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9章 火器兵團(1 / 2)

加入書籤

【嚕密銃】

【性質:單發火銃】

【介紹:魯密銃是中國在明朝時期,由傑出火器研製家趙士楨所改進的一種火繩槍,原型是土耳其所進貢的火繩槍。】

【說明:魯密銃約重七八斤,有的六斤,約長六七尺,發射的機關在床裡。捏一下就掉,火燃復起,床尾有鋼刀,若敵人逼近,即可作斬馬刀用。放時,前捉托手,後掖床尾,發機隻捏,沒瞄準時手不能動,準星和眼睛對準處稍遠,初發煙起,不致熏目驚心,用藥四錢,鉛彈三錢。】

這是一種既可以遠程也可以近戰的火器,不僅射程遠,精準度高,搭配重盾兵種,威力極為不凡。

張羨的想法是,東、北、西、三境的邊城最好都配備一支五萬至十萬人都火器兵團,其實對付乾國軍隊最好方法就是,不設防禦。

沒有防禦的防禦就是最好的防禦。

乾國的騎兵很少,不設防禦,以遊擊為主,打消耗,敵進我退,敵退我擾,敵撤我阻,不過如果隻需單單麵對乾國這個辦法還好,如果嚴國也來插手。

那這麼打就是找死,所以張羨不得不用居中的辦法。

張羨吩咐人將嚕密銃拿兩把到鍛造部,爭取早日復刻出來。

s:順帶講一下迅雷銃

【迅雷銃】

迅雷銃是明代火器專家趙士楨1598年發明的多管火繩槍,吸收了鳥銃和三眼銃的優勢,銃身上裝五個銃管,每發一槍後轉動72度發射另一管,五管均射畢後銃身前端可發射火球焚燒敵兵。銃管上配有圓牌作護盾用,射擊時支撐銃身的斧子也可在射完後用來防衛。

迅雷銃是一種單兵多管火器,又稱多管轉膛炮,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長187厘米,重25公斤,易於攜帶使用。

迅雷銃是明代火器專家趙士楨1598年發明的多管火繩槍,吸收了鳥銃和三眼銃的優勢,銃身上裝五個銃管,每發一槍後轉動72度發射另一管,五管均射畢後銃身前端可發射火球焚燒敵兵。銃管上配有圓牌作護盾用,射擊時支撐銃身的斧子也可在射完後用來防衛。1602年他發明的改進型「迅雷銃」,最大可達18管再次改進後可以連發28-30多彈,甚至40多彈

明代是我國火銃技術發展的黃金時期。迅雷銃出現之前,戚繼光就發明了「五雷神機」,有三眼、五眼、七眼等製式,能提供密集火力,射程180米,是壓製蒙古騎兵的利器。明末騎兵成建製配備的單兵火器三眼銃,能輕鬆擊穿50米內的重甲目標,突入敵陣後又能當狼牙棒用,在抗倭援朝、抗擊滿清中屢建奇功。

火器專家趙士楨1598年研製的多管火繩轉膛槍「迅雷銃」,綜合了鳥銃和三眼銃的優勢,各槍管都裝有準星和照門,不僅延伸了槍管,縮小了口徑,而且射程、射速和射擊精準度都有巨大突破。1602年他的改進型「迅雷銃」,可連續發射18彈,初具近代機關槍的某些功能。

迅雷銃是一種單兵多管火器,又稱多管轉膛炮,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長187厘米,重25公斤,易於攜帶使用。

迅雷銃有5個槍管,各長2尺多,重10餘斤。槍管安裝在前後兩個圓盤上,中央為長木柄,棲上設有發火裝置的「機匣」,另外備有特製的小斧和一個半徑為1尺6寸的圓牌,柄末端裝槍頭,各個槍管上都裝有準星和照門。發射時將圓牌套在銃上,小斧倒插在地用來架槍,使機匣上的龍頭對準一支槍管的火門,按一下龍頭即發火,5支槍管依次輪轉射擊。如果5槍放完,來不及裝填彈藥時,即可去掉圓牌,倒轉槍杆用長槍頭刺殺已逼近的敵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大唐開局:撿到一個唐太宗 驚!落魄王爺竟是個腹黑大反派 敢問閣下師承何人 開局:主治醫生是前女友 我在末世有個黃金牧場 從柱滅開始當吃柱 重生之足球模擬器 我真是檢察官 是!女王! 我在修仙界長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