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長春苑(1 / 2)

加入書籤

長春苑坐落在渭河河畔,皇家圈定的上林苑旁,依山傍水。

由於是喬裝前來暗訪,所以東方明換了輛普通的馬車,一路咯吱聲響來到河畔,停在了一座三層木樓的建築前,早有樓中夥計出來領馬收韁,動作利索的很,又有渾身打扮乾淨利落的知客將幾人迎了進去。

東方明出發前偷著用宮玲的黛石眉毛上小動了一點手腳,又在左頰照宮玲的模樣點了幾粒小麻子,就極巧妙地讓自己的容顏變得黯然了少許,在這個信息並不發達的西漢社會裡,相信沒有幾個人能猜到他就是如今長安城裡赫赫有名的東方司空。

長春苑整體造型是漢代的樂樓形製,前樓後榭,一般的漢代的木製高樓要修到三層以上,就會壓縮樓層之間的間隔,以保證木樓的穩定,比如東方明那間聽風賞雨樓。但這長春苑的樓層間距卻很高,甚至站在樓前,都可以透過大廳清楚地看到樓後方的渭河風光。

東方明帶著夏侯仁舉步往樓裡走去,手掌似有意似無意地拂過門旁那個極粗大的柱子,確認了這幢樓的木料居然用的全是上好的楠木,不由得心中一動。

此時天時尚早,但一樓的大廳裡已經坐著不少客人,迎麵一方約扌莫丈許方圓的小台子,台上一位衣著樸素的姑娘正在彈著古琴,琴聲淙淙,足以清心。

漢代幾位天子崇尚黃老之學,注重探求養生長壽之術,楠木不禁本身能散發清香,而且千年不腐,因此被王公貴族視為神異之木而具有特別神聖的地位。整個上流社會都爭相修建楠木居室,希冀借助楠木的養生功能,渴求長生不老,一時間整個大漢王朝的天空彌漫著楠木的幽香。

當時楠木雖然不禁止民間使用,可價格極其昂貴,普通務農人家一輩子都很難買得起一隻楠木箱子,而這間倡館整體使用楠木構築,其背後之人的財力可見一斑。

此時日影西斜,天色尚早,但一樓的大廳裡已經坐著不少客人,一方約扌莫丈許方圓的小台子,台上一位衣著樸素的姑娘正在彈著古琴,琴聲婉轉低回,足以清心。

大廳中央兩根明柱之間扯起一條錦繩,正有一個約莫十三四歲的舞姬在繩索上翩翩而舞,當時皇後趙飛燕以掌上舞聞名天下,因此民間歌舞姬紛紛效仿,隻是礙於身體條件,隻能由年齡較小的舞姬完成。

東方明微微眯眼,愈發覺得這倡館不簡單。二人隨著知客的引領上了二樓,擇了清淨處的一張桌子坐下,東方明坐在欄邊的位置,用目光示意垂手站在身後的夏侯仁坐下。倚欄而坐,他目光微垂,發現欄杆下用青彩金漆描著仙宮畫麵,沒想到這新開的倡館,連細節處都做的如此華貴,便是城中幾座侯府都不及此處,這東家到底是什麼人呢?

看這架勢,這裡春宵一夜絕對價格不菲,行刺自己的那大漢絕對不會有財力能常住此間,想必是和這倡館有什麼瓜葛。

沒有東方明想象中的大茶壺迎客,也沒有老鴇塗著脂粉來哄著,甚至都看不到幾個露月匈披紗的艷媚女子,一股子淡雅出塵的味道,怎麼看也不像是座倡館。東方明穿越前由於社會風氣使然,各地的夜總會倒也涉足過幾次,卻是頭一遭遇見這種格局,待他倚欄往外看去,心中又是微微一動。

樓後不遠處,便是滾滾東流的渭河,這長春苑竟是掘開了一個極大的人工湖,將河水引入,此刻坐在欄邊,看著湖麵上水波盪漾,令人說不出的舒爽。

東方明忍不住輕拍欄杆,眯了眯眼睛,樂樓後沿著人工湖兩旁修著許多間獨立的小院,恰到好處地隱在湖畔樹中,偶露朱紅院牆,極為雅致。此刻樹葉凋零,加上他的眼睛極利,早瞧見一間小院內有彩衣倩影閃動,便知道裡麵住著許多位姑娘,看來這三層樂樓隻是迎客的酒樓,真正讓那些公子王孫流連忘返的地方一定是在那些小院之中。

如同訪名山一般,需有霧遮於山前,才能最大程度的激起遊客的探幽之情。這三層樂樓便像是山前的雲霧,將那些雅致的小院落隱在了後方,才能最大程度地激起訪客的覓芳之意。

這間長春苑的經營者,果然是極有頭腦的,這銷金窟一般的長春苑,每天隻怕要掙不少錢啊,如果幕後老板和行刺自己的刺客無關的話,東方明還真有興趣向對方請教下經營之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回到過去機械飛升 味結膳緣 網遊之最強神農 野蠻生長 從機械獵人開始 我的屬性無限加點 一劍開太平 耍狠 想辭職的303天 吞噬星空之垂釣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