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太液池旁的談話(1 / 2)

加入書籤

晚風起,建章宮北的太液池旁湧起絲絲涼意,雛鳧幼雁往來於草木之間,紫龜綠鱉遊於碧池之內,池邊有許多平沙,沙上有成群的鵜鶘、鶼鴣、鵁鴻等珍稀飛禽在悠閒的踱步。

太液池的西邊喲一個池稱為孤樹池,池中有洲,洲上有一株古樹,樹齡已在千年以上,樹乾粗達六十餘圍,望起來重合如蓋。

從李記鐵鋪出來後,蝶兒就被趙飛燕拉著去了椒房殿玩耍,劉驁堅持不用侍衛隨行,與東方明一起圍著太液池踱步。

此時正好來到這棵古樹下,劉驁緩緩停下了腳步。

「寡人其實不願意住在宮裡。」

劉驁站在大樹下,仰望著黑黝黝的樹冠,感慨地說道:「朕極懷念年輕那會兒,每天微服出宮,認識了李先、慕俠這一幫小弟兄,初時他們也不知道我是天子,每日飲完酒後便擊節狂歌,偶爾還隨他們打上一架,好不快哉!如今朕已過了不惑之年,每日俗務纏身,極少得閒出宮,再難復昔日時光了。」

東方明站在劉驁身旁,看著他略顯清瘦的側臉,心想這些感慨怎麼會說給自己聽?難道這九五至尊困居深宮日久缺個聊天之人?

不過劉驁的這番感慨卻是讓他深以為然,小心的回答道:「陛下說的是,不過陛下身為天子,代天巡狩,以身許國,但求福利民,自然少了很多尋常百姓的天倫樂事。」

劉驁負手仰望古樹,聽完東方明的話,不由全身一僵,繼而哈哈輕笑。

「東方先生原來學問見識也是不凡,好個以身許國!寡人隻盼我大漢江山永固,便如此樹一般,枝繁葉茂,萬古長青。早年間朕每日憑欄飲酒,歌舞升平,朝廷裡的臣子每日都要上書勸諫,隻差罵朕是桀紂之君了;如今朕剛開始勤勉了點,他們又開始說政務浩繁,不堪其負,真不知道怎樣才能堵上這幫人的嘴。」

東方明聽著劉驁言語裡難以掩飾的幽怨意味,心想原來帝王將相們的生活也不過如此,也是在996和躺平之間做著取舍,忍不住會心一笑。

劉驁說完繼續舉步前行,走了一段時間,忽然回頭對東方明說道:「寡人聽說先生通過了天諭閣的評考,隻差一關便可入住天諭閣,倒不是寡人想和天諭閣搶人,隻是寡人覺得以先生之才,在天諭閣皓首窮經,實在可惜。不知先生可願意放棄那最後一關考核,入廟堂為我漢室效力?隻要先生同意,寡人保證,三年之內先生便可晉九卿之位。」

大漢天子對一個布衣白丁如此客氣地說出這番話,意義實在非同小可。

東方明能明顯的聽出劉驁語出至誠,隻是劉驁又不知道他和天諭閣千絲萬縷的關係,若是他剛進長安那會兒,或許還會考慮考慮,此刻他的心裡千頭萬緒,對劉驁的提議絲毫不感興趣,況且丌官梅剛剛傷在崔靈手中,不管是不是劉驁指使,他都不願意與皇家有所糾葛。

東方明揖手恭謹行禮,搜腸刮肚的想想了詞,偷偷看了一眼劉驁的臉色,說道:「草民不過一介布衣,閒散慣了,隻求躬耕於山野,苟全性命於當世,不求聞達天下。況且草民聽說入閣之後可以參詳天書,一旦解開天書之秘,也一樣可為陛下分憂。」

劉驁停下腳步,目光炯炯的注視了東方明半晌,搖了搖頭輕嘆一聲。

「昔日高祖開國,身邊有蕭何、張良、韓信、陳平等天下雄才,而朕欲求棟梁之材卻如此艱難,看來朕委實不如祖宗啊!」

說完不待東方明回答,繼續舉步前行,東方明隻得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

太液湖北麵有一座高大的涼風台,台高二十餘丈,積木為樓,由於水波漸浸岩石,所以又稱為漸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回到過去機械飛升 味結膳緣 網遊之最強神農 野蠻生長 從機械獵人開始 我的屬性無限加點 一劍開太平 耍狠 想辭職的303天 吞噬星空之垂釣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