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1章 李治的小心思(2 / 2)

加入書籤

「媚娘,你剛剛生了弘兒,本不該陪朕來祭奠先臣,外麵風雪嚴寒,別凍了身子。」李治甚是愛惜地幫著武媚娘整了整大紅袍。

「臣妾不礙事,倒是大家要注意龍體。大家一直龍體有恙,又遭了風痹,更不能忍耐這濕寒風雪,我們還是快些回寢宮吧。」

「哎!像我父皇戎馬一生都沒事,到了我等輩分之人,卻嬌慣生養,怎奈一身的臭毛病。」

「大家莫要傷感。大家的風痹並非嬌慣出來的毛病,而是因太極宮地勢低窪常年潮濕所致,別說大家了,臣妾,還有幾位嬪妃多多少少都染了風痹的毛病。這次,王皇後本想來,隻是雙腿酸痛地厲害,才沒能來,想必也是這毛病吧。」

李治聽聞了武媚娘的話後,突然覺得自己不孤單了,原來有那麼多人跟自己一樣一樣的啊。「哦?怪不得孫思邈也提及,母後生前的哮喘病因也是因這太極宮地勢低窪潮濕。」

「大家所言極是。臣妾前不久閱覽將作大匠閻立本的奏章,提議再興土木營建大明宮,以緩解大家的龍體疼痛,早日安康。」

武媚娘的話說到了李治的心坎上了。他的確是受夠了風痹病的折磨,孫思邈雖然開了藥方,自己又常年服藥,但孫思邈說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潮濕的環境裡,就算是曬乾的穀稻早晚還是發黴,緩解這病痛之策,關鍵在於遷出太極宮。

「自朕登基以來,天下並不安詳,連年旱災不說,還有蝗災,朝廷的口糧已經減少很多了,今冬好不容易盼來了雨雪,卻眼看著又要遭遇雪災,明年的禾苗恐遭不測。百姓無有安寧日,朕又如何大動錢財,大興土木啊。」

武媚娘微微一笑,懂得李治心有所向往,隻是有些忌憚,但出言寬慰到:「此宮殿原名永安宮,意求高祖長永安泰,不料次年高祖便駕崩了。此宮殿的工事也就停止了。多年下來,工事一直處於停滯狀態,還不是因為太宗受到魏征的苦諫,說那花樣好看的工事都是民脂民膏,朝廷修建宮殿就是剜了老百姓的血肉壘砌皇家的擺設,太宗哪能再去興師動眾,修建宮殿。」

「可如今已大不相同了。因李承乾與李泰之事,我大唐朝堂差點兒動了乾戈。而陛下登基以後,天下才太平了。這說明什麼?說明陛下就是我大唐的定海神針,就是我大唐基業的泰山,有陛下在,大唐才能國泰民安。」

「這些年天災不斷,可百姓有言,之所以風不調雨不順,乃是陛下的龍體欠安所致。太宗也常言君舟民水,民水洶湧澎湃,而陛下之君舟卻不堅挺,怎能帶領我大唐揚帆遠航,所以,興太極宮之事,非皇家修院添舍之事,而是涉及社稷的穩固,百姓的期許,陛下應該順民意解民憂,暖民心增民福。」

「哦?」李治的雙眉飛起了一絲狂喜,忙問道:「還有哪位臣子是這麼認為的?」

「李義府、許敬宗,還有崔義玄、袁公瑜等大臣皆是這麼認為。」

「哈哈,快快將他們的奏章拿來給朕看。朕今晚要進行批閱,明日早朝要議論此事。」

武媚娘的眼神裡閃過一絲冷意,莞爾就眉開眼笑,說到:「聖上的風痹病看來是有良藥可治愈的。」

「媚娘說的是何良藥?朕怎麼不知。」

「奏章啊!」武媚娘笑得十分燦爛,「聖上一提到公務便忘卻了風痹疼痛,豈不是世之罕見良藥啊。」

李治哈哈大笑,忽然又覺得披著紅袍子的武媚娘被白雪一映襯,越發地楚楚動人,便將臉湊近了她,低聲道:「媚娘的良藥堪稱效果奇佳。」

「噗!聖上好壞!」粉拳不痛不癢地打在肩膀上,李治的心裡甚是歡快。

嬉鬧了半日,李治又要問起李義府等人的奏章事宜,武媚娘忙道:「盧國公方才派了馬車與一隊人,護送一盒美食過來,閱其奏文,說是他營帳下有一喚作倪土的奇人,製作了白玉豆腐,還有黃金麵包,待他親自試吃了後,查驗安全了,方才送來。聖上何不現在就去品嘗一下這罕見美食。臣妾也餓了,趁此機會也解解饞。」

「朕就知道你嘴饞,這小嘴巴還很刁。」

「去!聖上又在取笑媚娘了!」

享受著小粉拳的伺候,李治笑得更開心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僵屍先生的風水師開始 美色撩人 鬥破之火影通靈係統 懷孕後我和影帝離婚了 老婆你信我,私房錢真的都在這了 神豪從小賣部開始簽到 共潮生 直播開局繼承了一座動物園 我網購了本九陰真經 神醫開局被女友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