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的天空(1 / 2)

加入書籤

心甘情願的深入自己喜歡的生活中,將自己的所有感受、所能能想到的都原模原樣的寫成文字,樸素自然,沒有任何的虛飾和偽裝。這也許就是生活的小哲學,不必驚慌,不必憂慮,按照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走就好。

馬致遠的這首小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很短,一共隻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淒苦的心境。

被贊為「秋思之祖」,這首成功的曲作,從多方麵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征。

兼容的文化氛圍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包含散曲和雜劇)就是在此環境下形成的。

今人把元曲與唐詩、宋詞並列,視之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我們大家認為元曲之所以在元代誕生並繁榮,主要得益於元代北方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影響和文化政策的寬鬆,「使得社會思想能夠較多地擺脫傳統規範的束縛」而能自由創作。

傳統的封建思想在這個時候被放鬆了很多,一些需要應運而生的新的文化形式,就是需要這樣的短暫的自由才發展起來的,並且能迅速繁榮昌盛,成為中國燦爛的文化瑰寶。

周末聽了一次元曲,元曲從感覺上來說更自由、貼近生活現實,如果說唐詩是豪情,宋詞是柔腸,而元曲就是嬉笑怒罵的童真率性,是藝術性的俚語(即民間俗語或地方方言)表現。

在當時的元朝的草原上,人們很注重對於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他們豪放率真,不斷提高各個方麵的能力,所以在觀念上崇尚的是一種自由的飛翔,對於認為阻礙的東西自然就摒棄掉。

元曲,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

元代的集市上的東西更豐富多彩,走過街邊的小巷子裡,也許就能看到有一個老人在那裡唱著戲曲,唱的好了,自然有人圍觀,日子倒也安穩幾天,品茶唱曲,民間倒也自由一點,不過也各有各的不幸。

白樸的《梧桐雨》描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語言雍雅華貴,絢麗多彩,開雜劇文采派的先河。

馬致遠的《漢宮秋》是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它大膽地改變史實,塑造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為重的愛國者的形象,抨擊了皇帝的昏庸和無能。

由此可見漢唐文化在元代依然影響巨大,對於名族文化的融合也有重要的意義。

歷史上,我們知道在對外的文化交流中,做出主要貢獻的就是唐朝和元朝。

但是,如果從對外影響範圍、往來國家數量和國際地位角度比較,唐朝與元朝是無法比擬的。優惠的通商政策、通暢的商路、富庶的國度、美麗的傳說,使元朝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社會各界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記者,歸國後一些人記錄了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正是這些遊記,使西方人第一次較全麵地了解了中國和東方的信息,一個文明和富庶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麵前。這些信息改變了歐洲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

我們從這些遊記中認為,馬可波羅等人的著作對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那個時候,能見到外國人是很普遍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漸漸有了最初的形狀,通商進來的國外的東西,使得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也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展,所以到了明朝,才有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在財閥當太子爺 變蜥人魔 籃球從呼吸法開始 仙劍飄零 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 從鯨魚島開始的獵人 全能先生鬧都市 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 剛分手,發現前女友也是文抄公 全民領主:我的兵種能無限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