中一塊卻不知道遺落在哪個地方去了。媧皇氏補完天之後,怕天會再塌下來,又殺了一隻巨鱉,砍下它的四肢用於頂住天的四個邊角。媧皇氏補完天後,她的法力便已消耗殆盡,無法再幫忙冶水、驅獸了。

就在這時,天帝見女媧主動把天補好,而自己什麼都沒做,怕人們會對天界失去信任。他趕緊派了鯀到凡間治水。但鯀也是帶一次治水,不知道方法。他到了凡間以後,他看見那些小孩子用泥土攔著溝渠抓魚蝦,那他以為治水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方式。然後他就把大家召集起來,開工動土,沒日沒夜地乾,用泥土和石頭建造堤壩,可總是剛立起些許,就又被洪水沖倒了。鯀心裡十分著急。人們就建議他去找一名叫「刑天」的神。那刑天守護著一種叫「息壤」的神土,那神土能落地生根,生成一堵巨牆。人們都不住地說,隻要能把息壤弄來,這洪水便可治住了。可刑天威猛異常,法力高強,被稱之為「戰神」。鯀聽了以後想到可以讓天帝出麵去和刑天商量。然後他回到天界,對天帝說了關於息壤的事,希望天帝能派人協助他。天帝也覺得這是個辦法,便派人前去和刑天商量。結果是刑天很不給天帝麵子,一口回絕了。天界的使者往常都是聽慣了阿諛奉承,哪受得了這語氣和態度。天界使者用威脅的語氣對刑天說,如果你不吧息壤交出來,那就要砍你的腦袋。結果刑天也是條硬漢子,死也不讓。演變到最後,雙方打了起來。天界使者因為養尊處優慣了,漸漸敵不過刑天,被刑天斬殺於斧下。鯀嚇得跑回天界,添油加醋地說了刑天的壞說。天帝聽了很是生氣,火冒三丈地召集人馬,禦駕親征。經過一場惡戰,終於把刑天給殺了。因為天帝還氣不過,便下令把刑天的頭砍下來,要刑天死無全屍。這次,鯀如願以償地得到了息壤,用它建起了巨大的堤壩。但是治水是宜疏不宜堵,沒過多久那堤壩又倒了,洪水又繼續蔓延。天帝知道後,十分生氣,以辦事不力、勞民傷財等罪賜死鯀。誰知鯀的怨氣凝而不散,聚於他屍體的腹部,孕育出一個男嬰,名為禹。禹上天界懇求天帝給他一次替父親贖罪的機會。天帝心想:「反正洪水也都這樣了,天上地下都沒人治得住,不如讓他去,如果出了什麼事,就將一切推到他的身上。」天帝心裡這樣想,可口上卻說是被禹的孝心感動,讓禹繼續代替鯀監管、督辦、指揮治水工程,並派龍族之王「應龍」和異獸「玄龜」協助禹治水。

禹用的治水方法與鯀剛好相反。他開渠引水,將洪水的力量分散開來。這樣不但治服了洪水,還使得大量的土地有了充足的水資源,讓大量的地域適合人類居住、生活與耕種生產等等。

洪水雖然被禹治好了,但是猛獸吃人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就算是發現在樹上築巢的「有巢氏」和會用木生火的「燧人氏」也隻是教了大家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是眾人聚集起來形成一個相互幫助的部落後,生存的機率大大提高了。

這次因為共工怒觸不周山而引發的天災,終於平息了,天地恢復成一片祥和清平的樂土。可是常言道:「權貴子弟多紈絝」。這連天帝的兒子也不例外。天帝有十個兒子,是十頭金烏,也就是十個太陽。原本天帝規定他們,每天隻能有一頭金烏在天上為地上照明,十頭金烏要輪值照明。可結果有一天他們十頭金烏因為太貪玩了,忘了天帝的叮囑,他們十頭金烏一起飛上天去。當十個太陽一同出現時,頓時天地之間一片熾熱,所有有的活物都頂不住這十個太陽烘烤而乾渴死掉大。地上的植物都紛紛枯絕乾黃而死,各種飛禽走獸和人類都被曬得形銷骨立,而支持不住的便在掙紮中死去。地上的江河湖泊皆乾涸見底,土地乾燥發熱得龜裂開來。真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直到一個名叫後羿的年輕神箭手把天上的九頭金烏射殺以後,天地之間才重新復活生機。可是後羿的這種舉動卻是激怒了天帝。弒子之仇不共戴天,天帝下令讓天界眾神追殺後羿。

後羿雙拳難敵四手,他隻能逃,因為他還是知道自己是有多少斤兩的。這時,那些生靈為了感謝後羿射殺金烏而拯救了他們。那些生靈以自殺式的方法攔截下天界眾神。關於後羿事跡和天帝下令追殺後羿的事很快就傳到了炎帝和黃帝那裡。炎黃兩帝認為後羿的舉動是為了天地萬物,所以後羿不但沒做錯什麼,而且還有很大的功勞。所以他們兩個決定營救後羿,不能讓後羿死,讓天下人寒了心。他們調動大批兵馬對抗天界的追兵,可還是阻擋不了天界追兵的前進。因為炎黃二帝的手下大多隻是普通人,普通人畢竟戰勝不了神。

這時在天地孕育的生靈中,有位名叫「鴻鈞」的。鴻鈞道祖這為這次是自己取代天帝的好時機。他便以天帝縱容兒子和手下肆虐天下為由,大舉召集各路人馬一同進軍天界。最終以天界戰敗告終。從此,天界從天地間除名,天地間最大的掌權者乃是鴻鈞。他為了更有效地統治天下,便讓三大弟子各掌權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讓他們以開宗立派為由,招兵買馬。可誰知,發展到商朝時,鴻鈞的三個徒弟內鬥了起來,還弄出個《封神榜》。用於分封天地之間的神仙,並創立了仙界與天庭。鴻鈞原本覺得這樣的建設挺好的。但不怎的,他們三個不滿足於現有的一切,想獲得更大的權力和利益,聯手消滅了鴻鈞。之後又經過一斷時間的追殺堵截,好不容易才把鴻鈞手下的餘黨清除乾淨。

當各方麵安定下來後,天庭眾人提議由一個人統領天庭,各路神仙皆聽此人號令。「三清」這三位天尊也是有互相吞並合一的意思,可誰都拿對方沒辦法,但又不想放棄爭奪,都是在互相猜忌猜疑。這件推選天庭領袖的事情因為各方勢力都想掌權,所以久久僵持著,沒法定下人選,甚至又開始互相動武撕殺起來。「三清」等一乾老一輩神仙見這不是個辦法,但又不肯退讓,就選了個折中的法子,從地上找個有能力的人來當,這樣大家都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眾人也就隻好無奈地選了這個法子。

最終,赤腳大仙從凡間選了一名大仁大義至仁至善的普通人當上了天庭的領袖,被尊為「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稱為「玉皇大帝君」。其實玉帝也隻是代「三清」執掌天庭而已。在天庭,真正有權力的,還是隻有「三清」。

在旁人看來,「玉帝」這位置已經很高了。但是玉帝自己心裡清楚,若是自己作錯了,引起天庭眾仙的不滿,或是讓「三清」感覺自己不受他們的掌控了,那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換掉。但他在天庭領袖這個位置坐久了,還怎麼可能會甘心放棄這到手的榮華富貴呢。他一直在想辦法除掉「三清」。而這次七仙女和織女下凡與人私定終生、生兒育女的事,再加上天庭最近各路神仙的爭執糾紛,讓他感到自己的位置快要換人了。他十分明白「三清」對他的忌心已經很深了,有把他除掉的意思。這些事情正好給「三清」作為理由。但他也無可奈何,因為他身邊無人可用。現在的神仙皆出於「三清」的門下,或與其有極大的淵源,或是剛正不阿、鐵麵無私、死腦子一根筋而不可重用。玉帝最近為了保證自己還能坐穩這位置而憂心忡忡,寢食難安。

這天,玉帝正在寢宮苦思對策。突然一名天兵前來稟報:「啟稟玉帝,西方極樂淨土大雷音寺燃燈佛祖代表釋教諸位,前來拜訪陛下,並與天庭交好。這是他們的手劄。」天兵雙手將那手劄高高舉過頭頂。玉帝聽了一愣,因為他雖然聽說過西方極樂淨土,、大雷音寺、釋教這些名稱,不過並沒和他們有所往來。他們這次來訪,所以很讓玉帝吃驚。不過玉帝又隨即開心地笑了起來,這不是及時雨嗎?他立馬下令道:「傳我命令。上朝,從門迎接西方來使!」一邊命人傳令接待燃燈,他一邊慌忙讓仙娥替他換上龍袍、戴上九龍平天冠,整理儀容儀表。他心情十分激動地趕至淩霄寶殿上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元宇宙,我的戰爭遊戲 醉入紅樓 第九封控區 過分迷戀夏目怎麼辦 天啊!校花求我當三個娃兒的奶爸 三世芳菲皆是你 諸天:從嚇跑無慘開始 從空間之力至諸天 重生之不浪了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