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1)(1 / 2)

加入書籤

齊國都城臨淄。

根據《考工記》的記載:「匠人營國,方九裡。」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把一座城市看成是標準的正方形,那麼作為周天子的都城單邊長度就是九裡,四麵城牆長度加起來的周長就是四九三十六裡。

依周朝宗法製,天子之下便為諸侯,諸侯國都城的單邊長度被規定為七裡,總周長則是二十八裡。

西周各大開國時期的強大諸侯,比如說周武王弟弟姬叔度所建立的蔡國都城蔡城,另外一個弟弟姬旦(周公旦)之子姬伯禽所建立的魯國都城曲阜,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所建立的宋國都城宋城均是如此。

但在周朝分封的眾多諸侯國之中,卻偏偏有一個例外,這個例外就是齊國國都臨淄城。

單以周長而論,這座建立在淄水旁邊的都城周長達到了四十三裡,不但遠超諸侯國所應有的二十八裡周長,甚至也超過了周天子三十六裡的都城洛邑,是此刻華夏大地上麵積最大的一座城市。

自從武王滅商紂,西周代商之後,西周立國的大功臣太公呂尚(薑子牙)就被周武王姬發分封在此地,封國名字為「齊」,這就是齊國的由來。

在那之後,呂尚就找了一個地方建立了一座名為營丘的城市,作為齊國的都城。

到了齊獻公呂山之時,這位齊國國君將營丘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並將這座城市改名為臨淄,此後多位齊國國君又對臨淄進行了多次擴建,由此奠定了這座東方大城此後數百年間的輝煌。

此刻的臨淄,雖然已經不復之前之前晏嬰出使楚國時對楚王所說的那般「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的熱鬧和繁華,但卻仍然是諸國之中一等一的繁華大都市。

就在這一天清早,一輛馬車在數十名齊國宮廷衛士的護衛下,從郭城之中的館驛出發,自臨淄宮城和郭城相交的稷門緩緩的駛入了臨淄宮城之中。

馬車上所坐的這一名寬袍大袖,頗具君子之風的老者,便是趙國國君趙丹派來齊國都城臨淄的使者,趙國客卿蘇代了。

蘇代看著麵前這座巍峨大氣,完全展現出一代霸主風範和齊國數百年底蘊的莊嚴宮殿群,心中也是頗有感慨。

他的兄長蘇秦,就是在這座宮城之中,被政敵所派出的刺客當街刺殺!

而他今天來到這裡,也正是為了繼承兄長的遺誌,將齊國這個國家,徹底的打落到塵埃之中。

扶燕滅齊,是蘇秦為首的三兄弟共同的夢想。但如今燕武成王所執政的燕國已經是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了,想要達成滅齊的目標,那麼就必須要借助趙國的力量。

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日漸強盛的趙國和昔日老牌霸主齊國之間就爆發了多次沖突和戰爭,震驚天下的五國滅齊之戰趙國也是不餘遺力的參與其中,兩國之間的恩恩怨怨早已無法化解。

隻要燕趙聯合,那麼再滅一次齊國,也並非什麼空談。

所以趙國絕不能夠在長平失敗,否則的話蘇代的所有夢想就統統都成了空談。

蘇代知道自己已經老了,恐怕活不了幾年就要追尋自己的兄長蘇秦而去了,他的人生道路已經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但是他一生所追尋的目標卻仍舊沒有達成。

這一次的齊國之行,很有可能就是蘇代這一生的最後一次機會了,所以他必須竭盡全力的去抓住這一次機會。

馬車緩緩的停了下來,一名早就在此等候的齊國官員迎上前來:「使者,吾王已在殿中等候。」

蘇代抬頭看了一眼,麵前的這座高台名喚桓公台,台基座高一十四米,共有九十九級台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快穿:我揣著空間當媽上癮了 仙氣淩人 李白怎麼了 絕品仙醫 棄女狂妃:偏執妖王纏上癮 陛下萬萬歲! 末日廢柴的進階之路 大明:這個皇孫可太穩了! 穿書成了反派的惡毒娘子 模擬修仙:找出最佳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