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想法(1 / 2)

加入書籤

老陳自己並不知道,藍色天空出現之後,對整個資本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已經有許多經濟學家開始研究這個問題,在經濟學領域,很多專家已經開始傾向於把藍色天空看成是某種昂貴的必需品,這種必需品的出現,似乎解決了以前經典的經濟學理論一個重要的問題——資本的去向。

所有人都知道, 資本是有自己獨特的意誌的,那就是不斷的壯大自己,這種意誌幾乎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

資本家為了發展資本,不惜出售吊死自己的絞索,這是資本論裡的一句名言,作為一種誇張的表述,很多時候往往也是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實。

但現在這個事實現在受到了某種挑戰。

一個人可以因為錢去出售自己的生命,這一點,已經是人類雖不認同, 但已經接受的一個人性事實了。

但如果反過來,如果生命可以購買,人類會是不屑一顧,守著錢去死呢?還是會不惜所有的錢去購買它。

藍色天空的事實似乎說明,那些願意出售自己生命的窮人,往往是因為他們窮,所以他們的生命也就沒有什麼值得珍惜的。

而反過來,那些有錢人的生命,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特別昂貴,昂貴到不惜一切代價,也必須去買。

在歐洲各國,S療法引發的資本信任危機,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匯了,而在國內,顯然老陳夫婦才剛接觸到它。

所謂的資本信任危機, 其實跟經典意義上的經濟危機沒有任何區別。

因為市場上某種要素的突然變化,導致資本變得謹慎,大家都開始缺錢了。

所有人不願意去投資,變得保守。

這種要素可以是某種影響力巨大的商品價格崩盤,擊潰了大部分人對目前市場上價格的信心,比如房地產和股票市場,也同樣,也可以是某種花費巨大的必需品必須要買單,比如戰爭,和S療法名額。

經濟學領域有人把藍色天空對經濟學的影響,看成是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當然,這場大戰看起來要溫和的多,目的也截然相反。

戰爭摧毀生命,藍色天空拯救。

但兩者有些要素都是雷同的,一是按照價值觀念來看,戰爭和生命,都是社會和人的剛需物品,二,他們都花費巨大。

現代經濟學有一種觀點認為, 世界經濟曾經的繁榮,很大程度上, 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 讓全世界長期處於生產大於消費的環境。

曾經的人們對於消費要求其實很低,能吃上肉,住進自己的屋子,孩子能上學,這就可以了,很幸福。

至於其他的,電視,電影,音樂……這些都隻是生活的點綴。

但是信息化時代,讓這些點綴逐步變成和吃飯睡覺一樣的需求,人們對消費的需求提升,從吃好住好,發展到玩好,用好……新鮮而昂貴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的遊戲,美輪美奐的電影和音樂,逐漸變成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生產的發展卻相對沒那麼快,相反,因為生產力的進步,大部分普通的工作崗位逐步開始消失,工作的需要反而減少了。

人們開始透支未來來支付當下,最終,這種透支無法抑製持續,引發經濟危機。

而S療法名額,從價值上來說,幾乎可以等同於,一個人從生到死,所有消費的總額,還要多。

對於買不起他的人來說,這東西是不存在的,因為反正買不起。

對於能夠夠的上的人來說,這種名額就是個必需品,隻要能買,一定要攢著這樣一筆錢,在需要的時候買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諸天:從成為劉沉香開始崛起 戀上青梅這件事 人間殺神 都市:開局救女神獎勵十套四合院 我在生存遊戲裡一贏到底 今日見麵時 戰國趙為王 快穿:我揣著空間當媽上癮了 仙氣淩人 李白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