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藝壓當行人(1 / 2)

加入書籤

宮玲的這下鼓風扇火在外行眼中或許隻是尋常,可落在桑辛這種大家眼裡卻是極不尋常。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鑄造兵器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鋼鐵中的含碳量。如果鐵中含碳大於百分之二,那就是生鐵,性能又硬又脆,雖然鋒利,可一旦用於戰場交鋒,結果必然是嘎嘣脆,很快就會斷成幾截。而含碳如果低於百分之零點零二,就算是純鐵,純鐵極軟,如果做成武器刺到敵人的鎧甲或盾牌上,極有可能就直接彎掉了,這仗也沒法打。

再加上西漢時鐵中雜質本就很難去除,因此鑄劍時的爐溫和火候的掌握就至關重要。

方才兩塊鋼坯甫一入爐,宮玲迅速鼓風起火,使爐膛內的溫度迅速升高,正是要第一時間盡可能去除鋼坯中的雜質,以免燒紅後混入成品之中,而且桑辛看她的手法和時機的拿捏,既要有多年的經驗,又需要有名師的指點,否則絕對無法做到。

宮玲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師兄師姊們長大,尤其和五師兄解明更是親昵熟稔,從很小的時候起,每當解明鑄劍之時,她便在一旁幫忙,而解明鑄劍手法乃是當世大師,除了她師祖外,不做第二人想,便是如今的東方明,也要略遜一籌,宮玲常年在他身邊,對於鑄劍之道的理解,自然遠超尋常匠人。

此刻小丫頭全神貫注,不疾不徐地拉著風箱,根據鋼坯燒紅的程度改變著風量和火候,好整以暇,風範盡顯。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更令桑辛心驚的卻是東方明的鍛造手法。

由於鋼坯是已經鑄好的,今日不涉及煉鋼,東方明要做的是將鋼坯回火重鑄。

隻見東方明將兩塊鋼坯燒紅後,用鐵鉗取出,拿著鐵刷刮去表麵析出的雜質,用鐵錘分別錘成兩根鋼條,趁著兩根鋼條還未變軟,拿鉗子將兩根鋼條像擰麻花一樣扭在一起,隨後在表麵撒上硼砂,放在鐵砧上掄錘鍛打,待鋼坯顏色變暗逐漸變硬後,又重新投入爐中加熱。

待鋼坯再次燒的通紅變軟,他又將鋼坯取出,折疊後放在鐵砧上鍛打。

如此反復幾十次,兩塊鋼坯逐漸合為一體,連縫隙都再難尋覓。

西漢煉鋼,大多還是以「炒鋼」為主,「炒鋼」是把生鐵加熱後加以炒煉,使之脫碳成鋼,似東方明使用的這種「百煉鍛打」手法,隻有桑辛這種大師才略知其中關竅,卻也所知不詳,此刻見東方明無論是手法、技巧、掄錘所砸的部位,無不妙到毫巔,更令桑辛震撼的是,他根本看不懂東方明為何要將兩塊鋼坯擰在一起鍛打。

正所謂錢壓奴婢手,藝壓當行人!

工坊中一片寂靜,除了錘起錘落的叮當聲,再沒有別的聲音。幾百雙眼睛牢牢注視著東方明的動作,目光跟隨著兩塊鋼坯在爐中進進出出。

東方明小心翼翼地控製著錘擊的力道,鋼坯哪裡硬、哪裡軟、哪裡高、哪裡低都被他掌握的極為明白。

此刻他的額頭上也微微見汗,神情專注異常,眼中神采奕奕,一米八的身高在漢代已算極為高大,再加上此刻武道已有小成,掄錘之際真氣不自覺的遊走全身,身上每塊肌肉都凸起繃緊,將沉重的鐵錘舞得虎虎生風,身周天地氣息有規律地波動,宛如一尊上古鑄劍之神蒞臨凡間。

眾人的表情從最初的懷疑不屑慢慢變成了佩服期待,全用敬佩崇拜的眼神看著這位年輕的司空大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回到過去機械飛升 味結膳緣 網遊之最強神農 野蠻生長 從機械獵人開始 我的屬性無限加點 一劍開太平 耍狠 想辭職的303天 吞噬星空之垂釣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