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張獻忠下線(1 / 2)

加入書籤

當豪格在朝鮮傳來稱帝的消息後,賀啟同興奮不已。

他不斷的派出手中的哨騎,去探聽豪格的具體位置,想要把他給一網打盡。

不管怎麼說,豪格也是個大清皇帝了。

縱然領土不全,但擒殺一個王爺的分量能同皇帝相比較嗎?

韃清分裂開來後,對於想要刷軍功的大夏軍隊,就是一劑強心劑。

甚至不等賀啟同主動進攻,稱帝的豪格便揮師南下,想要占據整個朝鮮,為他所用,同時打響他大清皇帝的名號。

一時間雙方的交戰越發的顯得密集起來。

豪格甚至開始驅趕那些被他收服的陷陣營朝鮮人,瘋狂的進攻漢城,以此來打消朝鮮的抵抗之心,意圖在朝鮮南部徹底站穩腳跟。

多鐸對於這種攻占敵國首都的事也很是贊同,但進攻有錘匪扶持守衛的心裡有抵觸。

朝鮮士卒本就善於火器,再有錘匪火器的支撐,他們很難取得什麼優勢。

但是掉頭返回遼東,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進退兩難,隻能在朝鮮走一步在看一步了。

好在想要乞活的朝鮮人很多,驅趕他們去攻城。

而錘匪也並不會第一時間加入作戰。

這一波屬實是朝鮮自己人在各自背後的金主支持下,相互廝殺起來。

賀啟同對於豪格主動上來糾纏,很是滿意,遂同鄭芝龍準備把豪格引入包圍圈裡搞死他。

但有索尼幫助豪格出謀劃策,並且用皇帝不能輕易冒險之事,倒是勸住了沖動的豪格。

自從賀今朝在山東圍死阿巴泰入侵大明的兵團,一下子就把大清的基本盤給打的差不多沒了。

皇太極來不及整一出全民皆兵備戰就直接噶了。

就算是十萬清軍當中大半都是蒙古人,可損失四五萬的八旗士卒,對於他們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強盛的王朝一下子損失這麼多軍隊,運氣好是由盛轉衰,運氣不好直接就涼了。

薛仁貴在大非川就死了四五萬,大唐對吐蕃就遏製不住了。

同樣大明在薩爾滸損失也差不多,對待崛起的女真人就隻能轉攻為守了。

皇太極偷雞不成蝕把米後,大清就已經逐漸走上了滅亡的道路。

而現在大清僅剩的殘存力量,更是分散的不得了,多鐸更是不敢把自己手下的精銳士卒投入戰場當中。

說到底,他還是豪格的叔父輩呢!

作為最受努爾哈赤寵信的小貝勒,憑什麼沒機會當皇帝?

朝鮮的戰事立即陷入僵持當中,李定國依舊在緩慢的行軍,派出以楊展為首的先鋒隊伍,務必要在三四個月內平定豪格等人。

否則一旦陷入冬天,大軍停駐在朝鮮北部是非常難受的。

武大定則是依照賀今朝的軍令,繼續往北部前進,滅殺那群羅剎鬼,同時招降其餘小部落,為將來反擊沙俄打好前站。

北方戰事陷入膠著當中,反倒是南方打開了局麵。

高傑率部進入越南等地殺的敵人如入無人之境,並且順利的宣揚出自己的威名。

高傑把一把大鐵槍在戰場上舞的飛起。

實重二十斤,對外號稱四十斤,手下無一合之將。

敢跟高傑騎馬對攻,當真是一力降十會。

四十斤的鐵槍,誰對上誰不心裡害怕啊?

待到名頭打出去之後,地方將領氣勢上就低了很多。

再加上高傑又是陝北漢子,長得高大威武。

對上稍顯低矮的敵方大將,一時間小霸王的名號響徹東南亞等地區。

可惜左良玉麾下沒有高傑這麼能打的人,以至於許多人認為他們都是小霸王高傑的麾下。

像這種大明的殘兵敗將,以及軍紀敗壞的左部打越南人還是有點實力的。

北方鄭氏與南方阮氏相爭十幾年,鄭氏一直打不倒南方的阮氏。

鄭氏人口稠密,但阮氏地形有利,大兵團根本就無法展開。

阮氏同葡萄牙人建立了聯係,已經製造了西洋小銅炮,而且請葡萄牙人建立了兩條堡壘線,用於對抗來自北方的進攻。

鄭氏效彷阮氏招募了荷蘭人,在賀今朝稱帝的這兩年內,鄭氏同荷蘭人勾結,在荷蘭人的炮火支援下,攻破阮氏第一道防線。

但是在第二道防線的時候,鄭氏敗給了阮氏同葡萄牙人的艦隊。

葡萄牙人早年跪降錘匪,獲得了錘匪的「友誼」,跑遠航線給賀今朝打工,自然是上漲了些許實力。

鄭氏打不過左部,又被小霸王高傑的名號搞得十分恐懼,遂派出使者去聯係占據南方的阮氏,共同對抗明軍。

天知道明軍搞內訌,沒等越南找機會進攻兩廣占為己有,結果被明軍先殺進境內。

這誰受得了?

越南對於兩廣那地方惦記的時間很長的。

現在不僅沒有反攻過去,反倒被大明的殘兵敗將給打的七零八落,這種落差誰受得了?

鄭氏不僅對南方的阮氏發出求援信,希望兩方共同抵禦外敵後,也向滄瀾國王(老撾)發出求救。

總之,現在誰能來幫他抵禦那些明軍,就是他鄭氏的盟友。

境外打的極為順利。

在廣西的瞿式耜與張獻忠打的越發激烈起來,張獻忠反倒是落了下乘。

就在張獻忠焦頭爛額的時候,在廣東的趙小五率部悍然突入廣西。

大夏軍隊與背叛張獻忠的將領為向導,引著軍隊突襲張獻忠。

張獻忠本來對南明小朝廷的反攻就極為難受,結果背後又被捅刀子。

大夏軍隊突襲之下,張獻忠應對不及,軍寨直接被殺穿了三個,又放起大火,加大混亂程度。

隨著大西軍爭相叫著錘匪來了,便四散開逃。

張獻忠近些日子總是寵信女人,又暴怒無常,身體不發虛那是不可能的。

以至於孫可望等戰將並沒有及時護衛在他身邊,各自四散開逃。

張獻忠在大夏軍隊的包圍圈中,被燧發槍命中掉落馬下。

幸虧大家都認識那黃色的龍袍,遂有大夏士卒驅馬上前直接砍下張獻忠的腦袋,挑在旗杆上大喊西賊已死。

這種功勞,就算是被燧發槍打傷,那也不能讓給別人,都得爭搶起來。

隨著張獻忠一死,大西軍潰散的越發厲害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時雨下如川 爛柯仙緣 求生之開局一個小樹屋 此刻我為人族守護神 從明教教主開始縱橫諸天 大宋狠人 星空彼岸的召喚 王令的日常生活 刀劍獨尊 致我們奮鬥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