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漢服嫁衣引起的反響(1 / 2)

加入書籤

模特們一個接一個的上台走過,展示著華夏漢唐時期特有的文化,下麵不管是上到王洛,還是下到隨便一個後勤服務人員都被這美輪美奐的漢服驚呆了。

直到彩排來到尾聲,壓軸出場的的是仿製古代皇帝結婚時,後妃穿的一件拖地婚禮服,鳳冠霞帔,這件婚禮服是王洛找的蘇杭地區最厲害的繡工,多人合作,忙了很久才完工的,上麵用金線繡出來的鳳凰,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搭配頭飾,簡直亮瞎了一幫人的眼。

「太漂亮了吧,好想要一件啊。」

連冉秋葉也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發出感嘆。

「可以啊,要不咱們倆再重新補辦一場婚禮,就用這件衣服做你的婚禮服,咱們還能重新多收一次份子錢,跟三大爺一樣,咱們要算計啊。」

冉秋葉白了王洛一眼才開口到。

「老不正經的,孩子都上高中了,你還來這一套,再說人家三大爺早就不算計了,現在可大方了,都是老黃歷了,不過咱們用不到,到時候咱們兒子,女兒結婚一定要用這一套,太漂亮了,這可比國外的婚紗高貴多了,可惜咱們那時候沒有。」

冉秋葉失落的嘆了口氣,有哪個女人不想讓自己的婚禮變得更漂亮呢,要知道那可是女人一世最美的時候。

王洛看出了她的失落,握緊了她的手,小聲的在耳邊說了起來:「你可以收藏一件啊,可以在臥室穿給我看啊,這不就解決了。」

冉秋葉一聽,心動的點了點頭。

按照正統,其實這件嫁衣不是正統的嫁衣,而是算是改良,仿製的就是後世網絡上流傳的那種婚禮上采用的服飾,咱們華夏古代這種禮服是普通老百姓穿不到的,再說,按照古代要求的話,尤其是唐朝以前,女子婚禮禮服可不是紅色,而是綠色,很奇怪是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一個成語叫做「紅男綠女」,說的就是這個,男的穿紅色,女的穿綠色,這是古代那種男尊女卑的觀念造成的,現在都不適用了。

華夏古代的鳳冠霞帔,婚禮禮服經過上千年的演化是各不同的。

鳳釵、鳳凰爵等鳳形首服是鳳冠的前身。據載,宮中嬪妃插鳳釵的風俗起於秦始皇。到漢代,太皇太後、皇太後謁廟的禮服中已經開始用鳳凰作為頭部裝飾品。

東晉王嘉的《拾遺記》中第一次出現了「鳳冠」一詞。此時的鳳冠需要用金釵進行裝飾,是一種組合起來的頭飾,但此時「鳳冠」的形製、名稱並未納入皇家禮製而成為後妃的專屬冠飾。

唐代即有宮女戴「鳳冠」。宋代女子戴冠之風很盛,有白角冠、團冠、等肩冠等。宋代服製中的鳳冠即在團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並正式將鳳冠定為禮服,納入後妃冠服製度。

《宋史·輿服誌》記載,北宋後妃在受冊或朝賀景靈宮等隆重場合時,都要按規定戴上鳳冠。明代皇後祭祀朝會承襲宋製,也戴鳳冠。

明初,參照宋代皇後的龍鳳花釵冠來設計後妃的鳳冠,其形製與宋代的鳳冠多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發展。

清朝後妃的鳳冠與前朝相比,有了較大變化,首要的是鳳冠上不再飾龍。

鳳冠的製作工藝有花絲、鑲嵌、鏨雕、點翠、穿係等,往往製作精美,造型莊重。

霞帔原為披帛,秦漢時期在民間已有佩戴,但僅為女子服飾上的裝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披帛在民間被廣泛使用,成為女子的必備物品。這一時期的披帛在質地和製作上較以前有了很大的區別,色彩也更加艷麗。

由於其掛在前月匈,隨風飄逸,婀娜多姿,形美如彩霞,所以改披帛為「霞帔」,霞帔由此而得名。

宋代的霞帔是一個底端縫合的V字形長布條,最下麵還會墜一個霞帔墜(早期經常被誤認為是香薰盒),而分開的兩頭最後會掖入衣服背麵的一個兜裡。

「霞帔」上出現的圖案也並不隻有雲霞,還有和頭部呼應的鳳或翟,數量也和身份地位有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開局拯救扶弟魔親弟弟 是美女不是黴女[快穿] 黎東大帝 洪荒之大哥成盒後認親伏羲女媧 既往不咎 重生為蛇:我能無限模擬人生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我活在遊戲之中 諸天讀書人 七零之漂亮小裁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