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 / 2)

加入書籤

對於滿清的再次求和,明廷內部果然有不同的意見。

其中贊成者認為,明軍已經打得夠遠了,再往西征,後方補給的壓力太大,國家實在沒有財力支應,還是見好就收吧,隻要滿清保證不越過鄂爾噶汗山-喀喇莽鼐嶺-和托和爾山(西薩彥嶺-阿爾泰山)東進,便可以接受其去帝號向大明臣服的要求。

而反對者認為,滿清一貫言而無信,且虎狼成性,因此一旦停止對滿清的攻擊,其國必然迅速恢復元氣,不久又會重新成為大明的邊患,擾得大明邊疆不寧,所以,現在應該「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正當贊成和議者與反對和議者針鋒相對,誰也沒辦法說服誰的時候,弘光十八(1662)年的夏天到了,這個夏天,天似乎漏了,黃河、長江、淮河、珠江流域相繼暴雨災,大半個中國隨即泡在了水中,雖說黃河改道工程剛剛完成、淮河下遊也有了東向的灌溉總渠和南向的新三河聯通長江,算是有效的分流了黃淮地區的水勢,減少了黃淮中下遊水患,但淮河上遊和長江沿線、珠江沿線還是出現了大規模的潰堤和水侵,數以萬計的百姓被洪水吞噬,另外數百萬大明子民被迫流離失所。

好了,什麼都別說了,全力救災吧,朱由崧立刻命令剛剛驗收完黃河改道工程及幫宿(遷、開)封馬拉列車軌道奠基的太子朱慈焈前往災區巡視,並隨後調撥了三百萬銀貫的救災款及另外價值三百萬銀貫的糧食給予各災區。

同時,朱由崧還明命各地巡按、東廠、錦衣衛盯住救災過程,避免有人侵吞救災錢糧及趁機逼迫流民成為大戶的奴仆和附庸。

除了就地救災外,朱由崧還趁機以官府組織的形式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將長江、珠江流域的受災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北及安南等地多人少的地區安置,而黃淮地區的災民則被遷往了遼寧等東北各道,置於海外各藩也趁機搶人,將至少十幾萬災區百姓分流到了海外,也算是有力的動搖了大明南方的人身依附關係,一定程度上重創了南方多地的地主士紳階層。

是的,朱由崧沒有能力阻止地主士紳們兼並土地,就隻能釜底抽薪將無地少地的百姓遷移出去,籍此壓迫地主士紳們為了挽留勞動力而不得不減少對貧民的經濟壓榨。

當然,朱由崧也是順勢而為,所以,舉國上下交口稱贊太子在救災中的表現的時候,南方地主士紳就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不過,救災也好、移民也罷,是要花大錢的,所以,大明同時期就沒辦法維持對滿清的繼續壓迫了----甚至連朱由崧設想的對俄國的進攻,也不得不暫時作罷----於是乎,大明朝堂上支持與滿清和議的聲音便逐漸占據了上風。

當年七月十三日,南京鴻臚寺奉旨發報給昆堅行都司鴻臚分寺,允許其與滿清進行和談;七天後,滿清朝廷得到了大明準予議和的消息,當即派遣多羅貝勒愛新覺羅·巴爾堪為首的代表團前往已經被明軍攻占的喀拉庫爾堡進行和議。

七月二十九日,明清和議正式開始。

會議伊始,署理昆堅行都司鴻臚使、大明談判團團長的豐雲山便向巴爾堪、祁充格、寧完我等滿清談判代表提出八項要求:

其一,順治皇帝去帝號,改稱國主或國王;

其二,順治皇帝派皇子為人質,入質大明;

其三,滿清派遣親王一級宗室前往南京告罪;

其四,滿清後續國主、國王的繼承要得到大明的批準

其五,大明將在滿清國內設置監國使,以防止滿清日後再有針對大明異動;

其六,滿清立刻向大明賠款三千萬兩白銀,且日後每年向大明年貢三百萬兩白銀或等值的馬匹牛羊及其他貨物;

其七,滿清守軍後撤五百裡,將西薩彥嶺-阿爾泰山之間山地全部移交大明控製;

其八,今後滿清不得與大明附屬的藩國發生任何沖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之我在韓國當贅婿 詩詞化劍,才氣鎮世界 英雄聯盟:冠軍之箭 神醫農女有空間 七零空間辣妻俏又颯 丙奪丁光 我當仙家那些年 登基吧!大王! 黃泉加油站 重生木葉,模擬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