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出發去東平(2 / 2)

加入書籤

屯以下作戰單位的人數都是固定的。

屯之上就是曲,每曲人數不定,滿編的話有五百人,由中、前、後、左、右五屯組成。

不滿編的話則每曲隻有兩百人,分成左、右兩屯。

曲的長官是軍候。

部是曲的上一級單位,一般由校尉統領,不設校尉的話則由軍司馬統領。

每部分左、右兩曲,總人數不等,滿編的話應有千人之眾,不滿編則隻有四百多人。

現在曹德統領的本部人馬還有好幾百個缺額,需要到東平後再另行招募。

曹恪學著後世電視劇裡下級軍官向上級回話的樣子,拱手對曹德道:「稟校尉,全體將士已經集結完畢,輜重也全部上車,隻等一聲令下,就可出發了。」

「李子揚和吳季重都來了麼?」

按計劃,李宣和吳質二人將隨曹德前往東平。

至於蘇林則是曹操專門從外地調至東平任職的,現在估計已經到達無鹽了。

曹恪道:「李世叔和吳季重都來了,在北門樓下等著呢。」

李宣和曹操、曹德兄弟兩人都有交情,因此曹恪以世叔二字來稱呼他。

須臾,曹恪想起吳質此前借書的事,道:「季重已經把《左傳》還給我了。」

「好。」

曹德隨即轉身,和眾人道別。

曹嵩似乎有些不舍,道:「我送你們父子倆到塢堡門口。」

曹德沒有拒絕父親的好意,讓曹嵩、曹操等人將自己和曹恪送到塢堡北門附近,才請他們回去。

北門裡麵,有個較大的廣場,大概有四個藍球場那麼大。

廣場上停著五輛馬車,全部用來裝載輜重。

馬車附近,站著兩百個家兵。

家兵們都披著烏色兩當鎧,戴著黑色兜鍪,右月要邊掛著箭壺,左月要上懸著環首刀,背上背著長弓,手上還拿著把長槍。

這些裝備,都是不久前曹操安排人從軍中倉庫裡調撥過來的。

塢堡大門附近四塊拴馬石上,各拴著幾匹好馬。

其中一匹白馬是曹恪的坐騎,其它毛色不一的馬匹供曹德、李宣、吳質等人騎乘。

曹大福以及幾個曹恪的心腹小廝也騎馬,跟隨主人去東平。

早已等候在北門邊的李宣和吳質二人等曹德趕到,連忙上前參見。

曹德讓二人準備動身,自己也從拴馬石上解開一匹黃馬的韁繩,然後踩著馬鐙,上了馬背。

這馬鐙是曹恪還在徐州的時候讓鐵匠打造出來送給他的。

當時一共打造了四對馬鐙,其中一對曹恪自己用,另外三對分別送給了曹德、夏侯淵和曹操三人。

回到鄄城後,曹操又讓人批量打造了幾百對馬鐙,分配給軍中將士們尤其是騎兵們使用。

因此李宣、吳質、曹大福等人的坐騎上,都掛著馬鐙。

曹恪披著黃銅色兩當鎧,左月要懸著把環首刀,右月要掛個箭壺,背上背把雕弓,也上了馬來,跟隨曹德出門。

吳質、李宣、曹大福等人也陸續上馬,朝塢堡大門外走去。

兩百多人護著五輛輜重車陸續出了箕山塢堡北門,在驕陽下往東北而行,下午就到了廩丘縣地境。

曹恪騎馬走在官道上,見路邊麥田一望無際。

金黃色的麥田中,夾雜著幾塊綠油油的菜地。

曹恪一邊觀賞路邊景色,一邊聽曹德和李宣閒談。

李宣三十來歲年紀,長著山羊胡,樣子看起來十分儒雅。

他是名士李膺之孫,前東平相李瓚之子。

李瓚生前對曹操十分贊賞,勸兒子在自己死後前去投奔他。

李宣聽從老爹的安排,帶著弟弟們投奔了當時還在東郡當太守的曹操。

他又與曹德有些交情,在得知好友擔任東平相,想要征辟自己進入他的幕府的時候,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現在他在曹德手下擔任主簿。

隻聽見李宣說道:「東平境內的世家大族,以劉、張、呂、畢四家為首,人稱東平四大豪門。這四家豪族,每家光宗族就有近萬口人,各占有良田萬餘頃。」

曹德頓時來了興趣,道:「說說這四大豪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暗行禦史 遮天之太陰皇子 落夢夜瀾 暖婚有你甜又蘇 女友成名不甩我怎麼辦 妹妹和青梅又打起來了 人在漫威:開局遭遇帝騎哥 俗主 女明星她拿的是雙狙 重生之修煉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