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位列三公(1 / 2)

加入書籤

大殿上一時安靜了下來,文武群臣都用復雜的目光看著東方明,大多數人心裡都是十分佩服,隻有少數武將和一些公車上書出身的官員心裡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這個年輕人說得雖有道理,卻不過是紙上談兵。

東方明長出一口氣,再往下編自己就該黔驢技窮了,不過看群臣的反應,這番話的效果應該還不錯。

眾人看向劉驁,都在拭目以待,不知道天子要如何封賞東方明。

在漢代為官,共有五個途經。

第一條途徑:軍功授官。

隻要擁有一定的家庭財產,會書寫文字,懂得法律,年齡在十七歲以上,又有一定軍功,就可按功勞大小為官。

第二條途徑:察舉製。

各地的地方官每年推舉賢者一人,被推舉者可以乘坐朝廷派出的馬車到達長安,然後經過考試,根據考試的結果,合格者或為三輔的官吏,或外遷為縣令丞。

第三條途徑:征辟製。

又稱特詔,指皇帝或丞相親自下詔聘請一些聲望很高、有特殊才能或品行兼優的人授以官職,這是尊榮的仕途,被征者如不應命,也不能勉強。

第四條途徑:公車上書。

這是一種自我推薦的方式,臣民無論貧富貴賤,將好的見解和意見寫成章奏,隨時到皇宮門前,在公車司馬令處上書言事。被賞識者可以得到官職,當年東方朔就是以公車上書的遞交奏章,被漢武帝賞識招入朝中。

第五條途徑:太學。

太學每年考試一次,成績優異者由丞相安排官職。

按東方明此刻情況,肯定是最為殊榮的征辟為官了,隻要天子與丞相沒有意見,多大的官位都沒問題。

劉驁拉著東方明回到座位,看著下麵的丞相孔光說道:「子夏,你將天諭閣的來歷說與群臣知道。」

在場的群臣隻有少數人知道天諭閣的存在,大部分都是茫然無知,聞言都抬起頭來等著孔光的解釋。

孔光心領神會,知道天子今日要破格封賞東方明,邁步走出班部,清了清嗓音,將當年留侯張良始創天諭閣之事簡要的說與群臣。

群臣聽完,除了少數知道天諭閣存在的還保持著平靜外,其餘眾人都臉露驚訝之情,更沒想到這個東方明年紀輕輕竟已是天諭閣第三任閣主,能在這未央宮前殿議事的都是深諳為官之道的老油條,看今天這架勢,便已猜到了天子的心意,恐怕東方明馬上就要平步青雲。

劉驁到沒有急於提到東方明,而是鄭重地向群臣說道:「今日朝會,除了請東方先生外,還有一個決定,我朝自霍光叛亂後,三公之位除丞相外,太尉、禦史大夫都空懸已久,寡人近日與司馬王莽和丞相孔光共同商議,將三公之位由原來的太尉、丞相、禦史大夫改為司馬、司徒、司空,丞相孔光改任司徒,丞相之權不變,司馬由王莽擔任也不必說,隻是這司空一職眾卿以為由何人出任為好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回到過去機械飛升 味結膳緣 網遊之最強神農 野蠻生長 從機械獵人開始 我的屬性無限加點 一劍開太平 耍狠 想辭職的303天 吞噬星空之垂釣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