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210章(1 / 2)

加入書籤

大慶朝元和六年,洪都府大旱,治下各州縣連續兩年糧食欠收,民生艱難,又因上官瞞報,致朝廷賑災糧款遲遲未能送至,家境富裕些的還好,隻靠田地吃飯的百姓已經開始扒草根樹皮以充飢了。

袁州一帶,時已在袁州各縣鎮開了貨棧三十六家,布莊、繡莊各十幾家的陸柳兩家在安宜縣組織縣裡幾家大戶率先開始搭棚施粥,然城內能購入的糧食有限,柳晏清、柳晏安留在縣中護衛家小,陸承驍和柳晏平匯同長興鏢局眾人出洪都地界緊急往兩浙一帶購糧。

得江右商幫會員義助,濟南府曹家相幫,耗資一萬二千兩,購得糧食八千石。秦二聯合袁州境內十六家鏢局幫忙押送,讓陸承驍和柳晏平得以將這八千石活命糧運回袁州。

袁州境內,開在各鎮碼頭共計三十六家新豐貨棧幾乎是在同一天開始對外售糧,所售價格僅為成本價,遇付不起買糧錢的,隻需當地村正做個見證,按個手印,每人亦允賒糧一升以活命,待災年過去,還錢、還糧或是還等價的苧麻、皮棉皆可。

那些餓得幾乎沒有了活路的百姓聞訊,扶老攜幼,蜂擁而至,設在各鎮碼頭附近的新豐貨棧門檻幾乎都被踏平,怕太過擁擠弄出事故,最後如意繡莊和陸豐布莊門口也設了售糧點。

而未有陸柳兩家開設鋪子的鎮子裡,各村鎮百姓不幾日也聞聽了消息,紛紛請了各自村裡的村正,結伴往有陸柳兩家產業的鎮子去賒糧。

是的,賒糧。

兩年欠收,靠天吃飯的百姓手中早已經沒了餘錢,城裡的高價糧買不起,新豐貨棧的平價糧他們一樣也買不起,可以說,新豐貨棧這八千石糧食,九成都是賒出去的,且根本不知是否能收得回來。

八千石糧食,原本賒給當地百姓多撐幾日無妨,卻架不住袁州之外的鄰近州縣也有百姓聞風而來,看著下一刻可能都會倒下的難民,也當真做不到見死不救,商量一番,再賒糧出去是不夠的了,就在貨棧外不遠處增設了一批粥棚,這般緊省著,糧食還是五日就見了底。

陸承驍和柳晏平四方奔走之際,通往袁州城的水路上,一夜間來了五十艘大船,夜半停靠,次日天未亮便又走得不見了蹤跡。

袁州各鎮碼頭處,天色才亮,三十六家新豐貨棧夥計開門就發現門前堆滿了東西,驚得喊了掌櫃,查看了才知全是糧食。

幾十個掌櫃,一大早碰到了一樣的事情。

糧食是緊缺,可連來路都不知道的糧食,他們又哪裡敢代東家作主收下,可如今災民甚多,又不敢就放任堆在外邊,隻能讓所有夥計都出來守糧,一時各家掌櫃都往安宜縣尋人,三十六個掌櫃一合計,一萬五千石糧食。

天色一亮,求糧的百姓圍在新豐貨棧外,看著那一袋袋的糧食眼睛都冒綠光,隻因是新豐貨棧的,無人上去搶,都等著貨棧那邊來人。

陸柳兩家人都趕到了最近的一家貨棧,誰也猜不到這些糧食哪裡來的。

柳晏安是個俠客思維,尋思著:「是不是咱們兩家做好事,別人都看在眼裡,算著咱們糧不夠,給咱們送了一批?」

陸承璋比較實際,嘀咕說:「那也沒有做好事不留名的吧?」

這麼多糧食,且是壓根不知來路的糧食,兩家人商量一番,直接將事情報到了縣衙,由縣衙處置。

自然,最後還是都派發到了百姓手中。

這兩批糧食幫這些家無餘糧的百姓多爭出了十日,朝廷賑濟糧在第九日運至,一時滿城百姓喜極而泣。

和劉家那一場較量後,陸柳兩家連續幾年都在拓展版圖,開了鋪子五十餘家,哪怕是以縣鎮居多,卻也耗資甚巨。

一萬二千兩,是兩家如今能拿得出來的九成現銀。

銀錢是幾乎全花了出去,然而在袁州地界收獲的卻是有銀錢也買不來的人心。

大旱過後,來貨棧拜謝的百姓無數,新豐貨棧、如意繡莊、陸豐布莊及這三家產業的東家成了整個袁州城連三歲小兒都知道的存在。

繡莊和布莊另說,不是人人消費得起,這新豐貨棧此後卻是生意火爆,人頭攢動到水潑不進的地步。

袁州百姓,尤其得過陸柳兩家賒送活命糧的百姓,此後舉凡針頭線腦、一兩燈油都必往新豐貨棧去買,無新豐貨棧的鎮子則是盼著新豐貨棧何時能在鎮裡開出分號,便是陸柳兩家的布莊和繡莊,也因同是兩家產業,頗得袁州百姓認可,此為後話。

又說朝廷此次賑災,隨著糧款到的,還有朝廷派遣的賑災欽差。

袁州民間商戶自發救濟百姓,此事便被時已升任袁州知州的楊父報了上去。

陸楊兩家,早在前兩年就結成了親家,原本對兒媳是商家女多少還是有幾分不是滋味,算是擰不過兒子一片心思都在陸霜身上,如今卻是不然了,親家行此大義之事,楊知州是頗覺麵上榮光,且這也算是他的政績了。

朝廷此番派來的賑災欽差頗有些說道,不是年輕精乾的戶部侍郎,卻是年近六旬的四朝老臣,戶部尚書謝榮之,足見朝廷對災情的重視。

他這邊把袁州情況送到了洪都府,殊不知,欽差謝榮之帶著兩個隨行護衛已經一身布衣到了袁州。

一次大災,餓死之人極少,拋家舍地逃出袁州另謀生路之人更是沒有,除了臉色菜一些,人枯瘦得風吹就倒,精氣神倒還在,這在整個洪都府治下的州縣中算是獨一份。

問起這次旱災情況,問十個人,必有十個人會提起新豐貨棧、陸豐布莊、如意繡莊,會提起陸家柳家,便是對朝廷的賑濟都是放在了後邊。

鄉野百姓不知官家忌諱,隻純樸的遵從自己內心,記住了陸柳兩家的活命之恩。

走得多了,甚至能看到鄉民家中有供奉兩家的長生牌位,那是給活人祈福,增福增壽的,通常是給恩人立的。

這般情狀,謝榮之自然會往這幾處去暗訪一番。

首去的第一站,便是開在各鎮碼頭的新豐貨棧。

整個袁州境內經了這兩年,如今算是元氣大傷,街道上一片蕭條之狀,唯有一處有些不同,人多熱鬧,且人人臉上都見得到幾分笑顏。

謝榮之看那招牌,正是新豐貨棧。

主從三人進了貨棧,見一處與他們平時見到的店都不大相同,東西是真多,分門別類,可選的不少,然而最醒目的已經不是貨物的品類了,而是貼在貨價上或大或小的一張張紙。

和站在貨棧外往裡看滿目都是擠滿的人不同,三人擠進貨棧,第一眼看到的是貼在各組貨架最醒目處的告示。

「旱情當前,新豐盡一份綿薄之力,米麵按成本價售,每人限購兩升。」

「旱情當前,新豐盡一份綿薄之力,醬醋按成本價售,每人限購一壇。」

下方標價,凡事關吃喝生存之必須,皆是成本在售,其他東西也有不同程度的讓利。

謝榮之掌著戶部,對糧油醬醋這些東西的價格還是有數的,別說在如今物資奇貴的洪都府,便是在其他無災情的州府,也算得上便宜。

他又喚了那夥計問價,又是看糧,見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不是那等以次充好,奇道:「這朝廷不是已經過來賑災了嗎?你們東家還這麼賣東西,不折本嗎?」

那夥計見他氣度不似尋常,不免打量一眼,見衣裳隻是尋常布衣,不過雖是布衣,卻比大多數人的要新、要規整,一時拿不準是什麼人。

不過他在新豐做夥計,見到什麼人也不出奇,東家做善事也沒什麼不可與人說道的,笑道:「朝廷賑災是保咱們性命的,自然是大好事,可這吃喝也不是有米糧就行,您說是不是,這兩年熬下來,富戶沒事,貧門寒戶的手中又哪裡還剩幾個錢啊,所以這些家家戶戶都要用的東西,我們東家就不賺錢了,當是惠及鄉鄰。」

「至於說折不折本的,我們幾位東家前一段舍出去的比這可多多了,可以說,除了這些鋪子和一點周轉的銀錢,這幾年賺的家業都搭了進去,但您看看,咱袁州這一帶現在好歹大家夥都還好好的。」

若非東家,他也不敢說自家現今還能齊齊整整的,旁邊的州縣,賣兒女換口糧的也不在少數。

小夥計說到感性處,自己吸了吸鼻子:「我們幾位東家是好人。」

謝榮之點頭,好一會兒道:「是好人哪。」

小夥計聽他這話,笑了起來,又指著那米問道:「這米實惠,老先生您要來兩升嗎?」

謝榮之愣了愣,而後笑道:「不了,讓給有需要的人吧。」

那小夥計先是一愣,而後燦然一笑:「那成咧。」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太子他偏要寵我(重生) 這年代文後媽我不當了[六零] 我的貓係女友找上門 我虐了我的白月光 作精花瓶覺醒了 賜我狂戀 怎麼還不哄我[娛樂圈] 就要尾巴貼貼 釣係beta他帶著孩子跑了 隻想當山賊的我怎麼一統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