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雲龍急了,這人怎麼這麼冒失(1 / 2)

加入書籤

大有鄉。

雖然隻是一個鎮子,也是有圍牆的,就算圍牆不高,那也算有個遮擋。

畢竟鄉下的村子依然還有柵欄,防止野狼和老虎進村叼牲口。

(這一點是的,筆者家鄉,六七十年代民兵用手榴彈弄死了最後一頭老虎之後,才把圍村的柵欄給拆掉,因為村子裡麵出過不少被老虎把牛叼去的事情。)

圍牆三米多四米還是有的,在城鎮外兩三裡處的一個老鴉窩,有人特意拿樹枝把這個老鴉窩給擴的更大,甚至可以方便一個比較瘦小的人蹲在上麵,躺下都行。

老鴉窩裡果然有一個人,趴在這個大鳥巢裡,手裡拿著望遠鏡在偷窺一個女人晾衣服。

這就有點過分了。

特別是,女人晾的紅的綠的,屁簾子肚兜都有,這個人居然看得津津有味,這就有點喪德性了。

「紅蓮白藕青荷葉,都齊全了。

大紅襖子一件,日軍一個小隊人馬。

白布六件,6輛大車,果然是拉一次好幾個月的給養啊!

綠布衣服三件,袖子紮在一起晾,偽軍一個連。

日軍一個小隊,偽軍一個連,按今天的日子是去郝家溝炮樓。

嘶!這是一筆大買賣!」

瘦小漢子馬上翻出這個大鳥巢,快速滑落地麵,然後在樹林裡一路狂奔。

在大有鄉,往郝家溝村那條路,此時正有人揮汗如雨,翻山越嶺尋找合適的埋伏地點。

所謂埋伏,並不是那麼容易。

也並不是找個山坡趴在上麵就行了。

而是要找一個地方,當你對敵人發起進攻的時候,可以在敵人反應過來的那個時間之前攻擊到敵人,那個距離才叫做埋伏。

而且埋伏,並不像說書裡那樣找個山坡爬一堆人等敵人從底下過,然後再沖出去才是埋伏。

而是就這一條路,敵人會從這兒經過,你就要在敵人的偵察兵經過之後快速而且隱秘地移動上去,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發起攻擊。

在抗日戰爭時期埋伏的距離最好在50米到100米之間,超過了100米,基本上已經很難打擊到敵人了。

因為當時我國軍隊普遍缺乏訓練,特別是射擊訓練,沒有那個閒錢去浪費實彈,所以導致上了戰場很難打擊到敵人。

所以當初抗戰時普通士兵作戰距離通常是50米到100米,超過了100米就不用打了,躲著就行了,因為打不中啊!

隻有成了老兵,或者是多次經過訓練,槍法上來了就好了,畢竟二戰時期步槍的準星到照門之間瞄準距離特別長,也很容易瞄準。

但是機槍位置一定要在百米或者兩百米開外,因為機槍首重壓製,準確性反而沒那麼重要。

「一連一排一班,你們這個班,要在打響之後迅速進入這裡,居高臨下對日軍發起攻擊。」

「一連一排二班,這裡是你們的位置,你們先到旁邊藏好,槍上膛,但小心不要走火,一聽到發起進攻的槍聲,馬上掀開偽裝快速進入陣地,對日軍發起進攻。」

「一連一排三班……」

每一個班,都負責有自己的區域,那都是一個點,負責的是哪一麵的射界。

交叉射界,可以讓被埋伏者躲到障礙物後的行為成為無用功。

因為你就算躲得了這邊的槍也躲不了那邊的槍,你躲得了上躲不了下,躲得了左躲不了右,這就是交叉射界的優點。

日軍部隊經過,有時候會有幾個尖兵在前麵走,用來打探看是不是有埋伏,有時候還會走上路兩邊查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埋伏。

特別是那些容易被埋伏的地形,他們都會特地去看看,有沒有埋伏。

故而真正的埋伏,那些很明顯就非常好的埋伏地點反而是不能用。

精銳的日軍行軍就是這樣的,謹慎小心再加上良好的作戰意識,是日軍之所以敢拿這麼點人打進來的原因。

兩個連這200號人,被分成20個部分,負責不同的射界,一旦開打就會形成一個交叉的威力巨大的火力網。

到時候,幾十米的距離,又是從高往下打,而且還是交叉火力,最重要的是以多打少。

如果還不行的話,這就沒法說了。

到排兵布陣的時候,陳山河直覺以及天賦都來了,光是這個埋伏的布置,就讓孫天升等人都頗為敬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亡者慟夜 重生之科技之子 兩遍 異事錄 我在柱滅搞咒術回戰 帶著這個世界上位 在我眼裡你們都是屍體 我的異能是個抽卡遊戲 詭異之王 快穿黑化的反派趕緊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