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曹文詔的高光時刻(1 / 2)

加入書籤

看著眼前這個玉璽,眾人都有點懵逼,秦始皇那個傳國玉璽早都不見了,宋朝都沒有找到,明朝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玉璽。

眾人眼前這個玉璽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還真不好說。

「這個玉璽是真的嗎?」

「我問了俘虜,這個玉璽是從元順帝那裡傳下來的,絕對是真的,」何可綱看著眾人激動道,「相傳太祖爺派三路大軍追到漠北尋找傳國玉璽都沒有找到,現在被曹將軍得到了,隻要獻給陛下,陛下一定會大賞。」

曹文詔拿起玉璽認真的看了看,然後鄭重的放在盒子裡,對何可綱嚴肅道,「何將軍,此事重大,就由你親自護送進京城獻給陛下,我還要去追林丹汗。」

「那些俘虜的蒙古勛貴也一起送回京城交由陛下處置,記住,林丹汗的女卷不得怠慢。」

曹文詔擔心有人打林丹汗妃子的主意,特意交代。因為這有前車之鑒,藍玉當年捕魚兒海之戰,俘虜了北元皇妃,還把對方睡了,回去的時候還把自家城門破了。

「將軍,要不還是你送回京城,我去追林丹汗吧。」

何可綱看著手上的盒子,不管這個玉璽是真的還是假的,這都是大功一件,皇帝開心之下封官賞賜,絕對是大好事。

而追林丹汗就是個苦活了,而且能不能找到還是個未知數,草原這麼大,想找到個人很難,林丹汗早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雖然這個玉璽是自己找到的,可是曹文詔是主將,要不是他堅持打這一仗,眾人什麼功勞都得不到,自己隻是副將而已,如果真的這麼不識趣,以後在軍中就不好待了。

曹文詔看了眼何可綱,微微一笑,搖搖頭,道:「何將軍,這個玉璽是你找到的,當然由你送給陛下,你就不用推遲了,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我休息一會就帶人去追林丹汗,你進京後也可以把此戰詳細情況稟報陛下。」

曹文詔可不想搶自己手下的功勞,他對自己有信心。

「嗯。」

何可綱意味深長的看著曹文詔然後重重點點頭。

隨後曹文詔和曹變蛟帶著三千精兵,每個人配雙馬繼續追擊林丹汗,何可綱帶著大軍押運眾多戰利品和俘虜先返回錦州。

京城。

此時崇禎帶著大臣正在軍機處參觀,眾人都興致勃勃的,隻有一個人臉色痛苦。

「陛下,軍機處如今有一萬多正式工匠,三萬多學徒,一個月燧發槍的產量可以達到二萬支,佛郎機炮100門,虎蹲炮200門,紅夷大炮10門。」

畢懋康在一旁介紹,「陛下給那些工匠脫了匠戶後,他們都很用心,造出來的火器質量得到很大提高。」

科舉是第一生產力。

這句話永不過時,崇禎自問沒有比古人更聰明,但是他知道未來的方向啊,知道怎麼去做。

崇禎含笑點頭,「畢愛卿做事,朕自然是放心的,火器質量一定要把好關,不能讓一件有問題的火器流出軍器總局大門。」

「朕以前提過子彈和炮彈的問題怎麼樣了?」

畢懋康和孫元化對視一眼,同時跪倒在地,「微臣無能,子彈和炮彈的事至今為止都沒有做出來,辜負了陛下的重托,請陛下治罪。」

畢懋康兩人麵露慚愧,自從他們兩人來到軍器總局後,崇禎對於他們提的要求全部都答應,要錢給錢,要人全國招人。

軍器總局成立短短一年就花了一千多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各種資源。

朝廷上下眼紅之人數不勝數,要不是崇禎支持,軍器總局早就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

「兩位愛卿不要這樣,朕沒有責怪你們的意思。」

「你們告訴工匠不要害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有心裡壓力,把你們想到的法子全部去試一遍,終有一天能成功。」

現在這個條件想做出子彈確實很難。

崇禎麵帶笑容安撫畢懋康兩人,這也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陛下,如今到處都需要錢,請陛下削減軍器局的經費,把省下錢的投在各地災區。」

「臣剛收到陝西巡撫孫傳庭的奏章,今年陝西又是一個大旱之年,他請求朝廷撥銀百萬,糧十萬石用於賑災。」

戶部尚書畢自嚴嚴肅道。

雖然建奴滅了,但是大明還是一副爛攤子,各地旱災,蝗災輪番上陣,各級官府照樣貪腐成風。

崇禎眉頭一皺,「畢愛卿,朕說過多少遍了,火器發展一定不能停,這錢該花還是要花的。」

「不要老想著壓製,大明想要恢復往日榮光,一些代價是必須要付的。」

「對對對,畢大人,遼東之戰火器可是立了大功,每一項技術都需要大量銀子投入,現在打贏了,你就釜底抽薪,你可不能這樣做。」

畢懋康連忙說道,「我朝大明火器已經落後歐羅巴人很多了,如果再不迎頭趕上,以後隻會被人打上門來啊。」

「我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畢懋康看向眾人。

「從歐羅巴回來的人說,歐羅巴人已經造出了比紅夷大炮更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炮,他們的軍隊也裝備了大量燧發槍,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啊。」

「現在我軍燧發槍總共都沒有五萬支,陛下曾經說過要造一百萬支燧發槍,你是說陛下的決定有誤嗎?」

畢懋康說的有點誇張了,不過此時歐洲確實快把火繩槍淘汰了,燧發槍開始大量裝備軍隊,火炮,戰船都得到很大發展。

但是他們的燧發槍也是前裝槍,子彈也沒有做出來。

一百年後才出現真正的後裝槍,子彈也做出來了,這時候的火槍威力初步奠定了後世基礎。

崇禎剛過來的時候,明朝軍隊還大量使用火門槍和火繩槍,而且火繩槍質量數量少,質量差,在士兵眼裡比燒火棍都更差,明軍火器發展幾乎豪無進步。

他直接把火繩槍改成燧發槍,火槍的威力還是沒有提高多少,隻是提高了火槍的射速,比歐洲的火器還有差距。

「哼,我什麼時候說陛下錯了,」畢自嚴冷哼一聲,「我隻是說削減一些軍費,用於救濟災民,難道你要眼看著大明子民活活惡死嗎?」

「火器要花錢,救災也要花錢,但是國庫隻有那麼多錢,總要平衡一下吧。」

「我還不知道你什麼意思,現在削減一點,明天削減一點,後天削減一點,不用多久這軍器總局好不容易培養的工匠就要損失一半。」

「你知道老子為了軍器局付出多少心血嗎?」

「你天天在陛下耳邊哭窮,火器發展關係到大明國運,怎能這樣斤斤計較,你連這點都看不到,不配做大明重臣。」

「胡說八道,顛倒黑白,朝廷每年收入都是那麼多,難道為了軍器局,就要餓死那些無辜百姓,他們就不值得我們救嗎?」

「人死了,什麼都沒了,你口口聲聲未來,國運,如果朝廷連自己子民都不救,何談以後。」

畢自嚴和畢懋康突然就吵了起來,眾人連忙拉住兩人。

「好了,不要爭了。」

太監樸國昌連忙搬了一把椅子過來,「皇爺。」

崇禎坐下看向眾人,「你們兩人都說的對,火器關乎國運,大明子民也要救。」

畢自嚴翻了個白眼,心裡腹誹,「說的好聽,要不是您到處花錢,我也不想當這個惡人。」

去年和今年崇禎就花了五千萬兩銀子,朝廷花錢如流水,山西晉商抄來的銀子都快花完了,照崇禎這個花錢速度,國庫至多到明年上半年就要空了。

明年下半年朝廷就要準備過苦日子了,到時候沒錢了,他這個戶部尚書就是眾人集火的對象。

「陝西和山西兩地朕去過,很多地方確實旱災嚴重,山西稍微好點,」崇禎輕輕說道,「兩省的稅賦朝廷已經免了,但是這還不夠,這幾年朝廷還要投入大量銀子幫助關中百姓渡過難關。」

「那裡的田地幾乎絕收,好早還有煤炭,告訴孫傳庭,組織百姓多挖煤換糧食,以工代賑,朝廷組織百姓修路,修水渠,朝廷在陝西建一五個水泥廠。」

「所需錢糧朕全部批準,一個月就能運到。」

「陛下聖明!」畢自嚴恭敬道。

「起來吧,」崇禎擺擺手,「這些日子朕想了很多,朝廷有很多事要做,朕做了一個五年計劃,你們聽聽。」

「五年計劃?」

眾人疑惑的看著崇禎。

「對,朕準備用五年時間做幾件大事,解決民生問題,」崇禎嚴肅道,「集中朝廷的全部力量統一規劃,朝廷上下所有人都齊心協力,朕相信,五年後,大明一定能變的更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成大佬的契約獸後我野翻了 鎮壓諸天係統我是神國大尊 秋寒江南 報告教練,我想打輔助 全真道統玄門正宗 鬥破之我有紫晶欲封天 開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團寵大佬真千金慕離 寵寵欲動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