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我的故事(二)(1 / 2)

加入書籤

「當時看著嬴政絕望的眼神,我的心中充滿了復仇的快意,想起瑤池死傷的弟子,想起他攻山時猙獰貪婪的麵孔,我毫不猶豫地拿起工兵鏟,在地宮中挖了個大洞,將包裹著他的時間奇點送了進去,又重新填好。

做完這些後我離開了驪山,稍微出了一口月匈中的怨氣,也算替那些瑤池弟子報了仇,但是當那種復仇的快感消失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人類一生的意義何在?就算是嬴政當年如願以償的進入奇點,執掌千百年的權力,那種虛榮心帶來的快感能支撐那麼久嗎?當他終於失去了所有的快感後,又該何去何從呢?

這一點恐怕是X星人都未能想的明白,我不禁想起了老子、莊周等人的學說,更想到了釋迦牟尼提到的極樂世界,由於當時佛教還沒有進入中原,於是我沒有回瑤池,而是去了天竺。

可讓我失望的是,當時的天竺一片混亂,自從釋伽牟尼圓寂後,幾百年來印度萬神教和佛教沖突不斷,宗教被政治所利用,成為了爭權奪勢的工具,和我接觸的一些佛門弟子,也隻會對著佛像叩拜,死守著釋伽牟尼傳下來的幾部佛經鑽研,完全忘了「空悟」二字的含義。

我多方走訪,才發現釋伽牟尼涅槃時,並無佛經傳世,他入滅之後數年,座下弟子首次集結聚首,追憶他生前的言行,這才整理出數篇經文,確立了三藏經書——經藏、律藏、論藏。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算他們研究佛經,《金剛經》中這句話是寫給鬼看的嗎?佛祖又不是世間貪官,誰給的錢多就保佑誰嗎?當真愚不可及!

我不懂梵文,也懶得和那些僧侶辯論,心灰意冷下,鬱鬱地回到了瑤池,畢竟還有大事要做,瑤池與鬼穀數百年積怨太深,隻要鬼穀一日不死,瑤池的安全就無法保障。

這次我和瑤姬已經知道了鬼穀的厲害,不敢再貿然行事,我們一方麵苦苦修行,以期能在武學上更上層樓,另一方麵我偶爾下山數月,打探世間變化。

天下此時亂象復萌,一次下山途中偶遇張良,我心中產生了一個計劃,化名黃石公傳授了張良所謂的天書三卷。

有了上次和嬴政接觸的教訓,這次我頗費了一番功夫,這三卷天書都是我用簡體字寫成,而且用的是現代漢語最通俗的大白話,估計他理解起來要費一定的功夫,尤其是第三卷治世篇,我更是故弄玄虛,用密碼匣鎖好,其實裡麵不過是當年學過的《資本論》,我也記得不全,自己又胡亂填充了很多東西。

所以等你出去後,不必太在意那幾部沒什麼卵用的天書,不過依然要保持天書的神秘感,這一步看似隨意,卻是利用世間皇權的極好辦法。

越是神秘難得之物,利欲熏心之人越會爭奪不休,一來可以分散他們對瑤池的注意力,二來可以趁機渾水扌莫魚。

隨著大秦的滅亡,稷下學宮死灰復燃,迅速發展壯大,各流派的傳人紛紛出世,擇主而事,逐鹿中原。

我估計這也是鬼穀在暗中策劃,他中了我全力而發的一掌,受傷必然不輕,否則他很有可能直接出山爭奪天下。

那時我曾經考慮過乾脆自己去爭奪天下,掌握政權後再搜拿鬼穀,不過很快這個想法就被我否定了。天下不是靠武力就能爭奪的,一旦失敗反而麻煩,還不如仗著自己知道歷史大事的結局這個優勢,順勢而為,隻要皇權能為我所用,也就夠了。

隨著很多昔日諸子百家的門徒紛紛投到劉邦麾下,我開始計劃滲透進稷下學宮內部,順藤扌莫瓜找到鬼穀的老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回到過去機械飛升 味結膳緣 網遊之最強神農 野蠻生長 從機械獵人開始 我的屬性無限加點 一劍開太平 耍狠 想辭職的303天 吞噬星空之垂釣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