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十二次相親5(2 / 2)

加入書籤

當地人還告訴,在解放以前,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碧霞元君聖誕日,這裡都會舉行規模盛大的廟會,山上山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除了泰安本地居民,sd省各個市縣的人,甚至遠自河南,山西,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河北的人都會趕來參加這一盛會。其中大多數是各地的農民,以及小手工業從業者。

那時節,這些人會由各自選出的香頭引領,背著各種貢品,一路念著碧霞元君的聖號,虔誠的禮拜上山。其中不乏在頭一夜打著燈籠上山的,就為了能在黎明時分趕到碧霞宮,贏一個好彩頭。

心想:在舊時代,恐怕隻有海上的媽祖,行雨的龍王才有如此廣泛的宗教號召力吧?

中國人是最實際的民族,不光是體現在我們的知識文化都是實用性的。

比如:文人畫能賣高價錢的時候,不少中國畫畫家集體放棄工筆山水,轉而大力發展或枯筆瘦墨,或濃墨皴法,或紅竹,或妖梅,或怪石,或奇雲,但就是不再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畫寫實主義的工筆花鳥,山水。

就好像宋徽宗,崔白等畫院派大家在畫壇地位遠低於蘇軾,米芾等人一樣。並不是這些畫家真的不識貨,原因無他,隻是目下觀眾更喜歡抽象的文人畫罷了。

不僅是在藝術上,在民間信仰上,中國人也是極為現實的。這在地球上應該是絕無僅有的。

在中國,神話裡的神都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是要服務於人的需求的。人們祭祀神,崇拜神,相應的神也得施惠於人。隻有這樣被崇拜者才能永遠享受人間無盡的香火。

在解放前,有些地方甚至會在求雨無效的時候,把廟裡的龍王神像扔到河裡,用鞭子來抽打神像,並嗬斥其失職。這在西方世界把上帝奉為絕對主宰的宗教氛圍裡是大逆不道的,也絕對是不可思議的怪異之事。

這種極端事件恰恰表明了東西方對待神話,宗教的根本區別。東方的那些看起來很迷信的人也不是真的全身心信仰迷信本身。他或她所迷信的是迷信能帶來的好處,而不是迷信本身。也許正是因此,我們這裡才極少發生宗教戰爭。即便有打著宗教旗號的隊伍,喊口號的,聽口號的,敵對方,所有人心裡都清楚:吸引人的不是宗教旗號,而是旗號下帶來的現實利益。

比如:白蓮教歷次起義。真正激發參加者積極性的不是虛無縹緲的半佛半道理論,而是反抗壓迫者能帶來的自身境遇的改變。

而一旦人們都關注的點改變了,原來全身心迷信的,也就像翻書一樣成為過去。

以此而言,碧霞元君在舊時代能有數量眾多的信徒實屬不易。這大概與中國人自古到今都對孩子有超乎一般人的都關愛有關。

即便現在,我們走在大街上也會發現,有的家長衣著很樸素,身邊的小孩子卻是一身昂貴的外國名牌衣服。讓人感覺父母和孩子走在一起極其不協調,不像是父母與孩子,倒像是少爺,小姐和男仆,老媽子。前幾年,還有過這樣的新聞。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在洋快餐裡吃炸雞,陪著她的姥姥在一邊啃麵頭榨菜。國人對孩子的好,總是勝過對其他所有人。姑且不論這樣做是好,還是壞。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勝過愛他們自己。

(本章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娘子錦鯉運 再造聖主從繼承道觀開始 簽到長生 七界共存 我,真的狗 星球修仙記 文壇鬼才?我真的不是! 封印千年的徒弟他回來了 你已是妖魔 逆天封神