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猴王學藝(1 / 2)

加入書籤

孫悟空拜入菩提祖師門下以後,激動得孫悟空抓耳撓腮,上竄下跳。

菩提祖師看著這上竄下跳的猴子,心裡想著如何才能讓孫悟空融入到人類中出,不然至少也要會和人類相處,了解人類的想法才行,不然的話,一隻僅會打打殺殺的猴子幫不了他的忙,甚至還會給他添亂。所以菩提祖師收下孫悟空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命門下眾弟子教孫悟空關於人類的語言,人為舉止,禮儀,穿著等等。眾門徒聞言,立馬起身向菩提祖師保證一定教會孫悟空關於人類的一切事情。菩提祖師聽後,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正在左右亂晃的孫悟空,然後他就徑直回房修煉去了。此時的孫悟空在大殿內跑來跑去,什麼東西都碰一下,什麼書畫都看一下,時而高興得歡呼雀躍,時而愁眉苦臉得抓耳撓腮,確實是一隻山中猴子的行為。

剛才眾人見孫悟空身上的衣服穿得亂七八糟,動作和樣子又十分滑稽搞笑,但是有菩提祖師在場,他們不敢笑出來,但是菩提祖師離去以後,他們又見孫悟空這個樣子,忍不住笑了出來。孫悟空聽到眾人大笑,不明所以,上前有模有樣地拱手作揖問道:「各位道兄,你們所笑為何?小弟不知,可否告之小弟,也讓小弟我樂嗬樂嗬?」眾人見孫悟空這個樣子,又想大笑,但眾人見孫悟空一臉誠懇的模樣,心裡又覺得不應該再笑他,所以眾人立馬收住了笑聲。他們雖然對孫悟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因為他們也清楚孫悟空這個對什麼都不懂的樣子並不是智力上的問題,而是孫悟空沒見過這些東西,沒人教他這些東西,而且他們以前的行為舉止也不一定會比孫悟空好多少。想到這些,眾人第一件事就是教孫悟空關於禮儀禮節的事情。什麼時候行禮,什麼時候行禮說什麼,見什麼人行什麼禮,對誰要行禮,怎麼樣行禮等等,都對孫悟空說得清清楚楚。但是孫悟空聽後,隻是懵懵懂懂,隻能聽懂個大概的意思,但是還是清楚見了師門長輩是要行禮的,他連忙學得眾人教他的樣子,對在場的諸位師兄一一行禮。眾人笑著受完禮後,立馬為孫悟空安排住處,先讓孫悟空歇息,等到第二天再教孫悟空別的東西,因為一次教太多東西,也怕孫悟空記不住,也相當於白教。

自第二天開始,眾人教孫悟空關於人類的語言,行為舉止,如何穿著打扮,什麼時候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該怎麼說;人類有什麼禁忌;什麼叫禮儀廉恥,什麼叫仁義忠奸,什麼叫門派之別,什麼是親疏遠近,善惡好壞等等。他們還教孫悟空識字讀書,講經論道等等。閒時,孫悟空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自從孫悟空來了以後,凡門中一切日常所用之物,無一不備。雖然孫悟空生性多動、貪玩頑劣,但也分得清公私輕重,將各種雜務乾得井井有條……而另一邊,菩提祖師則在計劃著以後應該如何安排孫悟空,如何讓孫悟空在為佛教向東擴張上作出有利的貢獻……

不知不覺,孫悟空已在這仙山福地修行了六七年……

一天,菩提祖師忽然心血來潮喚集諸人,開壇講法。菩提祖師這開壇說法,三教九流無一不備。他說了一會兒佛經上的內容,又講解一番,還舉了一下例子,這佛經上的內容大多數都是引人向善的故事和話語,還宣傳因果輪回報應等事;接下來菩提祖師又念了一段道家經典,講解了其中的道理,說明了人與自然萬物中的相聯關係,指出當中的生克變化;之後,他又讀了一段儒家的文學作品,並教育眾人應該如何做人,怎麼樣做才能算是一個人,人應該怎麼做,人應該具有什麼品質品德等等;然後他又講解了陰陽家,兵家,法家,墨家,農家等等一大堆流派的作品著作……他座下的弟子一直乖乖地座著聽他講課,不管大家聽不聽得懂,反正大家都感覺菩提祖師老厲害。高壇上的菩提祖師一邊講經說法,還一邊關注著孫悟空的一舉一動,畢竟這可是關乎到他能否給佛門創造向東土擴張的機會。

下方,孫悟空在一旁左搖右晃、東張西望、抓耳撓腮地聽著菩提祖師講課,聽到他自己感覺精彩之處,便喜得他抓耳撓腮,眉開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上竄下跳。他這番舉止被坐於高壇上的菩提祖師看見了,菩提祖師臉一繃,問他:「悟空,你怎麼可以在下麵顛狂躍舞,不聽我講法說道?」孫悟空聽到菩提祖師對他問話,他連忙起來對菩提祖師行禮拱手,他嘻笑著撓撓手背,回答菩提祖師的問話。孫悟空說道:「弟子誠心聽講,聽到師父說到的精妙之處,喜不自勝,情不自禁,故不覺作出這此等踴躍不雅之狀。望師父恕罪!」菩提祖師拂了拂手中的麈塵,捋了捋胡子說道:「你即然識得其中妙音,那我問你,你到我這洞中有多少時日了?」孫悟空撓撓頭,回答道:「弟子本來懵懂,不知多少時節。隻記得灶下無火之時,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裡吃了七次飽桃矣。」菩提祖師想了想,手指算了一下,又捋著他那白花花的胡子說道:「那山名叫爛桃山,你既吃了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從我這學些什麼東西?」孫悟空聽後,上前拱手對菩提祖師說道:「但憑尊師教誨,隻是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

菩提祖師聽了孫悟空如此回答,知道孫悟空對修真問道還在一知半解之間。而且菩提祖師他自己心中也不感確定孫悟空是否能為他所用,所以他想先試探一下孫悟空心中的想法。

菩提祖師想了想,說道:「這『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傍門,傍門皆有正果。不知你想學哪一門?」孫悟空撓了撓頭,聽得半懂半懵,眼睛眨了幾眨後,躬身上前拱了拱手,說道:「憑師尊意思。弟子傾心聽從。」

菩提祖師聽後,用手捋了捋胡子,看著孫悟空說道:「我教你個『術』字門中之道,如何?」孫悟空聽後,忙問道:「『術』門之道怎麼說?」菩提祖師解釋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凶之理。」孫悟空又問道:「似這般可能長生不死?」菩提祖師搖了搖頭,說道:「不能!不能!此『術』字門中,隻可請神卜問凶吉,能趨吉避凶,此門隻可以躲去災禍而迎向吉利。雖然此門中的本領看似與長生不死無關,實則是可為術者延長生命。如果不知凶吉、無法躲避災禍,則很容易遇上天災人禍而失去性命,不能壽終正寢。而能趨吉避凶則可以躲過災禍,不讓自己因為意外而死亡,也可為身邊的親戚朋友求神問卜,讓他們也能躲過天災人禍,能壽終正寢,其實這也算一種『長生』的本領,隻不過不能永生不死罷了。」孫悟空一聽這話,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不學!不學!」

菩提祖師又想了想,說道:「我教你『流』字門中之道,如何?」孫悟空撓了撓頭,又問道:「這『流』字門中,是甚麼義理?」菩提祖師說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念佛,並朝真降聖之類。」孫悟空又問道:「似這般可得長生不死麼?」菩提祖師說道:「若要長生則易,若是能要不死,則也似『壁裡安柱』。」孫悟空撓了撓頭,聽得雲裡霧裡,說道:「師父,我是個老實人,不曉得打市語。怎麼謂之『壁裡安柱』?」菩提祖師解釋道:「人家蓋房子,欲圖堅固,將牆壁之間立一頂柱,有日大廈將頹,他必朽矣。」孫悟空又問:「此話怎講?」菩提祖師解釋給孫悟空聽:「此『流』字門中的學問看似與長生不死無關,實則也關係不小。看經念佛可洗滌心靈,將人的性情調節,減少本人與別人的爭執吵架,則少了很多血光之災;佛家典籍教人為善,關心世人,救苦救難,與人無爭,此也可以避免很多血光之災。為善救人則可以為自己種下善因,可結下善果,因為這天下之人並不是人人都是白眼狼。如果有一兩個人記得你的恩情,則在你有困難之時,別人多多少少也會量力地幫助你;儒家學說則教你做人的道理。如何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君子,雖不能讓我們長生不死,但是可以讓我們知道哪種人是天下都需要的,並如何求天下人於水深火熱之中,雖然這種人可能不得善終,但是如果不做一名君子,那麼我們則會日夜提心吊膽,更加不得善終。儒家可以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禮儀廉恥等等,讓我們知道如何與人接觸相處,如何才是尊重別人與被別人尊重,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矛盾,並減少了很多血光之災;醫家則可教會你如何治病救人,使人脫離病痛的折磨,將頻死之人救活過來,從而使人的壽命得已延長……由此可以看出『流』字門中的學問,雖不能直接使我們長生不死,卻可以通過間接的手段、迂回的方式,使我們的壽命得到延長,不會太快死亡。」孫悟空聽後,退開幾步,搖了搖頭,說道:「據此說來,也不長久。不學!不學!」

菩提祖師又捋著胡子想了想,說道:「我教你『靜』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聽後,又靠上前來問道:「這『靜』字門中,是甚麼正果?」菩提祖師說道:「此是休糧守穀,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之類。」孫悟空問道:「這般也能長生麼?」菩提祖師說道:「也似『窯頭土坯』。」孫悟空撓了撓腮幫子,笑道:「師父果真有些滴答不爽快。一直都說我不會打市語。怎麼謂之『窯頭土坯』?」菩提祖師解釋道:「就如那窯頭上造成磚瓦之坯,雖已成形,尚未經水火煆煉,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濫矣。這『靜』字門中的本事是讓我們可以長時間不吃不喝,少吃少喝,這樣則可讓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得已活得更長久,能讓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延長生命,並且存活下來……雖說不能長生不死,但卻可以長生。」孫悟空聽了這話,身體側到一邊去,扭頭對菩提祖師說道:「也不長遠。不學!不學!」

菩提祖師拂了拂手中的麈塵,又想了想,問道:「我教你『動』字門中之道,如何?」孫悟空又問道:「動門之道,卻又怎麼?」菩提祖師說道:「此是有為有作,采陰補陽,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並服婦乳之類。」孫悟空問道:「似這等也得長生麼?」菩提祖師說道:「些欲長生,亦如『水中撈月』。」孫悟空說道:「師父又來了!怎麼叫做『水中撈月』?」菩提祖師說道:「月在長空,水中有影,雖然看見,隻是無撈扌莫處,到底隻成空耳……」孫悟空聽後,又搖頭說道:「也不學!不學!」菩提祖師聞言,心中想到,這猴子雖然賣相不好,定力不夠,卻是想學這長生不死修真之法的心思卻堅定不移,我正是可用他這恆心和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還有那愛動,不聽約束的性格來達成我的目的。

然後菩提祖師又想到,我再試一試他,看他的智力怎麼樣。想到這,菩提祖師佯裝大始,咄的一聲,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孫悟空說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麼?」走上前,將孫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裡麵,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人驚懼,皆怨孫悟空,說道:「你這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這番沖撞了他,不知道幾時才出來嗬!」此時眾人俱甚抱怨他,又鄙賤嫌惡他。孫悟空一些兒也不惱,隻是滿臉陪笑。原來那猴王已打破盤中之謎,暗暗在心,所以不與眾人爭競,隻是忍耐無言。菩提祖師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裡麵,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後門進步,秘處傳他道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元宇宙,我的戰爭遊戲 醉入紅樓 第九封控區 過分迷戀夏目怎麼辦 天啊!校花求我當三個娃兒的奶爸 三世芳菲皆是你 諸天:從嚇跑無慘開始 從空間之力至諸天 重生之不浪了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