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1 / 2)

加入書籤

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

臨淮,因臨近淮河而得名,也是一座歷史古城。然而作為古城,臨淮城是不幸的,雖然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卻麵臨著嚴峻的洪水與各種自然災害,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前燕征南大都督吳王慕容垂就曾引兵南下,時任東晉監門直閣毛安之就在此地安營紮寨,北拒燕軍。後來,南朝梁國天監五年,開始築城。

作為濠州的治所,臨淮城更是一座擁有六座城門,外有甕城的軍事堡壘。

李世民自金陵城移師北上,這裡就成了李世民的行宮。

站在臨淮城牆上李世民遠眺淮水,臉色陰沉,仿佛在喃喃自語道:「你說,他們會跟我們決戰嗎?」

杜如晦朗聲道:「一定會的,他們一定會出來的!秦瓊麵對李世績與李孝恭的夾擊,他堅持不了多久……」

李世民點點頭道:「是啊,他的家底太厚,一次兩次失敗,並沒有損傷他的根本。」

李世民非常清楚,唐軍能所向披靡,依靠的有三樣,精良的裝備,犀利的弩機,還有超過七十萬匹的戰馬。

騎兵作為冷兵器時代的坦克,唐軍在這方麵已經處於世界的巔峰。哪怕最強盛時期的突厥,雖然號稱全民皆兵,控弦百萬,事實上他們能拿得出百萬匹戰馬,卻沒有那麼多精銳的騎兵。

騎兵的牧民,和真正的騎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所以,在涼州的時候,統葉護可汗麾下二十萬騎兵,麵對陳應的鈎鐮槍騎兵,一戰就潰不成軍。

而過了淮河之後,就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這裡的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最關鍵的是,非常適合騎兵沖鋒。

在中國的歷史,由南而北的北伐戰爭,隻有明朝朱元璋和常申凱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壯舉。因為南方缺乏騎兵,無論前期取得多麼大優勢,會在華北平原一朝散盡。從京津到黃淮,足足一千七百餘裡的範圍內,就是步兵的死地。

杜如晦望著李世民笑道:「這正是陛下所期待的,不是嗎?隻要他們願意決戰,我們會在這裡打碎他們最後的骨頭,逼他們俯首稱臣!」

李世民搖搖頭道:「不一樣,他們真敢決戰,還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應對才是!」

杜如晦很想說李世民多慮了,可是轉念一想,李世民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路。雖然,為了應對唐軍鋪天蓋地的騎兵,李世民準備了大量的戰象,以及犀牛。

可是,犀牛也好,戰象也罷,都是有名的大胃王,為了餵飽八千多頭戰象,三萬餘頭犀牛,李世民已經傾盡所用,他在渤泥秘密屯田三年,用了兩百多萬奴隸屯田,所積攢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盡管他還有世族門閥支持,可是傾盡世族門閥所有,也無法養活這麼多頭大胃王,一頭戰象可以比二十匹駿馬還要能吃。

「報……」

李世民陡然轉身,望著信使方向。

一騎飛進的沖來,騎士汗流浹背,臉色煞白道:「陛下,他們出動了!」

李世民緊張的問道:「有多少人馬?」

「十三!」

李世民鬆了口氣道:「才十三萬?」

信使喘著粗氣道:「不是,是十三艘方艄,他們順江而下!」

李世民的臉色微微一變道:「浮橋?」

浮橋,可以說是李世民溝通長江南北的重要大動脈,也是李世民的軟肋。長江水流太急,為了搭建一座浮橋,需要用一千六百多艘渡船,使用了三十六萬斤鋼鐵打造成鎖鏈,固定而成。

李世民雖然早已防備了唐軍偷襲浮橋,在長江上遊弋著四百多艘水師船隻,要想突破這四百多艘水師艦隊,恐怕不容易。

隻是,李世民的計劃雖然好,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陳應壓根不按常理出牌。

李世民冷笑道:「十三艘方艄?吃了熊心豹子膽?」

如果,陳應在這裡,一定反駁李世民。

他這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而是因為自信。

長不過二十丈的方艄,在長江裡顯示非常渺小。

當然,與扶桑水師那高大的樓船相比,簡直就是嬰兒與成年人的差距。

尋相站在一艘方艄的甲板上,意氣風發,火紅的鬥蓬火燒雲似的迎風飄揚,他披著月匈甲,手持一支四米長的步槊,月要間還佩著一把橫刀,一袋白羽箭別在背後,步槊握在手中,望著排成密集陣的扶桑水師艦隊,一陣冷笑。

按照原本的計劃,這些方艄都應該成為自殺式火船一樣,成為一次性的消耗品。然而一名工匠認為這麼做實在是太敗家,他認為隻需要稍加改動,火箭彈的尾焰就不會傷及方艄大船的根本。

這個解決方案,簡直讓陳應拍案叫絕。就像後世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美國宇航員在太空很鬱悶,失重條件下鋼筆和圓珠筆總是寫不了字。美國科學家花費了x年時間x多經費(最近一個在農大演講的我國某專家已經加碼到100 億美元)終於研製出能在失重條件下使用的鋼筆。而與此同時,蘇聯宇航員在太空一直用鉛筆(一般來講,聽眾們這個時候就要爆發出善意的笑聲)。原始的鉛筆適合太空實用嗎?那些繪聲繪色講故事的人想過麼?

普通鉛筆筆芯容易折斷,這個都知道,而在失重的環境中漂浮,就成了危險品,會漂進鼻子、眼睛中,而且更要命的是石墨是導電的,漂進電器中會引起短路或者其它一些問題。

當然,這次改變火箭彈發射架的工匠,名叫張朝。他的解決方案是將發射架對準側舷,讓尾焰,直接噴射到舷外的水麵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事實上呢,這其中還有一定的問題。尾焰的火焰實在太大,而且遇到水麵阻止之後,也會四麵擴散,會直接燒到船舷一側,根本就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後來采取石錦包裹艦舷的方式,避免引燃戰船。

當然,其實古代的木質船,已經采取了防火處理,並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一隻火箭直接引燃。

尋相舉著步槊,指向一千餘步之外扶桑水師戰艦放聲狂嘯道:「弟兄們,記住這一天!記住我們前麵那一群人!因為,過了今天,你們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他們都變成死人了!」

「放箭,把他們炸成碎片!」

號兵吹響了讓火箭手開火的號角。

十三艘方艄大船橫向,用船舷對準扶桑水師,然後拋錨,停在江麵上。各艘方艄的艦長舉起右拳,劃了個半圓,然後重重的向前一揮。

十名火箭手不約而同地將自己手中的火把,點燃引信。隨著嗤嗤如同毒蛇吐信的聲音響起,火藥引信引燃火棉,隻聽到一陣滾雷般的轟鳴,火箭彈撕裂空氣的嘯響如同撕裂綢布,讓人汗毛倒豎,六十四發火箭彈火焰噴發,火箭彈呼嘯著朝後扶桑水師的戰艦方向猛砸過去,那聲勢堪比驚天動地。

一片連綿不絕的、尖厲的嘯聲傳了過來,唐軍十三艘方艄戰艦突然騰起大片白煙和黃白色的光焰,幾乎淹沒了整個戰艦,數百條細長的火蛇噝噝尖嘯著,朝著扶桑水師的艦船鋪天蓋地的砸了過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他是病嬌灰姑娘 她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陸先生的深情不負 歌王2 百年火影 醫仙嫡妃 我有無數生命值 我成了小烏鴉嘴他後媽 次元位麵主係統 裴總今天復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