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堪為帥才也(2 / 2)

加入書籤

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這些士兵都要挺著長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後排立即補上,保持方陣不變。可以想像,為了將幾千人、幾萬人變成一個銅牆鐵壁的方陣,士兵們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武器和作戰方式來看,長矛手是殺傷力最大的步兵兵種。

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的沖擊力不可阻擋。

而波斯軍這邊馬其頓方陣亦是一點都不差的。

波斯人的步兵方陣排成很長的橫隊,縱深16人,士兵與士兵之間有著較大的間隔,馬其頓長矛通常握在離柄端3至6英尺的位置,方陣頭上4至6排士兵的矛頭對準前方,後麵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勢有的傾斜,有的垂直於地麵,各不相同。

每個縱列的排頭三人和末尾一人屬於關鍵位置,因而選用驍勇而技術高強的士兵。

作戰時,整個方陣常常以堅固的密集隊形跑步向前推進,就象一把攻城錘猛烈沖擊敵人的隊伍。

為了保護側翼和後方,戰鬥開始前輕裝長矛兵在方陣的後麵排成縱深約八人的橫隊,而輔助兵(大部分是重步兵的勤務兵和糧秣征收員)則在方陣前麵排成散兵橫隊,兩翼配置騎兵和一定數量的輕裝長矛兵。

這種方陣必須和騎兵緊密配合,單純依靠方陣是不容易取勝的,波斯人會在作戰時把方陣排成斜陣,即直角三角形或直角體形,斜麵向外,這樣就會根據具體需要從某一側包圍敵人。

一般敵人在這種馬其頓方陣麵前不會被立刻殺的四散奔逃,象割草機一樣利索,除非遇到馬其頓方陣的沖鋒。

馬其頓方陣時可以整體合一,後麵推前麵,然後像一堵牆一樣沖過去,敵人大部分會為其所困,竭盡全力的躲避眾多的矛頭,而這恰恰是馬其頓將軍所要的!

敵人被放在一個大大的案板上,那刀就是馬其頓騎兵。

而且歷史上的馬其頓騎兵非常強,整體上要好於羅馬共和國,這使他們有能力對抗並擊敗(拖住)敵人的騎兵,然後繞過頭來,總後麵重重一擊,就像用刀剁菜板上的肉一樣。

這要求步騎協同,不能晚也不能早。

看到波斯軍這邊嚴整的方陣,跟在冉閔身邊的楚王冉操不禁感慨萬千道:「這些波斯人的方陣還真是與眾不同啊。咱們的鐵騎沖過去,可都全成了刺蝟啊!」

「操兒,你知道如何破解波斯人的這種方陣嗎?」

「這……」冉操啞然失笑道:「父皇,兒臣知道波斯人擺的這種步兵方陣,是馬其頓方陣。但具體的破解之法兒臣還真不知道。據說羅馬人的軍隊破解過這種馬其頓方陣!」

冉閔站在馬車上,指著對麵的波斯人的步兵方陣笑著道:「波斯人的馬其頓方陣的確厲害。其自身具有很高的機動性,能以完整的橫隊勇猛地沖向敵人,給尚未從騎兵襲擊中恢復過來的敵人以更沉重的打擊。」

「不過,相比重步兵方陣,馬其頓方陣的防守能力略為遜色,但攻擊則淩厲得多。就朕所知道的,曾經戰敗於馬其頓方陣的雅典人這樣描述:攻到馬其頓人麵前的每個士兵都必須同時對付至少十個以上的長矛頭!」

「不難理解,為何雅典人會在馬其頓人的攻擊下迅速潰敗,漫過底比斯人的陣地,仍然不能擺脫馬其頓方陣的追擊——披著重甲的士兵在戰埸上移動的速度還比不上成陣的馬其頓人。」

過了沒多久,冉操就忽而靈機一動,說道:「父皇,兒臣知道了!」

「你知道什麼了?」

「克製這種馬其頓方陣的法子!」

「噢?說說看。」

「父皇你看,波斯人的這種馬其頓方陣缺陷很明顯!就是一旦被我軍突破側翼,矛陣中的長矛兵很難抵抗劍兵的進攻。而且這種方陣對付密集箭陣的能力弱,無論是輕騎射兵,還是步射集團,隻要能驅散輕步兵,列陣的長矛手幾乎是任憑射殺!」

聞言,冉閔的眼中不禁異彩連連:「操兒,汝堪為帥才也!」

冉閔很清楚這種馬其頓方陣的致命缺陷。

但冉操接觸這種馬其頓方陣不久,就能洞悉其缺陷,不得不說,這小子還真是一個軍事天才!

首先這種方陣不是全方位陣型,全方位陣型的全方位防禦的話你想想該怎麼排?

大家圍著一個中心麵向四麵站好。可是這樣除了站在原地不動還能乾嗎?

戰場上根據形式要不斷調正方向,進攻時隻能麵向一個方向,全方位的長矛方陣中世紀後期瑞典長矛兵也使用過,不過那時的戰爭與此時不同,而且瑞典人遇到十字弩的襲擊都很自覺的撤退了,因為全方位防守隻能站著不動。

全方位的排列也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而且戰鬥一開始,誰會這麼排兵布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這個反派大佬我承包了! 穿書女配嬌養指南 超神禁術 掠奪諸天萬界 穿越後我成了萬人迷 漁夫奶爸 超凡貴族 四爺請你規矩點 這個忍者明明不強卻過分作死 夢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